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刘仰
刘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328
  • 关注人气:242,7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票友、鬼市与赊账

(2007-11-14 01:54:40)
标签:

人文/历史

票友

鬼市

赊账

八旗

传统

分类: 历史
    票友是文艺活动中一个独特的现象,这个现象产生于中国,影响到亚洲的中华文化圈。票友的特点就是不满足于只当观众,但是又不愿变成职业演员去赚钱,于是自演自唱,过一把不赚钱演员的干瘾。鬼市就是一大早,天还没亮,荒郊野外一个自由市场就开始交易了,交易物品以古董字画为主。挂账消费就是到店里,一般都是指饭店、酒店,吃完饭或消费完以后,说一句话:记在我账上!然后潇洒走人。这三件事情看似没什么关系,干嘛要放在一起说?其实它们是有内在必然联系的,这三样东西,基本上都来自清朝时期,北京的八旗子弟。
    八旗成员是享受特权的人,他们有着姣好的社会保障,日常生活终生无忧。对于旗人的惩罚,除了死刑和牢狱,其次最大的就是开除旗籍,成为普通百姓。毫无疑问,八旗是当年等级社会的一个体现。但是,旗人享受优厚的待遇,吃着皇粮,也要受不少制约,例如,不能经商,没有批准不能随便外出赚钱。加上旗人练武荒疏后,便有大把的空余时间,看戏成为那个年代旗人的一大娱乐活动。
    旗人看戏与今天的“粉丝”不同,他们也有崇拜明星(那时候叫“角儿”)的成分,但是,骨子里他们是看不起戏子的,因为戏子的社会等级和他们不在同一个档次。因此,他们不会盲目崇拜明星,反而喜欢在明星面前摆谱。有钱的,便把戏子叫到家里唱堂会,然后看心情,赏几个钱。钱少的,看戏时大声叫好,也不管是否打乱演出的气氛,为的就是显示自己的身份。
    由于八旗高人一等的原因,他们如果喜欢戏曲,常常就是自娱自乐,但绝对不会自己上台演出赚钱,绝对不会把自己变成演员、戏子。因为,如果旗人当演员,那是给皇上丢脸,而且还违反规矩,所以就出现了今天所谓的“票友”。有的票友专业水平之高,绝不在专业演员之下,但他们只是喜欢,不会以此去赚钱。如果那个年代有今天“海选”之类的真人秀,这些票友也许会露一手,但完全是兴趣,决不会图回报。他们有点无功利、真艺术的样子。
    卡拉OK是日本人发明的,这个东西红遍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亚洲国家,但是在欧美受欢迎程度却很一般。其中原因是,受清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影响,亚洲很多地方的人,对待“文艺”,都有隐藏着的“票友”心理。卡拉OK其实就是流行歌曲的“票友”消费。去卡拉OK(现在叫KTV了)的人,并非自己想当歌手,也不一定愿意去演唱会现场听歌手唱歌,而是想自己过一把歌手的瘾。当然,现在的卡拉OK已经与传统的票友有所不同。一是有人在那里是练歌,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歌手;二是有人不管自己水平如何,狂呼乱吼,折磨他人的耳朵,而真正的票友,没几把刷子,还真不敢出来现眼。与之相反,欧美人缺乏这种“票友”的传统,要么纯粹欣赏、崇拜,要么自己努力变成歌手。因此,卡拉OK 在欧美没多大的市场。
    八旗子弟自视高贵,也有很大的虚荣心。朝廷虽然给旗人的生活费不算低,但是,对于某些兴趣爱好广泛,欲望很多的旗人来说,这些钱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当官或当差,他们的收入来源就极为有限。到了清朝晚期,八旗管理也开始松懈,不少旗人开始偷偷做生意。但是,他们不会去做卖早点、练摊之类的“下贱”生意,而经常是倒卖字画、古董等利润较高的生意。由于自己的心理压力和社会舆论的存在,这些旗人又往往不敢公开做,于是,“鬼市”便出现了。天不亮的时候,在郊外一个野地里,大家带着东西或带着钱,完成交易,天一亮就散场,生怕别人看见。
    这种“鬼市”不久前在潘家园还有,现在不知道是否继续存在。“鬼市”造成当今中国古董界一个很有争议的行规:卖方对古董的真伪不负责,完全靠买方自己的判断。到了今天,以至于某些拍卖行公开拍卖的古董,都不能保证真伪。因此,在中国要进入古董界,不被骗几次,几乎是不可能的。被骗了,也没地方找公道,消费者权益保护,似乎与古董消费毫无关系。
    在我看来,这个行规很不好,给制造假古董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因为卖方不保证真伪,赝品就完全可能获得真品的利润空间,制造赝品必然难以杜绝。在以后继续讲“红楼附会学”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这种制造逼真假古董的传统,是如何左右“红学界”的。而这种卖方对古董真假不负责的传统,就来自于“鬼市”上旗人的好面子。
    八旗子弟由于有固定收入,所以一旦到了月底,手头紧张,赊账就经常发生。店家一般也愿意赊给他们,因为八旗子弟不像今天的人们还担心失业,下个月就没钱了。八旗子弟不管有没有工作,每个月的收入都不会少。而且,从他们一生来说,除非犯了大错,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收入只会越来越多。因此,被赊账的店家,丝毫不担心旗人会还不出钱。
    在一些旗人的生平记载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个旗人临死的时候,突然对家人说:我还欠谁几两银子,一定要还上,免得死后被人骂。这个细节其实也是旗人高人一等的心理造成的,他们有一种荣誉感。赊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是,赊账不还,就是一种耻辱。不光是个人的耻辱,而且还是朝廷的耻辱,是给皇上丢脸。到了今天,赊账依然是高贵的象征,但是,还不还,已经没有了耻辱感的约束。曾经有报道说,前几年,一个饭馆老板因政府机关赊账而破产,官司打了几年,要回的钱,还不够几年里的花销。
    旗人文化给今天的中国社会留下的影响还有很多,上面讲的三个传统在今天还经常能看到。这番讨论是想说,任何一种传统,都有它产生的根源和条件。在当时的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到了现代社会,传统不能简单地重新恢复,而是要考虑现在的社会状况和外部条件。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意识,简单恢复传统,往往会带来此项传统过去没有的不良后果。传统并不只是那些形式,更主要的是形式背后的理念。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学的附会传统

蔡元培的“红楼附会”说

否定“旧红学”的错误方法

胡适新红学,换汤不换药

王国维的“红楼梦”

曹雪芹是杀人犯?

《红楼梦》的圈套

鲁迅与《红楼梦》

小说不变世道变

“红楼附会学”的时代烙印

给曹雪芹找一串祖宗

《红楼梦》的版本常识

小说-小说《红楼梦》

为高鹗洗刷百年冤情

《红楼梦》被忽视的研究史

贾宝玉是舜帝吗?

红楼少男少女成人梦

不把红楼做历史

 

曹雪芹是“闲散人员”

票友、鬼市与赊账

青衣黄灯林妹妹

海选“红楼”梦幻组合

四大名著地位的变化

从曹雪芹故居到曹操墓
《红楼梦》中的儒佛道
《红楼梦》与命运
《红楼梦》的贵族观

《红楼梦》的少女崇拜流毒甚远
少女崇拜是贵族文化特征

《红楼梦》是青春文学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