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两个端午节吗?

标签:
节气闰五月两个端午节放假星座 |
分类: 易海泛舟 |
文/虎伯
某个节日快到时,人们总是习惯说“一年一度的**节日又将来临。”可是今年是闰五月,还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吗?或者是一年二度的端午节呢?
“今年是闰五月,是不是有两个‘端午节’,吃两回粽子,放两次假?”许多人们都有这样的疑问。
闰五月其实不是非常稀有的,近点说,1990年(庚午年)和1998年(戊辰年)农历就都是闰五月。那么,为什么今年好象大家特别在意呢?可以说,今年人们之所以对于这个疑问这么重视,大都是由于牵扯到“端午节”放假,否则就不会受到这么关注了。
不过,从放假的角度来说,“一个端午节”是已成了定论。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公布的“端午节”放假规定,放假时间为5月 28 日至30日,共3天。其中,5月28日(星期四、农历端午当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0日(星期六)照常公休,5月31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 5月 29 日(星期五),5月31日(星期日)上班。至于闰五月初五,也刚好是在星期六,是法定双休日,没有另外放假。
按照民俗的规定,任何一个节日都有三个要素:固定名称、固定习俗内容、固定日期。“端午节”就是定在阴历第一个五月的初五,“闰五月”已经不是第一个五月了,也就不存在两个“端午节”的说法。
闰月本来是无关乎节日的。农历年出现闰月,是因为我国几千年所采取的传统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既考虑到与太阳直接相关的阳历回归年,又考虑到与月亮位相变化的阴历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约是29.5天,农历一般以12个月为一年,共有354天或355天;一个回归年约是365.25天,比一般的农历年多11天左右。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19年七闰”,每隔2年到3年,就必须增加1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而闰月也不是随便想在哪月就哪月,是有规律的。历法上一般每个月都含有2个节气,古代劳动人民把前个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称“节气”;而后个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称为“中气”。不含中气的月份,定为农历前个月的闰月。比如,今年的闰五月里,就只有“小暑”这个节气,没有中气。
明明有两个五月,却没有过两个端午节,是不是有些失望呢?一个朋友说,他的小孩是农历五月出生的,早早就要求今年得为他做两次生日。
只要你有时间,有心情,做两次就做两次呗,有什么关系,这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在我们乡下,闰月的节日,也常有象征性地过一下,比如,闰五月初五也包一些粽子来吃,闰八月十五也买一些月饼吃一下,这完全不必拘泥于什么形式。
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