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河南(下)

标签:
骑行味道4河南美食(下)哈成南阳信阳 |
分类: 体验之味 |
安阳 汴梁 南阳 信阳 串联 历史足迹
殷商 大周 曹魏北宋 烩焖 诸朝味道(下)
从许昌出发,上311国道,路过颍阳、襄城,在242省道拐进平顶山。应国的遗迹、鹰城的来源早已无法寻觅,目前展现在眼前的就只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1592.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鲁山热干面
平顶山向西骑行,路过鲁山县,在这里开始可以感受到地域的过度与味道的渐变,由一碗热干面而起。
一直以为只有湖北才有热干面,没想到骑到平顶山的鲁山县也是满街的热干面……只是鲁山的热干面并不算干,麻酱味儿也不浓,虽然面是够硬够劲儿了……
再往南骑,过了南阳市的唐河县和桐柏县,再尝热干面,已经比鲁山的热干面更接近记忆中武汉的味道了,尤其是麻酱的味道渐浓。不过,较之武汉的热干面,感觉更干、味更浓。看来在两省交界处,小吃是随着距离逐渐变化的,而差异则反应了当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1675.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南阳热干面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南阳以有卧龙岗而闻名,不过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南阳是陕、豫交汇处,这里的饮食与文化一样,经常融合各地特色,有些外来菜品也实现了本土化的改良。比如南阳的大盘鸡,汤多,菜多,面条偏软,这就颇具河南烩面的筋骨。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1795.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南阳的草堂与大盘鸡
到了南阳以南的唐河,大盘鸡则有点儿西北的面貌了,汤少了,不过也仍然有河南的精髓,就是采用焖的手法,将肉汁浸透土豆和鸡肉中,就像河南焖面和蒸面一样,很入味,也很酥软带劲。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1870.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唐河大盘鸡
另一道好吃的焖菜是在从唐河再往南骑的桐柏县尝到的——黄焖白条鱼。河南人很擅长用焖的手法做菜。黄焖白条鱼是事先将鱼炸至八成熟,再放入用葱、姜、蒜、花椒和辣椒炝好的锅中,加水,盖盖儿直至全熟。焖好的鱼干瘪些,但更紧实,鱼不烂却内部很入味,这是炒、烧所没有的味道。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1952.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黄焖白条鱼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2073.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炒烩面
上午从桐柏出发,沿312国道向东,路过月河、淮河、游河三镇,到达107国道与312国道交叉口,转走107国道,下午进入信阳市区。
在信阳可以吃到“炒烩面”,不知道这是不是也是从河南“汤吃面”向湖北的“干吃面”的一种过渡。信阳汽车站东300米处有一家清真谢记烩面馆,根据肉量多少,一份炒烩面价格15—20元不等。香辣口味,炝锅炒菜的汤颜色和味道都很浓,辣、咸味似乎都比之前吃的浓;菜主要是白菜、蒜薹和青椒,牛肉并没有用炖肉或酱牛肉,而是腊牛肉,十分浓郁入味。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2128.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信阳板栗
处于南北方交界线淮河处的信阳,适合种植板栗。信阳的板栗名不虚传,皮薄肉厚,干面而甜。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2210.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信阳酥饼
信阳酥饼,酥而脆甜,有点儿像桃酥和烧饼的结合体,干燥易于携带,是不错的“干粮”,适合骑行路上充饥。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1/1358932254.jpg河南(下)" TITLE="编后转发:骑行味道4
豫鄂交界处的红叶山景
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