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欲望回归生命顿悟在世间

标签:
经事不知理是学问不够有理不见事是阅历不够武当老人博客灵魂修炼梁实秋南怀瑾网络摘文见证学习理解领悟实践 |
分类: 【老人视点】 |
人生,不过是一段来了又走的旅程,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极,不管世风如何浮躁,都尽量保持一份高雅、恬静和淡然。如果我们用如此的心态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将会发现世界充满美好、光明,即使人生愁苦也会呈现新的色彩。
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有其丑恶的一面,也有其光明的一面。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随处皆是。
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苦痛之谓。没有苦痛便是幸福。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
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我们并不向往六朝人那样萧然若神仙的样子,我们却企盼人人都能有闲去发展他的智慧与才能。
——摘自梁实秋《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觉得如是三步六段文字,梁实秋先生把人生理法很透彻地展开了……“经事不知理是学问不够,有理不见事是阅历不够”(南怀瑾)……为那些“自以为做了好事似乎不见回报的委屈的人们”摘三篇文字:
壹,读人
人与人最短的距离叫拥抱,人与人最长的距离叫等待,人与人最看不见的距离叫包容,人与人最可怕的距离叫漠视你的存在!
人,都喜欢和不计较的人在一起相处,不计较的人刚开始时,看似失去,但长久下来却是获得;爱占他人便宜的人,刚开始看似获得,但相处久后却是失去。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它文字写成的书更难。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远的。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歌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述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你读他时,千万别反感,因为有人肯与你分享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着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他是个怎样的人。读人,是为了自己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读出欢乐,读出幸福。
人与人相处,更多的是需要彼此之间的一份理解,一种信任。凡事多向积极的一面靠拢,你会感觉生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对待别人多一份宽容,你就会发现这样的人生会多一份惊喜在等着你的。
人生一辈子,写自己让别人读,你不让都不行;读别人对照自己,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真、善、美,吸取营养,完善自我;用老花镜看别人的假、恶、丑,模糊掉、虚化掉。写自己要认认真真。因为在人生的写作里是没有“修改”和“删除”;读别人,不妨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喜欢读那些好书。一本好书是一个朋友,一个朋友更是一本好书。书有多少种,朋友就有多少类。有的书装帧精美,有的书朴实无华;有的书只短短几章,有的书则洋洋洒洒;有的书教我们生活,有的书教我们做人;有的书给我们一时欢愉,有的书让我们终生受益;有的书激荡感情,有的书催人奋进……
不管哪本书,读到最后,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句浓缩的话,这些话足以在我们意志最薄弱的时候支撑起人生。
贰、学习这4种成熟思维,让你活得更快乐。
一、训练自己不依赖他人
我们活在一个分工细腻的社会,当然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但我会用一种折衷的方式,就是当需要依赖别人的时候,会以“交换”为前提。尽量减少依赖人情,而是以互惠合作或雇用的方式来进行。
依赖别人的话就得看脸色。别人心情好时会帮你多一点,但心情不好时你就得低声下气。所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就是通往自由的开始!
这些年来我的体会是:以平等交换为前提的人际关系才能走得长久和愉快。这里所谓的交换未必是金钱,也可能是货品或任何服务,总之就是付出一些对方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自己想要的。
二、对别人好,但不要预期回报。
当有人向你求助时,你若想帮就帮,有困难就直说,别勉强帮忙却又期待对方会感激与回报。最好的方法是,帮忙之后直接认定对方“记性不好、铁定忘记”。如果时时刻刻都在意自己帮过谁、谁该回报、谁该感谢,那就很容易陷入负面的情绪中。例如辛苦帮助了他人,心中一直期待对方的回报,但后来却没有发生,此时这人就会开始后悔。因为不帮还好,帮了反倒期望落差更大!
三、默认最坏的状况,不过度乐观。
我觉得最实际的态度,当一件事情来的时候,就是尽量最好把所有可能的坏状况都想过一轮,并且问自己:如果这些坏事发生的话,我还有办法东山再起吗?
举例来说,如果我想开间休闲咖啡馆的话,我不会幻想生意如何兴隆,反倒会先做些糟糕的假设。我会自问:如果开业三个月都没什么客人,这样我能承担吗?这机率似乎是有的。所以就会督促自己继续想:我该准备多少钱当准备金度过难关?我该预期低潮持续多久?我该花多少时间建立顾客信赖?这些问题,并不是泼自己冷水,而是督促自己开始做研究、收集情报,避免自己的一厢情愿或是过度乐观。认清现实后,我们自然会把商业计划做得保守一点、尽量加强准备。等店真正开张了,预期的坏事没有全部发生时,反倒会开心快乐地面对一切。
四、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碰到失败挫折、被别人欺骗、拒绝、伤害,都会让我们失落、痛苦与挫败。但世上就是有些不凡的人,在经历痛苦之后,反倒能展现出一种“积极性”:他们毅然停止自怨自艾,开始问自己:我能不能做些什么,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失败虽然有痛苦的外衣,但却有着珍贵的核心,那就是“教训”!
叁、世界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悄悄惩罚自私的人。
1
在美国,一家百货商店里,由于突下大雨,有位衣着简朴的老太太浑身湿透进来避雨,几乎所有的售货员都不愿搭理这位老太太。
有位小伙子很诚恳对老太太说,“夫人您好,能为您做些什么?”“不用了,我躲一下雨马上就走。”老太太觉得借别人的地方躲雨,有点不安,就想买一点商品,可是转了半天实在不知道买什么。
这位小伙子看到了就对老太太说,“夫人,不必为难!我搬了一张椅子放在门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两个小时后雨停后,老太太要了小伙子的名片离开了。
几个月后,这个小伙子获得一个机会,被指定代表这家百货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谈业务,利润巨大。
后来才知道是一位老太太给的机会,这位老太太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于是,这位小伙子由此一帆风顺,青云直上,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地位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要人物。
真诚和善良是装不了的,哪怕装的了一时也装不了一世。发自内心对任何一个人都尊重的人,自然会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世界上无价的东西不多,真诚和善良却一定是。
2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14年,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
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易的墓碑。但是,沙漠中骸骨实在太多,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
队员们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
但队长固执地说:“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
约一个星期后,考古队在沙漠中发现了许多古人遗迹和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
但当他们离开时,突然刮起风暴,几天几夜不见天日。接着,指南针都失灵了,考古队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开始匮乏,他们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从前那些同行没能走出来。
危难之时,队长突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
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树起的墓碑,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
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感慨:“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在沙漠中,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
3
看一位大师的自传,讲了他一段文革的经历。他说,那是一段非人的经历,幸好遇见一个狱头——每次提审的时候,都是最凶恶的一个。
但是狱头总是粗心大意的丢下一些东西,譬如报纸的一角,半个馒头,有一次居然丢下了一小片止痛药,最离奇的是一个凶神恶煞的大老爷们居然审讯他的时候丢下了一朵野菊花。
大师每次都觉得绝望的时候,也是这些不经意的消息给了他希望,他坚信春天快来了。果然,春天真的来了,他的冤屈得到平反。后来,他用他的方式资助了狱头的儿子上了大学,并且成了自己的学生,大师也从来没有说破这个秘密,他只是从狱头的儿子的那里时不时问一下狱头的近况,他们就这样陌生的关注着对方。
那人去世后,大师托人帮忙送了一个花圈,对方征求大师挽联写什么?大师沉吟了一会嘱咐道:一名狱友。
我们常说的“乐善好施能服于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指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吧。
其实,世界就是一面巨大的回音壁。你怎样对待世界,世界怎样反馈你。
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如何回报你;你付出的善良里,藏着你未来的路。
4
世界正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一个小小的善举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好运。但是你发自内心的善良却终会替你赢得全世界。
世界会惩罚那些自私的人,也会永远善待那些善良的人,并给予奖励。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付出,但是好人终有好报,只是往往不能即刻兑现。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认为: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可以让人学到东西,你的社会资本也会随之积累,但是这些都不是能够即刻兑现的,但是却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给你惊喜。
梁晓声说:“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就像有时候,善良就是为了心安理得”。
毕竟,世界正在偷偷奖励善良的人!
武当老人(无忧校长)微信二维码
“真实张三丰揭秘系列文章”:
12、真实张三丰承传人声明前说
11、太极拳揭秘前致太极拳们
武当老人(无忧校长)微信二维码
武当药局、抱朴堂产品介绍:
武当山养生文化旅游相关文章:
前一篇:武当老人“两轮世界”随拍记
后一篇:武当山慈善协会秋季助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