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武当山:人要有点信仰!

标签:
武当老人妄谈人生命运西安交通大学信息控制同学聚会武当山话题选幸福烦恼亚健康学佛道杂谈 |
分类: 网友交流 |
2018年6月1日-7日武当老人西交大同学聚会武当山准备话题【1】
反思一路走来,虽然没有抵达终点,但谁又知无常光临时候会不会有从容时间呢,写下来吧,能够给人以借鉴,以为也算对社会贡献吧。
大学毕业分来单位那会儿,青春年少,心无旁骛;正值企业兴旺之时,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资金充裕、同事合作、领导重视等等吧,因此也取得一些成绩。历经十年左右,当然有很多变化,现在看起来似乎最核心是逐渐地“动力不足”了,内在与外在相适应,“动力不足”引发乱象丛生……
反思这动力来源:秉性天生、父母给予、社会教育是最主要三方面。
天生忠厚、喜欢新事物、追求完美……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越来越觉得来自于生命流转的生生世世熏习而成就的禀赋是人的“天命”指向,是人一生本源动力。
父母从小教育读书——听老师话、书中自有黄金屋;要求学习——艺多不压身、本事在身偷不去;不惹事生非——日久见人心、路不平外人铲……父母给予代表着耳闻目染的家庭教育,是强化还是弱化禀赋,父母眼光与判断起到关键作用,想必人们都是感想良多,也是人一生的第一推动力。
那年代贫穷,社会风气相对还好;相对封闭,因此没有被污染……生活教育有着强大裹挟的力量,包括学校教育在内,和禀赋、家庭教育相适应当然是最理想的了,与大众共同因果感应有关,似乎更决定于每个人的福报吧。

总之,我算是“动力”满满地投入社会了,现在悟得这就是“年轻炁盛”,“年轻炁盛”势不可挡,所以能披荆斩棘取得成绩。但是,终究经不得时间的洗礼,对人生终极真相无知,没有终极信仰的支撑,扛不住人生顺逆境界的残酷检验,历经十年左右,终于迎来了人生失去目标的烦恼,尽管强大理性了知烦恼内容和烦恼不同,还是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深深陷入“雾霾”生活……挣扎在烦恼的苦海里又十年左右,缘分使然,接触到佛道,走上了“断烦恼了生死”的系统学习、修炼之路,虽然再一二十年了,还在生死中,但,明白了……

人生如梦,常常被人们视为消极,实际上,人生如梦不仅仅说人生像梦一样空幻,同时也是说人生像梦一样的实际。你做梦的时候,不是也往往察觉不到自己是在梦里?那么人生也一样,虽则比梦更长久,似乎也更坚实一些,到头来也还是要醒过来的。你若执着于实在,等一阵的操劳之后,是非成败都转头空了,不就是徒劳而已?你若执着于空幻,在这个现实的物质的世界上,你又依何为生呢?你如果在做梦的时候,便能明白自己是在做梦,那会怎样?梦中若你得到一笔财富,想来也便不会入迷地欣喜;反过来,梦里你失去了既得的利益,算来就不会过分地伤悲。这一切不就是既实在,又空幻吗?你尽管还在梦里,也就会从丛容容地向前去,不必去期盼或留恋梦境,梦境也会自然地展开来,然后又自然地消隐去。现时的生活,也就和梦里一样,应该是醒梦一如的,既不能不在梦里,也不能陷落在梦里。你清明的内心如如不动,对身边的一切也就了了分明。既没有过去的缠绕,也没有未来的焦虑,当下的一切,眼前的一切,又才会明明白白地、清清楚楚地浮现出来;没有过去一切来扭曲它,也没有未来一切来文饰它,你又才能实实际际地生活在当下的这一刻里,实事求是地把日子过下去。

这样的心境的时候,你便不论去哪里都可以,不论做什么都可以。你已经从必然走向了自由,便不论在哪里和做什么都能够不逾矩。你不会特别地挑选什么,或者格外地厌弃什么,不管做什么,你都能好好地做下去。原来你是要挑选一条道路,那你就只有一条道路;现在你不拘泥于哪一条道路,就无往而不是道路。
正所谓:观事茫茫如流水,莫将名利放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为没有解脱烦恼的生活一定是颠倒了本应该拥有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自己的“错”为因引发的虚幻“苦”果。

觉得,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的“年轻炁盛”的力量,大小不一,“泡沫”不同,淳厚相异,权且称作“出厂动力”。“出厂动力”总是有限的,大部分人不知道在逐渐释放“出厂动力”取得的同时要学会补给,而“补给”不是轻而易举的,是一个一生乃至于生生世世都需要学习的紧紧伴随生命的过程,甚至觉得就是生命本身之成长,在我看来,我们一切能够存在下来的人文文化似乎就是为这个成长而存在。
个人觉得,正常情况下,三十六岁至四十岁上下,随着“出厂动力”耗散,一般人开始“雾霾”——身心亚健康了。这些年致力于学习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传统文化,发现伴随生活快捷化,文化“快餐”化,疾病年轻化了,“雾霾”也来得更早些了。“雾霾”能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雾霾”的生活不幸福人所共知,我们既然说到了“雾霾”是动力不足所引发,那么怎么解决问题呢?以为标本兼治实为解决问题之道,人,需要点爱好或说信仰来支撑生活。

爱好,就像爬山的拐杖,使我们“动力不足”的生活有所支撑,使“雾霾”的身心有所依赖,让那烦恼、疾病、死亡推迟……爱好是琴棋书画、摄影、太极拳等正能量、修身养性、雅的倾向当然和吃喝嫖赌抽等负能量、挥霍身心、恶的倾向效果不同,人们能理解,似乎爱好是治标不治本的改良办法,但也不尽然,如果你的爱好指向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呢。爱好和信仰根本区别是外在与内在的区别,是物质、欲望、理性层面与精神、灵魂、真实层面的差异。比如,有些人信仰“金钱万能”也是信仰,唯物主义者信仰共产主义也是信仰,儒家信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也是信仰,佛道信仰成佛成仙也是信仰……信仰都能为人提供“动力”补充,区别是信仰“金钱万能”者在取得金钱之后便会被丢弃;信仰共产主义者在本有智慧显露后会有新认识;信仰“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者在生死关头可能有不同看法;信仰成佛成仙者在直至“无学位”、“休歇处”一定程度发明了“见而知之”的智慧方能体会殊胜……尽管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如果瞄准月亮即使迷失也落在星辰之间。但愿我们更早醒悟人生,选择更终极的信仰,以之支撑和营养生命成长并使生命与生活趋于幸福完美……

信仰不是知识,庄子说:知识无限,生命有限,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似乎可以“一站到底”但还是人生死路一条。信仰是信真“我”无量寿,信仰是仰慕那无上人格,信仰是修习无量寿对应的无上“人格”。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的就是人世是一个历练场,在人生历练场“锻”掉恶的习气,“炼”就善的品行,成就我们的博大胸怀、缜密思维和魅力人格。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的就是人生一世,锻炼了“赤条条”的赤子真爱而不执着一切。传说人是“飞”来地球的,因贪恋地“味”,“吃”了地“味”而“飞”不回去了,就像我们到景区旅游一样,不是人家景区强留我们不让回家,必须“放下”把景区搬回家的“贪欲”才能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地“回家”。“无学位”、“休歇处”是修学到明悟了“回家”之路,并紧赶慢赶地“精进”“望到家”了,一下子心灵顿歇,此为“休歇处”;这时候,真正随缘度日,“见而知之”智慧显发,可以不知道,但来人请问,旋即可以向提问者诠释;不再攀缘知识学习,此为无学位。

实在说,一个人戒烟都很难,不是不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吃饭“声音很大”的毛病改过来也不易,也不是不知道在社交场合不雅。我们习惯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达成坚固,破除也不是仅仅知道道理就能行,需要一个艰难的“有为”历练过程才能达成自然“无为”的结果。对于现代人的特点,道家有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身心同修类众多功法为大家选择,透过性命双修类功法的修习,不知不觉间变换气质。修习,换成现在的语言,就是生命的自我教育、改造、优化、超越、完善等等。这里所以说“自我”,当然不是说外在的影响不重要,而是着重在内因真正起作用而言。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能意识到需要修习,实在说是相当的不容易。如果有人以有言无言的说教,使你动了这种念想,他就是你的启蒙老师,希望你抓住不放;如果是一事一物,一个观念触动了你,这也是你的启蒙老师,希望你也能抓住不放。所谓“抓住不放”,就是使你的所得最大化。首先,动用你一切的知见,结合你的人生阅历,使你的所得最大化;其次,随你知见的改变、阅历的增加,时常地榨取一些营养,使你的所得最大化。
有人说:“上帝把幼小的我们给了父母,把青壮的我们给了国家社会,到了老年才把我们还给了我们自己。”我们少不更事时被父母塑造了,青壮年被社会裹挟着被社会风气所雕琢,难道说至死还不能活回我们自己吗?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武当老人(无忧校长)微信二维码
武当山养生文化旅游相关文章:
前一篇:老家莫沟:孟州市小住见闻记
后一篇:大雄无畏者才敢说: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