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ummer的家福岛旅游日本美食柏屋薄皮馒头 |
分类: 边走边拍 |
(图右:柏屋第五代社长 图左:我们的翻译)
一听到“薄皮馒头”这个词,我就想日本的馒头跟中国的馒头应该不是同一种东西吧?因为许多日本语中跟中国叫法相同的其实都不是一个意思。没想到这个“薄皮馒头”还真的是地道的馒头,而且就来源于中国!
关于薄皮馒头的历史,相传最早的馒头,出典于三国志中的诸葛孔明所发明的“肉馒头”。距今大约650年前的1349年宋朝,日本的一个禅师在中国修行完毕回日本时,跟随他的还有一个中国俗家弟子林净因。由于佛家禁止食肉,因此林净因在中国传统的馒头中加入豆陷,并将制作馒头的技术传承发扬。
现在柏屋的社长每年都会结伴去中国西湖河畔参拜林净因的纪念碑,并且将林净因的分灵供奉在柏屋的万寿神社,进行祭祀。
翻译在跟我介绍这一段时还闹出一个小误会,把杭州说成了广州。结果我还跟社长先生介绍广州的美食很有名,真是有点贻笑大方了。过几天我可能会去杭州喽~
关于历史我没有机会去考证,但日本人擅长把传统做精做细并发扬却很值得我们学习。从馅料到面皮的制作,薄皮馒头的精细程度应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因为如此用心的态度,才使柏屋的“薄皮馒头”是日本东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名产之一,常常被作为土特产和答谢的佳品,每天的产量在10万个以上。
在福岛参观时,无论是在酒店、车站、还是户外的广告牌,都随处可见这种来自于中国,流行于日本的薄皮馒头。柏屋在日本所有的点心制造企业中,位居前十,除了著名的薄皮馒头以外,每年为顾客制作300种西式点心。
在店内有手工制作薄皮馒头的展示,没想到我们可以亲自参与手工馒头的制作。虽然柏屋的薄皮馒头已经机器化生产,但是他们还是把传统的做法保留下来,并作为一种展示。
教我们制作薄皮馒头的两位师傅,日本人做事特别的认真,对于我们来说,一(剂子)、二(放馅)、三(收口)步就能做好的馒头,他们分成了若干步来做,而且每一步都要按照标准来做,这样做出的馒头怎么可能不精致呢?我跟翻译开玩笑:“你跟他说我要教教他中国人的做法。”不过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按照他们标准的方法来做真的很便于掌握,即使初学者也能做得好。
其实我很想在旁边拍他们制作薄皮馒头的过程,因为这样的制作过程拍出来也会很漂亮。不过他们一直催我换衣服,只好跟两个美女一起制作了。
我们制作好的馒头最后还蒸了出来,并且正面、反面都要展示,可见日本人做事的认真。事先我们各自把自己的名字写到纸上,最后把我们每个人制作的四个馒头放在很古朴的纸盒中,贴上我们的名字,作为礼物送给本人。我们三个人居然都姓张,要不我怎么说前世没准儿是姐妹呢:)还好我们几个的字都不难看,早知道这纸条还要留着,应该写得更漂亮些,呵呵~
我带回来的薄皮馒头最后都被我吃光了,一个也没浪费。我发现馒头放凉后比在店内吃的热的更好吃,因为放凉后豆沙馅吃起来就不会太甜,面皮也更筋道。而在店内吃的热的薄皮馒头,这种面皮在热的时候还吃不出来筋性,所以没有凉的好吃!看来多品尝一些才可以看得更全面,这个薄皮馒头还真的没白做!
在柏屋的店内桌子上摆着切好的薄皮馒头和茶水,供来店内的客人品尝,让更多的人了解薄皮馒头。
做好的薄皮馒头盛在非常有特色的盛器中,在柏屋参观时,深刻感受到柏屋从点心的制作、包装到品牌的推广都到了一丝不苟、无以复加的地步,难怪柏屋为成为日本位居前十的点心制造企业。
漂亮的点心让人忍不住想多拍几张,不过行程紧张,他们一直催我,所以没有拍出几张满意的照片~
更多诱人的甜品~
日本体验之旅:(点击下面的图片和文字链接即可查看相关博文)
我的自游自在:(点击文字链接即可查看相关游记)
婺源美食游记:
青岛假期美食记:
****************************************
我的书《好学易做东北菜》三月份已上架,各大书店有售,也可到《当当网》等网站购买。****************************************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