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岁孩子为何天天要你陪睡?

(2011-08-16 07:14:47)
标签:

孩子分床

独立睡眠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家庭教育

习惯改变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最近一些妈妈说起陪睡的问题,有几个妈妈非常头疼,认为自己4岁多的孩子,天天总要自己陪睡,怎么说都不答应,如果你说有事,可孩子就是不同意,非要跟着等家长做完事情一起睡。看得出来,在这些家庭中,孩子迟迟没有分床,是父母担心分床会委屈了孩子。你想,连父母都没有找到好的理由,怎么分床?

  

  说起孩子的分床,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从出生就分床,让孩子自己睡小床,稍微大一点还分屋。其优点是不影响父母的休息、不容易致小儿意外伤害、利于孩子的性心理正常发育、帮助和促进孩子平稳地度过恋父恋母阶段、独自应对黑暗等等。所以,不少专家建议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给孩子准备一张自己的小床,主张孩子从小到大都应该单独睡,不宜与父母同床。

  

  第二种方法是建议等孩子到3岁左右,再进行分床。其主要观点是,孩子3岁时,正是孩子独立意识萌芽和迅速发展时期,这种独立意识与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直接关系。所以,安排孩子独睡,对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心理障碍、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等方面很有好处。而到了4岁以上,再分就挺难了,如果强行分床,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从我井中月个人来看,我比较倾向第二种。一是从孩子的生理角度来看,3岁也是孩子的一个分水岭,其大脑有一个飞跃,其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二是从心理角度上,3岁以前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安全感,那些独立能力、应对黑暗等,无一不和孩子的安全感有关系。与其这样,家长还不如在3岁之前,把孩子的安全感补足,这样你再进行其他的教育,也比较容易的多。所以,依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太早分床用处不大。

  

  从分床的操作策略上讲,一定要利用孩子的自我意识。孩子3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都很投入、很认真,这恰是培养孩子从行为到心理独立的好时机。如果此时家长还是担心、不分床,孩子会很自然地把这种“依赖”看成必然。当然,分床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要做得过于突然。在儿童教育中,应该避免一切的强制行为,但你也可别和界线相混了。

  

  从分床的操作方法上讲,一定要事前进行预备训练。当你想让孩子分床前,首先要训练孩子能独立在大床上入睡。独立入睡,是孩子分床的一个重要基础,这对孩子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孩子能做到这点,说明其安全感非常充足,也没有分离焦虑和被“抛弃”的感觉。当孩子相对适应了,就可以把入睡的孩子放到自己的小床上。

  

  另外,正式分床前,可以让孩子自主布置自己的“窝”。家长要充分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利,如选择小床的样式、床具等,并允许把平时喜欢的一两件玩具摆在床边。也可以适当让孩子把小床装饰一下,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把自己的小床,布满卡通小动物、小玩具、漂亮的贴画等,这些对孩子的注意力不好,且干扰孩子的入睡。

  

  当然,孩子睡前的“工作”,比如讲故事、玩游戏,还是需要继续的。其实,不管分床不分床,这都是应该和小孩做的。在孩子睡前,讲故事、玩简单的游戏,是最好的陪伴方式,有助于孩子放松自己和获得安全感。当然,再加一下“道晚安”的仪式,如向家人、玩具、宠物说晚安,能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心情放松,产生想睡觉的感觉。

  

  孩子的分床,也可以说是一个新习惯的养成。刚开始分床的孩子,容易出现反复现象。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耐心。一些例如激将、夸奖、安抚,也不是不可以采用。但儿童教育是活的教育,某些方法在条件、环境一变,不仅可能没有效果,可能还会激化矛盾。所以,适当的“违规”也不是不可以的,如先陪孩子入睡后再离开,遇到生病等特殊情况时,就让孩子跟父母睡。当然,你每周允许孩子一天和你睡,也是可以的。

  

  假如你孩子已经超过4岁,而还没有分床,或是3岁以后,孩子死活不愿意分床,此时家长就不能“强制”让孩子分床了,必须先分析孩子“不愿分床”背后的原因,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否则的话,你的方法或策略只是治标不治本,整个分床习惯的养成战线,就会拉的非常长,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出现。

  

  从家长方面的原因看:

  ● 父母对孩子的依赖:有些父母由于自身的安全感不足,因此会特别想得到孩子带给她的存在感、被依赖感,和被需要感。父母不舍得与孩子分床,更多的是自我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

  ● 溺爱:这些家长,往往认为孩子还小,可以以后再分。可是孩子越大,分床就会越困难;

  ● 不把孩子当一个真正的“人”:家长一般都会在衣食住行上特别操心,但对孩子的情感发展,独立性、自信心等方面却很少过问,甚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 没有界线:许多父母自己就没有界线,政策随意且经常改变。当孩子哭闹、求情的时候,就不能坚持原则而顺从孩子的无理要求了;

  ● ……(其他)

  

  从孩子方面看,孩子不愿分床的可能原因有:

  ● 安全感缺失:由于从小孩子的安全感不足,时时希望和父母在一起,包括睡觉。当父母要求分床时,孩子就有“父母不要自己”的焦虑情绪;

  ● 害怕孤独:孩子与父母同睡时,可以说话、听故事、向父母撒娇,觉得很安全和舒适,而单独睡眠时,自然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孤单;

  ● 缺乏陪伴:这一点和安全感缺失有一些相近,但是这里更多的是强调,父母因为工作很忙,有效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少,能够呆在孩子身边并且安静陪伴孩子的机会更少,所以孩子一定不愿意被剥夺这仅有的权利和享受;

  ● 恐惧:这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内心体验,如害怕黑暗、妖怪、噩梦等,家长不在身边时这种体验更为强烈;

  ● 依赖:孩子从小就被管制,不仅几乎没有自己的选择,也无需自己动手。而父母要求其独立的时候,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表现出不想分床;

  ● 权利斗争:孩子本意不是不想自己睡,只是你“强烈”要求,孩子把独立睡觉这件事情,当成斗争中的一个“武器”,来和你争夺控制权;

  ● 依恋:在每天父母过度的爱抚中,孩子容易产生依恋心理,不愿意离开父母,自然不愿意分床睡眠;

  ● 床具不合适:当孩子从一种床具,突然换到另外一种床具,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原来在大床上可以翻滚,而在自己的小床上,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

  ● ……(其他)

  

  林林总总说了一些,也许还有其他原因,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至于怎么解决4岁孩子天天要你陪睡的问题,我井中月也没有办法,给出一个通用的解决技巧。如果你真想解决,你就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看孩子不愿意分床到底是什么原因,并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如孩子怕黑,可在床边安个夜灯,待他逐渐适应后再关上。你只有先解决孩子背后的问题,才能最终让孩子分床独立睡眠。(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实战攻略:

  《独家秘方包治孩子打针哭闹》                 《提高篇:不恰当延迟满足教育

  《实战篇:怎么做延迟满足教》               《理论篇:延迟满足的基础理》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当孩子弄丢新买的玩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