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有一次和朋友们自驾游,宿在湖边的别墅,一人一幢。房子上下两层,家具少,便显得空荡荡,地面上浮了一层浅灰。夜里微凉,大家聚在其中一间说话,关上门,又被吹开,如是者二。我对关门的女士说,它要进来就让它进来吧。落座开酒,有一瓶开了几次都没开成,我拿过来放在背后的空地上,说,大家喝点。于是喝不多久大家就散了,那女士抓着我去她的房子里开灯,开完灯我顺嘴说,睡之前最好把所有橱门都打开看一下,还有床底下。她大叫起来,把我赶走,叫来另外两个朋友,三人哆嗦着过了一宿。

    但是我老婆不怕鬼,也从不看我的小说,这并没有关系。世界上永远是人比鬼更可怕。我不爱逛街,更不爱陪老婆逛街,而女人的想法总是和男人相反。有一天我被拉进ZARA,并且被没收手机,因为要“认真点”。我说那能不能一边陪你,一边构思小说?得到了允许。等她挑完衣服,我很兴奋地说,刚才这点时间我想出一个很棒的故事,开头是这样的,一个男人陪老婆逛商店的时候,老婆被射杀了,这是一个男人为挚爱复仇的故事,书名叫作《当无聊时你做什么》,你觉得赞不赞?她觉得非常不赞。但我已决定把它写出来,今年尾,或明年初。

 

(2011-06-11 01:27)
标签:

杂谈

                     夏夜炉边说死人

                                                               那多

 

标签:

杂谈

    日本余震依然不休,几次七级以上了,余震都震成这样,这一波地球到底释放了多少能量。许多人在讨论福岛的核武,举出了许多的例子。就目前看来,核泄露带给日本的危害要大过地震海啸,但我心里,总有隐隐约约的担忧。人类的力量迄今为止,依然不能与自然匹敌。日本的地震,这些年的地震,像极了某种征兆。

    许多日本地震的关注者都注意到,有一连串的环绕富士山的余震,甚至连媒体都在三月报道过富士山可能喷发的新闻。相比地震,火山是往地心更直接的通道啊。相比一旦喷发毁灭日本的富士山,其实黄石公园底下的异动可怕得多,这巨大的火山群是足可毁灭人类的。这几年关于黄石公园的不稳被越来越多的披露,也有人出来辟谣,的确很多事情只意味着可能性,而不意味着必然,可能性也未必是几年中的可能,一般来说地质变化相对人类生命来说是个巨大尺度,几百年的时间对于地质变化来说也只是一瞬。

    但是,如果一连串的事实和一连串的可能性同时出现呢?

    末日传言刚出现时,我想绝大多数的人一定与我一样,不会当真相信。但就我而言,新世纪以来地球上高频率的巨变,慢慢动摇

(2010-11-19 00:13)
标签:

杂谈

自从有了围脖之后,就更懒得写长的博客了。

更何况我原本就是个如此懒的人呀。

连围脖,每天更新一条,都让我觉得很痛苦。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能做到一天更新十几条呢,有那么多话要说吗,真的习惯了一个人围观一群人吗?

这年头,大家都被团结啦。

(2010-10-09 16:21)
标签:

杂谈

 第十一年的爱情

                                            那多

 

林茹芸把设计稿交给艺术总监,五秒钟后,图纸被推回到她面前。

“笃笃笃”,这个四十岁的女人屈起手指在图纸上重重敲了几下,说:“设计卖的是脑子,不是你这张脸,否则你就坐到前台接电话去。自己看看这张图,瞧你都画

标签:

杂谈

 这是周浩晖系列小说“刑警罗飞”中的一部。小说的叙述语言比我之前评过的两部好,较平实,花样少。我一向以为悬疑小说不需要故弄玄虚的语言,因为故事本身的悬念就足够了,过犹不及。

    故事开场蒙少晖和叶梓菲这对外地情侣在渤海边小县城的邮局寄信,当邮局工作人员接过信笺,才发现是封已撕开的旧信。这是个让读者在阅读时会有意外的细节处理,常见于欧美的悬疑小说,在国内就很少了。国内的原创作者,大多还只懂得用小说的大悬念来吊住读者,其实平平常常的动作,也可以写出悬念。在这部小说中,类似的技术性细节有不少。

    蒙少晖来此地找寻他失落的幼年记忆,旧信是他惟一线索。他们在邮局遇见了刑警罗飞,罗飞判断附近的明泽岛是写信人居住地。蒙少晖和叶梓菲发生争执,最后叶离开,蒙和罗二人登上明泽岛。随后气温下降,海面结冰无法行船,明泽岛暂时与外界断了联系。明泽岛上有一处传说闹鬼的地方叫鬼望坡,围绕着鬼望坡,围绕着蒙少晖的身世之谜,相关人等一一神秘死去。

    谜底随着罗飞调查的深入慢慢揭开,多年前蒙少晖与母亲、幼弟在岛上遭遇大海啸,救命小船上,

标签:

杂谈

扯起“社会”的虎皮

——评《魔术杀人事件簿》

 

今年七月出版的新书,作者王稼骏。前勒口上介绍他是“中国原创顶尖推理作家”和“最好的社会派推理作家之一”。

社会派推理之称来自日本,我不喜爱日式推理小说,也不喜欢这个分类方式。悬疑小说通常以罪案为线索,社会作为大背景,施压于某个群落或个人,使其心理变态,罪案由此产生;而小说人物包括主人公常常为剧烈的冲突所迫,用非常规的手段达到目的,于是社会生活的常态被打破,掀起波澜并能触及深处。所以悬疑作品故事是基础,要写得好,必要反映或透视社会的某个层面,力度深度的不同,就是优秀作品和大师级作品的分别了。既然悬疑

标签:

杂谈

 为了虚构的虚构

—— 评《幽灵船》

                                                        

标签:

杂谈

南都专栏,一周一篇。

 

 

    写还是不写,我已经犹豫了很久。

    从“国内悬疑小说批评”这个念头产生到真正落笔,差不多有半年。原因很简单,这是个马蜂窝。我曾在上海图书馆的悬疑小说漫谈讲座中公开说,现今中国出版的原创悬疑小说有九成在欧美达不到出版线,许多媒体第二天拿来当标题,事后网上竟没有反驳者,因为这确实是事实啊。所以这场评论我要么不做,做起来就得说个痛快,难免夹枪夹棒,得罪同行。

    但欲望一经滋生,就会从各种地方汲取养分,无可扼制地壮大起来。尤其是国内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事情。其实不单悬疑小说,扩大到整个中国文学界,现在还有没有真正的批判?一不小心就责任感起来了,打住。

    眼睛长在手上面,看见的便也总比能做到的多一些。我并不是以自己的小说作为评判标准,也不准备评论自己的任何一部小说,即以此回应某些可能的质疑。然而我想国内活跃的悬疑评论者,也没有谁比我更有悬疑小说写作的实践经验。

    我写作类型小说十年,越来越能体会“类型”的含义

标签:

杂谈

    近些天有许多记者打电话采访,问《萌芽》杂志中断连载《清明幻河图》的事。在此一并声明。

    我的新书《清明幻河图》一共在《萌芽》载了十四期,到今年十月止,的确未载完。我事先就这样向杂志社要求,而杂志社也同意了。这并不是一个为我开的特例,现在长篇小说连载不载完,很常见了。只是之前的那些小说,也许连载时间不如《清明幻河图》长,书迷没有“清幻”多,所以没有闹出什么风波。

    这是商业时代的无奈。作者靠卖书养活自己,特别像我这种没有其它工作的专职写作者,更是对书的销售情况很重视。连载完的结果是什么,之前我的《甲骨碎》在《收获》杂志上载完,一经刊出,原本已经说好就要签合同的一家还挺有信誉的出版公司,立刻给我来电话,推翻之前的约定,要求把印数降低,幅度差不多腰斩。因为他们担心全文刊出了,影响小说单行本的销量。这意味着我的预期收入也减半,于是我被迫紧急另外寻找新的出版方。载完还是不载完,很现实的问题。

    那么读者怎么办,读者的利益谁来维护,许多人会问这个问题。站在读者的立场上,他们的确很冤,有些极喜欢“清幻”的读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