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2009-04-28 12:45:20)
标签:

学习能力

培养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

科学育儿成才

读书学习

望子成龙

勤奋

育儿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中耀

如果家长已经认识到学习对一个人的成才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那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则是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因此,当家长的绝不可以忽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对 家长或老师教的东西理解快、反应敏捷、接受能力也强。因此学习进度快、学习积累多、学习成绩好,每逢考试总能轻松的名列前茅……这样的学生会不费力气的考入重点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深造机会。长大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强,发展前途更光明。反之,学习能力差的孩子,理解老师讲的内容缓慢、费力、不能当堂消化吸收,课后听辅导也需要老师反复讲解,常常让老师费尽口舌;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三五分钟即能解决一道难题,短时间可以算完多道难题;学习能力差的孩子,老半天也解不开一道难题,甚至人家解完的答案,若不耐心的讲给他听,他也不能很快的弄懂……

长此下去,会对学习能力差的孩子产生两种后果:一是感到学习是苦差事、是负担,对学习十分苦恼,进而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放弃学习;二是懂得了学习的重要,也想刻苦学习,但是无论怎样努力,成绩始终上不去。这使孩子感到无奈和自卑,于是自暴自弃……

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两种。一是受遗传基因的影响。遗传基因不佳,智力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但这种差异不大,而且是少数情况;二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这是学生学习能力强与不强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多数的。

我们观察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大多在幼儿期就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或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入学前就学会识字、会被儿歌、唐诗、听会许多童话故事……有的孩子还学了一些浅显的文化知识或艺术技能,使其智力得到较好开发。特别是他们对学习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了解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总之是家长帮助孩子培养了学习能力,为孩子日后的学习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既缺乏良好的家教,又没有上学前的必要准备,以致上学后突然接触学习,既不适应学校环境,学习能力也会很差,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太好,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的今后。要知道,这是关系孩子一生发展的大事,有两位教育家的话,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前苏联教育家霍母林斯基说:“孩子生下来之后,对他的智慧和思维的培养,凡开始得最晚,孩子越容易成长为迟钝和难于教育的人,这是智力培养的金科玉律。”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凡人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秀分子。即使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教育需要费劲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是事倍功半。”

前者侧重于早期教育智力开发,后者侧重于幼儿时期习惯、态度……的培养。虽然两人的话中没有涉及到学习,但他们所说的智慧、“思维培养和”“人格陶冶”中都包括着“德、智、体”的教育,自然也包括学习能力问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孩子真正有个良好的发展,家长就应积极对孩子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

老家的大饼

 
欢迎加入《家庭教育随笔》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jy81


■慧儿金轶东
■一对孪生小画家
■三岁识字三千的黄军泽
■苏州“三好学生”——朱骁洵
■张驰是剑桥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
■l带给我们的启示
■她送儿子上耶鲁大学
■孔子告诉我们些什么?
■伟人成才的奥秘
■我爸爸妈妈说……
■少年大学生——施展
■学与不学大不相同
■台球“神童”带给我们的启示
■家长不宜炫耀“孩子好”
■教孩子知法懂法守法
■女儿与动画片
■教子勿强制
■培养孩子与“吃苦”
■孩子有知心话愿意对谁讲?
■孩子聪明的关键是教育
■读书与“数字三”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中小学生午睡好
■写给同龄人
■从学骑车想到的
■成材需读书
■帮助孩子调好人生基色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潜能开发
■“少年文学家”杜影
■“无师自通”的小诗人—田晓菲
■连续跳级的孙沁莹
■白居易所受的早期教育
■给各位博友的信
■13岁考上“国防科大”的那威
■ 什么最重要?
■帮孩子提高eq能力
■谈孩子学习的“最佳期”
■什么是早期教育
■知识分子家庭的早慧儿—吴燕
■欧阳修学写短文
■刘亦婷为什么能到“哈佛”读书?
■六岁学高中功课的刘小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