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转发:骑行味道(20)江苏(五)苏州

标签:
哈成骑行味道20江苏(五)苏州美食藏书羊肉面美食 |
分类: 体验之味 |
哈成
苏州
上午从无锡出发,经运河西路转312国道,沿途没经过村镇,下午到达苏州市,共骑行69公里,路况较好,适合骑行。
苏州老城古朴,秀丽,在老城区,几乎见不到高楼大厦,据说为了保护古城区的氛围,整体规划中提出,老区所有建筑不得高于北寺塔。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6/1372228737.jpg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6/1372228753.jpg
看苏州古城,不可以不逛平江路,平江路是一条有800年历史的经典水巷,沿河成路,河上行走的是摇橹船,路上仅可过黄包车。故有同一路上,“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典型的水乡特色。
小桥,流水,人家,昆曲以及号称吴侬软语的苏州话,这些构成了平江路两侧生动的风景,可爱、清纯、水灵。阳光下的平江路充满了小清新的气质,并且更偏于温婉,和扬州杨柳的妩媚稍有不同。平江路的两侧巷子间藏着一些颇有特色的小店、咖啡馆、书店、老院子,逛累了,饮杯咖啡,听听鸟鸣,寄一份“慢递明信片”,有一种很悠然的惬意。
平江路的一端就是苏州著名的园林拙政园。拙政秀、妙,不同于颐和园、避暑山庄的皇家威严,这里有文人雅士的儒生气质,有水的温柔,有山石的淡雅,也有树的自然与活力。借景的设计将三里外的北寺塔如同园内景观一般“移入”园中,复廊中的镂空窗将景致透漏成散淡疏朗的画面,还有那如同坐船般的楼阁,让人不禁要用“妙”字发出惊叹。
与拙政园一墙之隔的苏州博物馆也值得一去,除了展品,建筑布局也很有特点,一部分院落借景拙政园,片石山景、木质苏派民居和山水院落都体现了苏州景致特色。
离拙政园不远就是苏州著名的商业美食街观前街。松鹤楼的松鼠桂鱼、碧螺虾仁,得月楼的响油鳝糊,采芝斋的枣泥糕和粽子,绿杨的馄饨,都在那一带可以尝到。不过由于我这次骑经苏州顺便访老友,骑行这么久,终于找到点儿家的感觉,不想吃外面的饭了,于是选择在家烹制大餐。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6/1372228839.jpg
骑行路上难得找到在家做菜的感觉
在外就餐只品尝了苏州以外难以尝到的藏书羊肉面。老板介绍藏书羊肉名称来源,是一位放羊童喜欢读书,而家中长者认为读书无用,不允许他看书,为了学习知识,他把书藏到羊毛中,后来这娃放的羊味道很好,就被叫做藏书羊肉。但这只是民间传说的其中一个版本,关于藏书羊肉的来源还有好多种说法,有一种认为因发源于藏书镇(木渎)而得名的版本也比较流行。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6/1372228777.jpg
藏书羊肉面
藏书羊肉面用了细的机器面,很像挂面,在羊汤里煮熟很进味儿,加上葱花增加清淡的感觉。藏书羊肉据说取两岁山羊的肉在木桶中煮制的,软硬适中,肥瘦得当,不柴不腻。白切羊肉增加汤的厚重感,吃完面再喝汤,让胃多些层次感。感觉很像老妈做的葱花香油挂面,清淡适口而有料。
转天,骑行到苏州周边吴江区的黎里古镇去转了转。黎里在江南古镇中修复开发较晚,不太闻名,但因而更显古韵清幽。据介绍,黎里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年前,到唐代时仍为村落,南宋时成为集市,明代弘治年间升格为江南大镇。这里还因是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的故里及南社发起地而闻名。古镇水系纵横,老建筑错落,在水畔看见独特的“船屋”。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6/1372228808.jpg
船屋
从黎里回到苏州古城时,太阳渐落,看见平江河上忙碌一天的乌篷船停靠在了岸边;身穿素衣、边唱边摇船的“苏女”也都落桨准备回家,时不时还哼两句歌调;这时,飘来阵阵饭香,传来阵阵炒菜的声音……苏州的一天即将结束,而生活才刚刚开始……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