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13)

赵王司马伦用孙秀之计除掉了他当权路上最大的两个障碍——皇后贾南风和太子司马遹,就此这位皇帝的九叔公大摇大摆的走上了历史的前台,一切都没什么可客气的,前有车,后有辙,司马伦循着自己父亲司马懿和哥哥司马昭的足迹,将一切朝政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他也不会吃独食,大权在握之后,他立马兑现当年的诺言,加封孙秀为中书令,晋封侯爵,并选择了一个大郡作为他这个最得力干将的封地。
曾经杨骏在掌权时,为讨好众人一下子把全天下郡守以上的官员全部晋封为关中侯,而汝南王司马亮掌权时,则一次加封了一千多个侯爵。不过他们要跟司马伦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了,伟大的赵王千岁,一下子就分封了几千个侯爵,他也不管整个大晋国有没有那么多郡县给这些侯爷们做封地,总之先封了再说。虽然如此,一些有识之士还是看出了司马伦如此疯狂的乱杀乱赏,以后一定会落得跟杨骏和司马亮一样的下场,于是他们都纷纷的隐藏自己,不为赵王效力。但不管怎么说,在一通排除异己和大封功臣之后,朝政还是逐渐稳定下来了。
太子司马遹死了,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就成了帝国的头号大事。有相当一部分大臣建议:国家刚刚安定,晋惠帝又只有司马遹一个儿子,国赖长君,不如加封惠帝的亲弟弟淮南王司马允为皇太弟,作为国家的储君。可这件事遭到了赵王司马伦和孙秀的强烈反对,他们知道司马允在禁卫军中的威望非常高,而且作为当今皇帝的一奶同胞,司马允在亲王中也很有地位,如果让这样的一个人做了皇位的继承人,无疑对司马伦的专权会形成极大的威胁。于是在孙秀的谋划下,司马伦力主立太子司马遹的儿子——当时不过几岁的司马臧为皇太孙。晋惠帝一向没有什么主见,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司马臧被立为皇太孙,而赵王司马伦则被任命为太孙太傅,成为了司马臧名义上的师傅。
皇位继承人虽然确立了,但是赵王司马伦与淮南王司马允之间的矛盾却变得越来越深。司马允敏锐的觉察到了司马伦与孙秀的不臣之心,于是他就在牢牢掌握禁卫军的前提下,暗中豢养了许多死士,以备不时之需。而司马伦和孙秀也非常忌惮司马允,总想找机会干掉他。双方就在这样心照不宣的状况下,暗暗的较着劲。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八月,一道加封淮南王司马允为太尉的上谕下发全国。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太尉虽然名义上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但早就是有职无权的闲职,此时让司马允出任太尉,实际上是剥夺了他禁卫军主帅的兵权。
司马允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这是司马伦和孙秀在背后捣的鬼,行!你有千条计,我有老办法。司马允就在家里装病,不接受太尉的任命。他倒是悠闲了,司马伦和孙秀可等不及,孙秀派遣御史刘机逼迫司马允赶快接受诏命,并派人捉拿司马允的部下,对外更是宣称司马允不受皇命,大逆不道。这下可把司马允惹毛了,他看了一下刘机拿来的“诏书”,一下子就认出了是孙秀的笔迹。淮南王勃然大怒立马抓了御史和他手下的人,厉声对身边的人说道:“赵王要让我家破人亡!”,潜台词就是说:“那我也不会让他好过!”
司马允立即率领亲兵卫队七百余人杀出了营帐。一路上,他高呼:“赵王造反了,愿意跟我一起讨贼的把左膀臂露出来!”许多人都很敬重他,于是二话不说就加入了他的队伍。当司马允来到皇宫门前时,已经聚集了大批的人马。依司马允最初的盘算,是想杀入皇宫,先控制住权势,不过尚书左丞王舆紧闭宫门,一时之间很难攻下。司马允遂改变了策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淮南王迅速拉着队伍杀到了赵王司马伦的国相府,一声令下把国相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王司马伦虽然料到司马允不会乖乖就范,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他赵王府也有上万人的亲兵,于是立即集合队伍跟司马允展开了殊死的战斗。但是毕竟司马允手中是国家最精锐的禁卫军,几个回合下来,司马伦的部队伤亡过千,屡战屡败。这个时候,从太子的东宫又杀出了一支部队,太子左率陈徽率领着东宫卫队加入到了司马允的队伍里,赵王司马伦的处境变得越来越不妙了。
司马允列阵在承华门前,用强弓硬弩攒射赵王的军队,司马伦被压的只能躲在大树后面。双方反复激战了三、四个时辰,眼瞅着司马伦的部队就快钉不住了!
此时在皇宫内,陈徽的兄长陈淮正在晋惠帝的身边,外面杀声震天,陈淮暗暗的想要帮司马允一把,就建议晋惠帝派人拿白虎幡出去,让双方停火。其实在当时白虎幡是命令部队开火的旗号,陈淮这样建议,实际上是想利用惠帝的弱智,让部队都以为司马允的军事行动是皇帝授权的。晋惠帝根本看不出这中间的小九九,居然就同意了他的建议。惠帝即刻命司马督护伏胤率四百禁军,拿着白虎幡出宫。
可惜的是陈淮的如意算盘完全变成了弄巧成拙,这个伏胤居然是赵王司马伦的儿子司马虔的密友,在经过门下省时,司马虔拦住了他,并赌咒发誓,只要伏胤帮助他们父子逃过这一劫,他们就跟他共享荣华富贵。伏胤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司马虔,并顺势将一份空白诏书揣在怀里,带着手下就来到了司马允的军前。他一手举着皇帝的白虎幡,一手拿着那份空诏书,诈称皇帝有助淮南王的诏命。年轻的司马允居然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失去了最起码的警惕,他竟然让伏胤一行进入了他的军阵,并亲自走下战车,准备接圣旨。可当他看清楚伏胤的手中是一把明晃晃的钢刀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伏胤手起刀落,淮南王人头落地,这位二十九岁的亲王就在将要改变历史的那一刻窝窝囊囊的死了!
就在众人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伏胤马上命令部下将司马允的三个儿子一并杀死。司马允军失了主帅,瞬间土崩瓦解,赵王司马伦反败为胜,死中得活。
缓过劲来的司马伦立即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他把平日里与司马允有关系的人等全部诛杀,整个洛阳城陷入一片血海之中,前后被处死的人有数千之多。
主子司马伦杀人,奴才孙秀自然也不能落后,他早就对两个人怀恨在心,司马允的死给了他最好的报复机会!
重点推荐
连载: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
刀锋上的帝国——闲话两晋南北朝
推荐文章
不要错过看似不美的璞玉
“月下老人”传说中关于婚恋的三个启示
当皇帝的“老丈人”风险有多大?
拥有非凡人生的四个“遗腹子”
“捧着金饭碗饿死”的古人是哪位
三国时代最后的名将对决
把豺狼造就成开国皇帝的女人
西汉初年那一场未遂的弑君大案
死在“大嘴巴”上的父子两代名将
将宰相变成高危人群的皇帝是哪位
被历代文人追忆最多的败军之将是谁
战国时代哪个国家因人才流失过多而灭亡
谁是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贵的状元
元宵节:属于中国人的狂欢节和情人节
除了“坐怀不乱”,我们还能怎么做?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
一个谎言引发的惊天巨祸
“雷池”为什么不能“越”
丘吉尔一生的两次“拉链门”事件
淫乱的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叔孙通:我才是孔子的好学生
止谤《百家讲坛》将亡文并序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羊倌?
吴起:一生都为婚姻所累的战神
《大秦帝国》:商鞅为何要三试秦孝公
刘邦与吕后的博弈人生
从英明仁圣到酗酒嗜杀的魔王皇帝
改变人类历史的四次“意外”
配角关羽是如何夺了武圣之位的? 《三国演义》中能够指点人生的五句名言
谁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病大虫”
“病大虫”就是“病老虎”吗?
苏东坡与“妻管严”和“老夫少妻”的流传 上帝之鞭——草原帝国三次横扫世界之谜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悲情英雄
“纸圣”蔡伦的权宦生涯
尉迟敬德:门神原来是情圣
拿破仑是被“蜘蛛”打败的吗?
中国历史上最洒脱的抑郁症患者
李斯:都是老鼠惹得祸
北京奥运会不可忘却的十大人物
同是削藩,为何汉景帝与建文帝一成一败?
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十句遗言
靠“拳头”搏得状元的北宋名臣
从“凿壁偷光”到“偷盗土地”的神童
中国历史上最侠肝义胆的诬告陷害者
被“坐皇帝”千刀万剐的“立皇帝”刘瑾
“娘子军”统帅的风云一生
“相亲”还是“不相亲”这是个问题
历史上的和珅到底有多大权力
元帝国是亡于一次成功的治水工程吗?
不看《赤壁》的八大理由
异姓封王的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河南籍名相(一)
被从历史中抹去的人类史上唯一的女教皇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河南籍名相(二)
同为女王命运却截然相反的两姐妹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次战争(一)
让整个欧洲都为她而战的女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次战争(二)
缔造中国最伟大盛世的两位“穷”宰相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死对头
撼动大树的蚍蜉——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们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河南籍名将
国家危难之时不可忘却的十句名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无敌之师
中国古代十大英年早逝的“愤青”
春秋时代最乱伦家庭的人伦悲歌
统治日本二百余年的八句家训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的“非美丽”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