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的成长汉字——沉

分类: 感悟心得 |
1.沉浸阅读——这一年,读书28本。读书就是扎根,丰厚我们的知识素养,读的书涵盖了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课堂教学、家庭教育、专业素养,原计划每月一本,但是一进入书的世界,就发现太多的好书想读。后来,我就“见缝插书”,把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 时间抓起来就是黄金,抓不起来就是流水。
把不懂的问题交给书籍,把读懂的内容放入实践。把不懂的问题交给书籍:在问题引导下读书,不仅能解开自己工作中的困惑,而且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识。
想法是气体、语言是液体、文字是固体。畅想2023,我希望课堂能再提升一个层次,进行学习策略与脑科学方面的主题阅读,读一些如《课堂转型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人类如何学习》等相关书籍。
2.沉迷写作——这一年,写作100余篇。写作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写作内容分为“读书心得、写给孩子、教学反思、 教育叙事”等几个方面,算下来也将近20万字。《春回大地,让我们一起去赛跑》、《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恰当的目标、愉悦的心态》《学做专业而智慧的育人专家——读王晓春的《学生个案诊疗—让教师更专业》河南教师读书会推荐优秀文章,沉浸在文字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梳理、回顾、反思,未经总结和提升的感受如同干花,可以留存,却无法酿出花蜜。
知识只是奠定教师课堂教学的底气,而思考和写作却会给教师带来灵气,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坚持做到“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只有做的精彩,才能写的出彩。
3.沉醉学习——这一年,又参与了2个学习团体。干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暑假加入中国教育报常生龙老师领读群、中国教育报凌宗伟老师领读群,时间分别为3周,分别和全国500多名教师跟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常生龙的《教师阅读那些事》、《核心素养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哈蒂的《可见的学习》。
特别是8月份加入新网师“阅读与写作专业”,在导师李镇西、马增信、郑建业等指引下,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重读苏霍姆林斯基》、《重读陶行知》,《教师阅读地图》、《改变,从写作开始》等每两周一次授课、提交一次作业。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越来越发现,教育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也就理解了要读懂一本书需要十本书做支撑的道理。如果没有经受《教育的目的》《静悄悄的革命》《教育人类学》等教育经典的洗礼,很难轻易走进作者的思维世界。
努力与高人为友为师。既要关注“镇西茶馆”、“行者微言”、“增信微言语”三位课程讲师的微信公众号,从中汲取灵感与智慧,也要向网师和课程内的学友学习。特别佩服米永丰老师提炼问题的洞察思维能力,佩服智静,王昌侠、马彩艳等一大批学友每日一更还能做到言之有物的写作能力。领读群中常生龙、凌宗伟每天5点起床、坚持读书写作,好比呼吸、吃饭一样,很自然。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么理由懈怠和放弃。
4.
7月13日,在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专家培训(初中化学)在市二中开班。上午是专家讲座,下午是交流、研讨,将全体学员分为七个小组,明确任务,六个问题中任选两个,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本组讨论、交流20分钟,然后每组派代表分别登台展示。我代表小组做了《学习蓄能、助力新课堂》发言。10月12日在灵宝市初中第四城乡共同体中做示范课一节。 在折腾中提升,在反思中进步。通过优质课准备过程,磨练自己,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5.乐于讲座——2场直播、分享。学、干、讲,幸福在成长。走上讲台,我是学生的阳光;走出学校,体验成长的幸福。
在市教研室化学教研员杨志红老师的推荐下,5月11日下午在三门峡日报社“融媒体直播室”录制了一节2022中招化学公益直播课——《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策略》,本次直播是三门峡市教育局联合三门峡日报推出“2022河南中考公益直播课”活动之一,全力发挥教育信息化和融媒体传播优势,面向全市中学生及教师、家长推出备战中考系列公益课堂。作为一名乡村小教师,这是继市实验中学讲座、陕县暑期培训报告之后,又一次登上峡市讲台。
9月9日,作为新网师第四期“云端对话”十位成员之一,在云端做了《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分享。很幸运被郭小琴、孙国香等老师推荐成为新学员优秀啃读者,一千多名新学员中,只有十位走进这样的场域。正如郭小琴老师所说:走上这个栏目平台的老师们注定是一粒又一粒在啃读之后,自身汇集了经典著作之光的传播新教育理念、新网师专业学习精神的火种!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思想碰撞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论证着教育经典中的观点。
6.沉下心来总结和收获——2项市级以上成果荣誉。
“市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集训”被评为优秀学员。河南师范大学组织的“优秀教师培训者专业修炼”经过将近20天的学习培训收获很多。集中培训是短暂、难忘的,能近距离聆听邓文勇、王郁雯、黄佑生、李更生、王全乐、王红、卜彩丽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解惑,提升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但有相关的《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成人学习者》(第七版)书籍陪伴,便于边实践、边品读、边消化。践行“五个”一工程:每日一读一练一运动,每周一文一思,每月一书一结,每期一学,每年至少一节培训课程。专业交往的修炼(敢于展示自己。每次外出学习,至少加5个同仁的微信)。“化书成课”的修炼近7年来读了大约有200本书,涉及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家庭教育、专业成长等。争取整理出自己“化书成课”的教师培训课程。
参与的《基于学科工作室的“O2O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被省基础教研室顺利结项。
回眸今年的成长历程,每次都是梦想让我沉着、坚实前行。西汉学者扬雄曾言:“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我深以为然,这一年来,我学有所得、做有所悟。
展望2023,继续制订好自己的一年成长规划,坚持走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反思、专业写作的“五个一”成长道路,向更高的层级进军,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