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野生荠菜鸡汤百叶包东北干豆腐千张 |
分类: 荤素搭配 |
不要把荠菜根齐刷刷剪掉噢。
在广东十多年,吃百叶包的次数屈指可数,为什么?因从没买到过符合要求的薄百叶(百叶有厚薄两种,也叫千张,北方也叫干豆腐,豆腐皮)。想吃要等亲朋好友带,吃荠菜百叶包的机会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因荠菜在广东这边很难很难买到,这儿没有吃的习惯,且这野菜一季一会,享用期确实太短暂。每次也只有家人朋友空运等各种途径捎来一点,总是做一次荠菜馄饨就算慰籍了相思之苦,所以啊有百叶时没荠菜有荠菜时又没百叶
,虽然这些在江南都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这么多年呀终于有一天当荠菜撞上了薄百叶,于是就有了这道带这浓浓江浙味经典的的荠菜鸡汁百叶包。这个薄百叶居然来自遥远的东北
(详情后表)。
,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
郑板桥先生有诗曰:“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清兴不辜诸酒伴,令人忘却异乡情。”看看因为有了这荠菜的清鲜、樱桃的芬芳、佳酿的醇香,诗人都可以忘却漂泊异乡的寂苦了。
春天吃野菜的季节,三月再不吃,荠菜就老喽
野生的荠菜处理起来是很费功夫的,尤其要裹一大家人的馄饨的话,一两斤荠菜细细择洗,怎么也要一两个钟头。摘老叶洗去细沙还要修剪根须。荠菜的清香主要在根上,就像菠菜的营养主要在根一样,所以千万不要喀嚓一剪刀全剪了,是应该保留一些的。前几天微博上有美食大V(我看别人转发的)就说荠菜馄饨怎么怎么好吃,可是发的图片上却把根齐刷刷全切了,还剪掉点茎,看图那个本来就已经是培植的荠菜,再把根茎都剪了还能有多少荠菜的清香呢
野生的荠菜比培植的更香,但是吃口会更老些,因为它的茎纤维多,所以焯烫过后一定要细细切碎,尤其是根部。除了切碎,配的肉比例最好略肥一些,如果平时包馄饨做圆子什么的肥瘦比例是3:7,那么包荠菜馄饨或者百叶包,最好用4:6或5:5,如果怕肥,还有改善的办法是添点油,将荠菜单独拌一拌再和肉混合,野菜嘛油太少寡得很就不会好吃啦。我家是不添加什么过多其他的配料的,尤其芳香比较霸气的就不要放免得破坏了荠菜的清香。
荠菜百叶包,需要猪肉末,荠菜,一个小冬笋,薄百叶,鸡汤
就行了,其实挺简单的,就是因为咱们人在他乡材料不易得才拍得详细。
调味就需要一个小鸡蛋,一点盐,生抽,姜末水,糖还有油(猪油最好)
为了它,先熬一锅浓浓的鸡汤(放了一小块火腿),家里带回来的鸡好珍贵好不舍
东北朋友送的辽宁特产,熏鸡熏蹄还有干豆腐,原来这干豆腐就是百叶呀,而且这个百叶特别薄撕开都要小心就像过年撕春卷皮似的,质量非常好,怪不得能作为特产呢,打开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有百叶包吃了
。第二副图下面放了两粒枸杞,看出来薄吧。这百叶完全不像我在这边买的有粗格纹,吃起来口感还粗拉拉的。
就这样,今天来个南北食材大碰撞了
野生荠菜,有些地方也叫地菜,因为它塌地生,所以是平的,而培植的荠菜就很像菠菜一样整齐(图4.只要去掉老根须洗净泥沙就可以了,不要全切了)
开水焯烫后浸入冷水,然后细细切碎,野生的茎有点紫
根剁碎一点。把冬笋(这还是我上次处理好的冬笋,存在冰箱还好好的,处理方法请点击冬笋,)也切碎粒,肉末用一点盐,生姜水,生抽,糖先搅拌一下,荠菜挤干里面先调点油然后加入蛋和肉一起拌匀,
这个馅做荠菜馄饨也一样的,
铺盖卷:
包百叶包跟包春卷手法一样,很像从前那种卷起来的被褥一样哈,所以铺盖卷还蛮形象的。
把百叶切到合适大小(我大概裁边长16CM的正方形),裁下来的边角和破的百叶可以拿来凉拌或者炒芹菜都很好吃。
全部包好后,置于一个深盘中,注入调好味道的鸡汤一碗,注意鸡汤最好没住或齐平百叶包。
大火蒸十五分钟,撒上一点枸杞点缀就可以吃了。
这是做一顿就吃掉的,如果做得多,以前在家里会三四个一起用棉线绑一下(不容易散开)然后蒸上一大碗放着,要吃的时候随时取几个出来,放鸡汤里或者烫在例如全家福之类的火锅里等等,也可以做单档双档线粉汤了。
请不要狼吞虎咽,细细嚼噢,鲜美啊。吃完了,那个汤捣捣饭,哎呀呀。。。
附上 荠菜大图,野生还有培植如何区别一目了然:
这个是培植的,比较整齐比较嫩,也不要以为培植的就没有荠菜味,味还是有的就是淡一点,没有野生吃的时候培植也是好的,还是朋友指点要跑老远才有那么一家土特店有卖。
野生的锯齿更明显。大小比较杂乱~
能想象我十多年来首次在深圳买到野生荠菜时那一刻的兴奋么?
根茎撕老叶的时候有种很难扯断的丝。
荠菜馄饨那必须有啊
附上一桌春天的菜肴:
山野的味道------蕨菜(一)
给孩子做春天阳气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