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去中国和回日本的时候,我都会把大部分行李寄过去,不然的话路上太辛苦了。这次家里人看两个孩子一人能背个大包,就建议我不要寄了,路上忍一忍,辛苦一下到家了再歇。于是我就听了他们的。大行李就两件,里面却是塞得满满当当的没有一点空隙。行李箱有轱辘还好说,另外一件重到放在行李箱上就会把行李箱一起压倒。没办法就只好一路背着走,背带一路发出低低的呻吟声,可怜这一趟旅行能够缩短它好几年寿命。在没有电梯的地铁里,两次有好心人来帮我提行李。一个男人帮我把行李箱拎下台阶,对我说“这对女人来说太沉了”。我苦笑着用手指指等在台阶下面的另一件行李,告诉他“我还拿了一件”。庆幸自己去健身房有两年了,回到家拿下行李后觉得一下子轻松起来,也没有怎么样。结果没有想到的是,一天后开始觉得疲劳得不得了。一篇诠释身体加龄的文章说,如果你觉得疲劳不马上就来,而是隔了一段时间才来的话,就说明你的身体在变老了。闲话不多说,看看百合费尽体力飘洋过海的带回来的都是些什么宝贝吧。

先是给学生的礼物,一百五十多个学生,要保证每人都能够得到一个。大袋子里装的都是和小包装一样的花生酥糖,是两个孩子品尝后指定的。但是发给学生后剩下的才能给自己的孩子。用食物收买学生是我惯用的伎俩,有时用很小的一个派或者巧克力作奖品,都能激起学生努力的欲望。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拿了我的食物后哪怕是最调皮的男生都不好意思不听话了。牛肉干是我小时候的美味佳肴,我等着看他们剥开糖纸后的惊愕表情。香辣的给最有勇气的人,没有人敢挑战我就独享了。瓜子呢是中国零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历史悠久,既廉价美味又营养丰富,重要的是禁吃,特别适于打发大好光阴。在外国人眼中能够熟练磕瓜子简直是一种“神技”。我既不会武术又不会打太极拳,就只能每年在新学生们面前借磕瓜子和包饺子的机会用传统中国“功夫”震震他们。

这些全都是茶,大部分都是别人送的专程要我带回来的。我一共带回来11种,从绿茶、花茶到菊花、苦荞麦、乌龙茶、普洱茶等等。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菊花能装满这样两大罐,最好的两种茶已经送人了。有人问过我送日本人什么茶好,我特别推荐中国的工艺花茶,就是经过加工的泡开后会逐渐开花的那种,小包装的,很受日本人欢迎。这些茶部分送人,一部分比较有趣的茶比如桔普(装在桔子皮里的普洱茶)用作教具,剩下的我自己喝。自从回来以后,一改早上喝咖啡的习惯,每天喝一杯菊花和枸杞茶,期待把自己养得面色红润,神清气爽。
自己用和送同事的拼音卡片恰好是与我合作过的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觉得好亲切。中国人过年时用的装饰品不用说是托家人在过年时买的教具了。
临回日本那天晚上朋友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干吗,我告诉她说在收拾行李,装了这个那个的,朋友觉得很纳闷,你怎么那么喜欢吃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吃的。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朋友不知道,到了国外这些日常生活里不当好东西的东西就成了宝贝。松花蛋、咸鸭蛋是家里有的,我全装进行李里了。本来知道老公喜欢吃松花蛋的,打算回日本后和他一起分享。到日本后给他剥了一个,浇上酱油醋,撒上姜末叫他尝,满脸假笑的问他好不好吃,就盼他忘记了中国的味道说不好吃,那样我就可以独占了。结果没心没肺的老公居然说好吃,第一次吃松花蛋的小亚也说好吃。我极不情愿的接受多了两个竞争对手的事实。
其他大部分吃的还是可以独占的,重庆火锅调料、酸菜鱼调料、豆腐乳、卤肉佐料、嫩榨菜芯、白菜腐乳、杏仁、绿豆和茶树菇等等。那个麻婆豆腐味道真是赞。其实我并不是特别爱吃辣的人,但是在日本吃清淡食物吃惯了,难免有嘴馋想吃辣的时候。辣的食物要在全家人都不在的时候做,不然满厨房的辣味几天不散,老公和孩子们都不习惯,我也不敢请人进屋。豆腐乳现在每顿饭吃一点点,香得不得了。小桃知识很丰富,看我吃豆腐乳的时候很平静地对我说,妈妈,那东西里面盐分多,你小心得高血压。

小亚很奇怪,对绿豆汤情有独钟。去年同事送给我一点,熬了汤给小亚尝过以后,她就念念不忘。我从中国回来后她又能喝上绿豆汤了。现在每天熬一小锅,小亚说一天不喝就觉得心里不爽,我就天天吃绿豆渣。在日本买不到绿豆,但是到处都能买到绿豆芽,日本人都不认识绿豆但是没有人不知道豆芽,你说怪不怪。
在前门给孩子们买的漂亮手镯,每只20元。以前的景泰蓝都是蓝色的,现在有各种颜色,令人眼花缭乱。
在同一家店买的京剧卡通脸谱:孙悟空、花木兰、张飞、小乔和貂婵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打算一部分送人,大部分留作教具。脸谱买五送一,平均一个50多块钱。正好在北京机场纪念品店里看到一模一样的,一个106块。
带回来的东西自然不止这些,最贵重的东西当然是不能给别人看的了。在北京机场没有时间把剩下的人民币换成日元了,就揣着人民币在机场里转悠,最后买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别的行李都托运了,书太大,包里塞不下,从北京到大连,从大连到日本,我一路怀揣着这本书过海关。最近有时间就在学习。因为怀揣着这本书,在机场有人猜我是中国人,就过来搭话。于是在大连机场认了一个大我二十岁的师哥。这次回国真是收获极大。只要你拿出勇气来向前迈出一步,就会发现世界真的很小。
婚姻家庭
日本女人的好媳妇综合症
日本怀孕小三找上门
日本孩子学什么艺最昂贵
日本孩子上什么兴趣班
日本高考现场7大奇事
情人节帮助女孩学做女人
日本妈如何巧妙处理孩子物品
在日本怎么处理孩子换掉的乳牙
如何做个讨人喜欢的职场美人
当妈十年后重拾英语的艰辛路
日本亲子洗浴是最好的早期性教育
日本妈妈的十条育儿秘笈
让孩子更聪明的说话方式
日式饭桌上的早教
懂礼节的孩子让我感动 看日本如何教育儿童做到平等
懂框框的孩子更自由
解说“日本妈妈十条家训”
天生相貌平凡的女孩培养计划
怎么破解孩子的谎言
日本妈妈怎么支持孩子学琴
日本小孩雪地里进行“耐寒”训练
为日本的“忍耐教育”加油
提高学习能力的三个意外方法
过年给压岁钱的学问
日本老师家访的背后玄机
安全教育离不开适当品尝危险
孩子和父母对着干的深层原因
一个黄金教育时机胜过一万次唠叨
父母不该忘记给孩子上的一课
六岁女儿自己赚零花钱
女儿在日本住院的非常感悟
女儿聪明愁死人
日本出人意料的阅读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