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蓄能、助力新课堂——暑期课标培训心得

分类: 化学专业成长 |

7月13日,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专家培训(初中化学)在市二中开班,教体局副局长何赞朝、教研室主任许宏博及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人到现场观摩。全市初中化学教研组长、教学骨干及“青蓝工程”工作室蓝方导师等60余人参加。
上午培训的专家,是来自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学化学学科带头人江合佩。他以《大概念、大情境、大主题、大任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标准修订解读》为主题,从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的重要性、新教学与新评价的建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修订的重点和主要变化、学业标准的要求及教学建议、
其次,树立课程观,加强课例分析研究。利用假期继续阅读《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从教走向学》,把握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结构,领会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课堂教学和基于学业质量评价的改革要求;经常进行名师教学案例研究,理解跨学科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探索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
第三,继续做好教学反思“3阶段2碰撞”的研究过程。
“3阶段2碰撞”是指:三个阶段指的是:第1个阶段:就是依据新课标的内容要求、教学建议和自己原有的认识去理解教材、思考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的阶段。第2阶段:大量搜集、学习与这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料,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调整。第3阶段:反思自己的备课、教学过程、课堂效果,再写出一份教案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重新来认识教学思考教学。
两次碰撞:分别就分别发生在三个阶段之间。第1次:自己原有的观念与专家的与他人的观念之间的碰撞;第2次:运用新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之间发生的碰撞。贯穿整个过程的是思考、调整和改进,不断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有效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能动性,然后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设计,不断完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