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少男少女成人梦

(2008-11-24 08:49:19)
标签:

红楼梦

红楼附会学

少女

贾宝玉

林黛玉

早恋

二奶

文化

分类: 文化艺术

    单位同事的儿子正在上初中,前几天有点郁闷地对我说,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她儿子早恋了。我忍不住笑出来,脱口而出:“很正常嘛,不就是贾宝玉的年龄吗?”她可没那么轻松。她儿子长得比较瘦小,品学兼优,还是班干部。原先成绩在班上属于前三名,老师说,现在成绩掉到20多名了,同事自然急得不行。我问她:早恋到什么地步了?马上觉得自己是想考证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秦可卿等等的关系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她转述学校老师的话说,学校这学期给学生分班,她儿子与那个女孩子分到不同的班,结果女孩子强烈要求与她儿子分到同一班,最近闹出绝食的动静。
    想到她儿子小模小样的稚气,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不禁感到诧异。女孩子的绝食,恰又类似林黛玉焚稿,有点毅然绝然的架势。同事回忆平时的蛛丝马迹,想起她儿子前一阵拿了她的一个小花瓶,她认为一定是给女孩子送信物了。我幸灾乐祸地说,赶紧查看一下你的耳环、戒指之类的首饰,看看有没有被你儿子借花献佛。她没兴致搭理我的玩笑,琢磨着如何与她儿子好好谈一谈。恰似王夫人在想,宝玉大了,在园子里同姑娘们成天在一处,保不定那天传出风言风语,还是赶紧让宝玉走上正途。
    几天后我又问她,贵公子早恋之事有何结果?她说与儿子谈过了,他儿子说,从今以后,与那个女同学保持一般朋友关系,学校老师也继续让他做班干部。那个早恋中的女孩子呢?她儿子为了传说中的“绝食”,特地问了女孩子。女孩子非常现实主义地说:“绝食?我傻啊?我饿不饿?”原来那个女孩某天与妈妈闹了点别扭,不想吃中饭,便去了学校,继续要求换班,以讹传讹便成了浪漫的绝食。
    我由此想到《红楼梦》中少男少女的暧昧和朦胧,以及这种暧昧的美好浪漫,究竟是少男少女的真实,还是成年人的想象?回想自己也经历过少年时期,也有过朦胧的阶段,究竟有多美好浪漫?实在说不出什么。倒是想起辛弃疾的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男少女强说之愁,大略都比较幼稚,有几个能像林黛玉那样上升到生生死死、生命轮回的境界?有几个少男少女会像林黛玉那样深刻感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少男少女们在开始朦胧的阶段,大约都只会像钱钟书所言,只想着“进城”,没想到“出城”,哪里还会从一开始就看穿了“围城”,一直看到了坟墓?“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居然连坟墓都要喷洒香水?想起那个女孩关于“绝食”的妙语,再想想《红楼梦》中的描绘,所谓眼泪 “从秋流到冬,从春流到夏”,只能解释为成年人反过头来对朦胧的想象,小说家的夸张,而非少男少女的真情实感。
    生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美好在于这个过程的意义。对于女性来说,少女时期的朦胧,总要走到嫁人为妻、生儿为母的阶段。如果都像贾宝玉所言,少女朦胧时期都是干净的水做的,嫁了人便都成了讨厌的污浊,难不成要让天下的少女都像林黛玉一样,在嫁人前死去?再说,即便嫁了人真成了污浊,也该问一下,少女们最终都嫁给了谁?还不都是嫁给了男人?男人难道都只能像贾宝玉一样娇贵,永远在怜香惜玉的朦胧中徜徉?《红楼梦》所言女人嫁了人之后的“污浊”,还不都是成年男人的罪过?按《红楼梦》的理想,最美好的人生,也许就是一群永远不出嫁、不长大的女儿国,这难道不是成年男性的自私

    《红楼梦》在这个问题上有较为隐蔽的矛盾。比方说,小说描写了贾敕要纳鸳鸯为妾,鸳鸯不从,似乎是反对这种行为,看官们大多也这么认为。但是,小说又同时大肆渲染少女才是珍品。按照作者美化少女的思路,贾敕要纳鸳鸯又有何不对?贾敕不正是沿着作者的追求在行事吗?如果说贾敕是个坏男人,鸳鸯跟了他令人不爽,那么又有怎样的好男人,可以做鸳鸯的夫婿呢?按照《红楼梦》作者的逻辑,鸳鸯不论嫁给谁,岂不都成了污浊?莫非所有的少女,为了作者的成人幻想,最终都只能像林黛玉一样“质本洁来还洁去”?

    因此,女孩都是水做,嫁了人便污浊,这种观念,其实只是一个少不更事的混世魔王的混话。偏偏有人对此陶醉不已,把它当成人生真谛、金玉良言,当成作者标榜的所谓浪漫纯洁的爱情基础,当成追求的境界。结果自己也成了不懂事的混世小鬼。人们醉心于贾宝玉该娶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就好比如今我们这些现代贾政、贾敕、贾母、王夫人们,煞有介事地讨论:初三一班的小强与初二一班的小芳,究竟是不是真正的爱情?或者小强应该娶初三二班的小花?不管娶了谁,按照《红楼梦》作者或者贾宝玉打击一大片的论调,林黛玉、薛宝钗最终不都是污浊?少男少女们在这种成人的幻想中,还怎么健康成长?难道爱情只能变成柏拉图那样的精神存在,最终变成但丁一般奢望?
    《红楼梦》的这种论调,是否必然导致成年男性以追逐少女做“二奶”的结果?等到少女“二奶”也成了老黄瓜,再去追另外一个少女做“三奶”,如此一直循环下去?这种观念到是给男人不断纳妾,不断讨姨太太,而且九姨太一定比前面八个都年轻,找到了最好的理论依据。美化少女,丑化妇女,是《红楼梦》最不健康的男性心理。所有对少女的美化,也只是成年男性不健康的想象。而且,《红楼梦》的美化和丑化标准,只是建立在人的动物性生理基础上。如果把女人的一生比作一株观赏花卉,《红楼梦》无非是只欣赏含苞的瞬间,而作践了植物的完整生命。一首当今流行歌曲,有这样一句歌词:“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在我看来,《红楼梦》在男女关系上的境界,远不如这首流行歌曲。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附会传统

蔡元培的“红楼附会”说

否定“旧红学”的错误方法

胡适新红学,换汤不换药

王国维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杀人犯?

《红楼梦》的圈套

鲁迅与《红楼梦》

小说不变世道变

“红楼附会学”的时代烙印

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红楼梦》的版本常识

小说-小说《红楼梦》

为高鹗洗刷百年冤情

《红楼梦》被忽视的研究史

贾宝玉是舜帝吗?

红楼少男少女成人梦

不把红楼做历史

 

曹雪芹是“闲散人员”

票友、鬼市与赊账

青衣黄灯林妹妹

海选“红楼”梦幻组合

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从曹雪芹故居到曹操墓
《红楼梦》中的儒佛道
《红楼梦》与命运
《红楼梦》的贵族观

《红楼梦》的少女崇拜流毒甚远
少女崇拜是贵族文化特征

《红楼梦》是青春文学吗?


诗歌天价拍卖说明了什么?

苦恋诺贝尔奖…金…奖

作家王蒙不懂职业道德

王蒙东施效颦学萨特

禁忌时代的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