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后转发:骑行味道(13)安徽(二)宏村

(2013-06-27 00:17:36)
标签:

哈成

骑行味道13

安徽(二)

宏村

美食

分类: 体验之味
安徽:黄山 宏村 安庆 合肥
翰墨茶香里穿越古徽州(二)

 

哈成 文/图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6174209.jpg

  宏村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6174307.jpg 

    2013年的第一天,我将宏村的清幽淡雅送给自己,让自己记住这个不一样的元旦、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自己。

  上午从黄山市屯溪老街出发,顺省道103至休宁县,走省道326过齐云山,到渔亭镇,转省道218,路过黟县,骑行70公里,下午进入宏村景区。

    路过黟县时,在河两岸,已然一派江南水乡的感觉,阳光照在徽派建筑上倒映在水中,很灵气。在河两旁,还有不少狭长的小巷,居民进进出出,买菜做饭,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原生态的气氛。黟县地处宏村、西递和南屏三角区的中心,顺着河过桥直走便是宏村,交通方便,所以俨然向旅游集散地发展了。

  在宏村,经常可以看见一种叫“火桶”的取暖的特殊的凳子。在赣皖交界的大畈村也见到过火桶,但多是单人使用的火桶,宏村的火桶更大一些,一般是放在屋里的。凳子下面加上炭桶,使用时在桶内加入炭火,挡上隔网,坐在火桶上,把脚放在下面烤火,下半身都很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的。在宏村常常能看到一家人围坐在火桶上,边聊天边嗑瓜子边取暖。

  夜晚访古巷。带着头灯,在狭长的古巷里摸索前行,左侧是便于每家灭火用的水道(宏村古老的消防系统十分闻名),偶尔传出潺潺的流水声,像清脆的音乐点缀着夜的宁静。抬头望天,夜空被紧凑的封火墙与石壁夹成一条线,狭窄的天空中则布满了闪烁的繁星,附和着水的音乐,构成了一首淡雅的协奏曲。

  穿过拱券,向前走出小巷,便来到了南湖,一条笔直的小路从中穿过,一座小桥站在湖心,抬头望天,满天的繁星,和远处映在湖里的灯光遥相呼应。时不时有情侣打着手电走过,边聊天边欣赏着这湖面与繁星构成的安宁。喜欢这片星空……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6174346.jpg

五加皮炒蛋

  白天的宏村要热闹不少,商业街上卖茶叶、雕刻、砚台之类的居多。去寻找些有当地特色的吃食,发现了这道五加皮炒蛋。

  这里说的五加皮不是入中药用的五加皮,那个其实用的是五加皮的根,也常用来泡酒,做五加皮酒。这里用的是五加皮的嫩叶,是当作野菜来吃的。炒鸡蛋时把野菜切碎混在鸡蛋中,下锅爆炒,感觉有点儿香椿摊鸡蛋的意思,但没香椿味道浓,又似乎混合了些油菜的口感。个人感觉和小时候吃的野菜味道不同,记忆中的野菜野味很足,而宏村人常吃的野菜五加皮更加清爽。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6174412.jpg

  在宏村近月沼处,有一个酒坊,卖各种自酿酒,用大瓷坛装盛,按斤卖。客人购买后用木桶装,木桶分半斤和一斤两种。喜欢品酒的人可以考虑,但价格比黄山屯溪老街的酒坊稍贵些。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6174388.jpg

宏村老树

  行走在宏村里,水韵灵动。宏村是不缺水的,大到南湖月沼,小到街边水渠,水流动在各个角落。在水波的衬托下,徽派民居多了一份灵气,再加上蓝天、远山、枯树、小桥的配合,一幅自然的归园田居图出炉,清幽淡雅。身处其中,还真有点儿“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快。

  宏村村口两颗老树是村里红白两事离不开的主角,也是依照风水说构建的牛形乡村的牛角,它们至今依然站在村口,似乎就是在向游客诉说:虽然宏村被开发成景点,当地人逐渐开放,但就如景点名称一样,这里是个乡村,这里的人们依旧过着乡村般的生活,包括观念、习惯、气质,这些从未改变。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6174442.jpg

制作御膳饼

  宏村还有一样吃食很流行——御膳饼。御膳饼和摊山东大煎饼方法一样,都是在旋转的热铁板上倒入面糊,只是御膳饼是用板栗、红枣、紫米、南瓜和腰果磨成的粉制成糊状,然后分别倒在铁板上制成。口感酥脆,饼皮薄,五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微甜,很香,适合边逛边吃。至于为何叫御膳饼,我猜或许是栗子面在古代是御膳房喜欢的材料吧……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80072.jpg

黄山屯溪老街洋溢着书卷气 黄山雾淞如淡彩水墨画

 

五城—歙县—黄山

  进入安徽界后,走220省道,过岭南镇后马上会翻过一座山,盘山路上下坡大概20公里,路过五城镇后路况很好,骑行71公里,下午进入黄山市老街。

到黄山市前路过五城,五城的米酒就豆干很有特色。尝过孝感和南昌的米酒,和安徽五城的比起来似乎就淡多了。或许是农家手工酿造的原因吧,五城的米酒颜色稍深,不含米粒,甜味较绵,酒精味儿更浓一些。当地人喜欢就着豆干吃,很有味儿!农家卖的豆干,也称茶干,有两种口味——五香和麻辣,8块钱一斤。老板介绍农家豆干的做法:先用白布把切成小块儿的老豆腐包起来,摆进海绵的格子里,然后一起放进机器中压成干,再下锅用酱油卤,就成了,喜欢什么口味可以凉拌时再加入作料。似乎并没有放茶汁,有人说是因颜色接近茶色而得名,也有人说是因为可配饮茶的小食。这种豆干口感很结实,有嚼头儿,确实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以作为骑行路上的干粮。

   黄山的屯溪老街不老,街两旁建筑翻修得较新但并不缺韵味,这里有满街的安徽特色小吃、极具个性的小店、砚台茶叶等拥有文化内涵的产品,从夕阳西下的一抹余晖中望去,似乎比新城区更有活力。

  徽派风格的木雕、砖雕、石雕,狭窄但经历过岁月洗刷的民居和小巷,弥漫在街道两旁的书乡气质,还有个别区别于其他古巷古城的小吃,体现着这条老街和其他古街的不同。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811.jpg

毛豆腐

  毛豆腐,分虎皮毛豆腐和兔毛毛豆腐两种。前者得名于油炸后表面的虎皮条纹,后者豆腐表面较白。尝起来表面酥脆,还有些毛茸茸的感觉,不含渣,很软,里面很面,好像有点儿奶酪的味道,又有点儿像老豆腐的卤味儿。抹上辣椒酱提味儿,着实不错。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840.jpg

  黄山烧饼,在黄山老街周围有很多卖这种烧饼的小摊。烧饼分咸和甜两种,咸的是肉馅儿,甜的是豆沙馅儿,特色不是很鲜明。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862.jpg

臭豆腐

  黄山臭豆腐,外面炸得酥脆,里面软嫩。黄山的臭豆腐和毛豆腐有点儿像,里面的老豆腐味道很浓,并且都是煎熟的,而不是炸熟的,臭豆腐表面没有毛豆腐毛茸茸的感觉,且韧劲儿更足,加上辣椒、蒜水后,越嚼越香……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888.jpg

  徽墨酥,有两点我很喜欢:一是外形,长方体的形状很像墨锭,颜色也是磨砂乌黑的感觉,很文气;二是味道,酥软,入口即化,甜但并不腻,也不粘牙,还有很浓的余香。无论外形还是口味,都很有书乡的古典淡雅的感觉。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926.jpg

  益寿糕,有点儿像花生酥,不同的是,花生酥里花生味儿占主导,而益寿糕里面粉的口感占主体,且嚼起来更脆更硬。在益寿糕里,口味都很混搭,比如甜和咸、花生和黑芝麻。益寿糕属安徽糕点,不是黄山独有,不过在黄山老街上尝到的益寿糕口感不错。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942.jpg

徽州炒面

  徽州炒面,用豆角、青椒、鸡蛋炒的细面条,干且进味儿,有点儿像河南的焖面,应该是用大火炒制的,加入酱油、盐、味精调色调味儿,有点儿老爸做的焖饼的味道,不错!

  在黄山市老街上,发现一家自酿酒的小屋,都是老板用陶缸自己酿造的,有米酒、猕猴桃酒、荔枝酒、青梅酒、桂花酒等很多种,可以按斤称带走,也可以按碗买坐下品尝。下着毛毛细雨,走在老街主路上,偶尔穿过枝杈小巷,坐下品一碗自酿酒,闲适!

  在等待登黄山的间隙里,去了一趟歙县。歙县和平遥、丽江、阆中并称保存最完整的四大古城。较之丽江的酒吧街、平遥的游览商业步行街,歙县似乎更原生态一些,满街都是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他们在一座有围城的县城里,继续着从祖上传承下来的生活,这里的建制很完整,有学校、医院、商店等,是一个以民居为主的生活圈。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79976.jpg

歙县

  在歙县走在雨巷里,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一条灰暗色调、狭窄但又不失韵味的古巷,还有偶尔撑着伞走过的行人,这些画面让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情景很相似,只是诗中有些压抑,而我比较惬意。

http://www.cnfood.cn/infouploadimg/1304/1365580089.jpg

黄山晴雪令人陶醉

  在黄山脚下盼了两天,黄山终于下雪了,可以领略到雪中黄山的美景。最令人叹服的是雪松,在一条条蜿蜒的白色石阶小路旁,一排排生长在石缝中,大风大雪吹打着松树,冰水流淌并冻结在每一根松针上,雪松屹立更显雪景“悠扬”。下雪的黄山,怪石陡山在白色的衬托下显示出一种朦胧美。淡雅的色调就像古代水墨山水画,再加上云雾缭绕的山峰、顺风飘落的雪花,还有囤积在石头和道路上的落雪,不用过分修饰,便能够诉说一种超脱的意境。

系列文章:

骑行味道1 河北

骑行味道2 河南(上)

骑行味道3 河南(中)

骑行味道4 河南(下)

骑行味道5 湖北(上)

骑行味道6 湖北(中)

骑行味道8 湖北(下

骑行味道8 江西(一

骑行味道9:江西(二

骑行味道10:江西(三

骑行味道11:江西(四)

骑行味道13:安徽(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