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娘子军平阳公主隋朝唐朝柴绍娘子关 |
分类: 读史杂记 |

公元617年五月,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起兵反隋。此时的大隋已是狼烟动地,豪雄并起。作为大隋朝的重臣、隋炀帝的表兄,李渊起兵打的是南下救援隋炀帝的旗号,不过这种掩耳盗铃的方法根本骗不了人,因为谁都知道隋炀帝此时身在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而李渊行军的路线却是直指隋朝的首都长安的。孤注一掷的李渊知道自己的反叛会让留在长安的家眷凶多吉少,但是他相信他那生来就巾帼不让须眉的三女儿和出身将门的三女婿一定会化险为夷,逃出险境。
此时的长安城内,形势异常紧张,李渊的三女婿柴绍和他的夫人——李家的三小姐正在商量事情,虽然很难开口,但柴绍还是对自己的妻子说:“尊公将以兵清京师,我欲往,恐不能偕,奈何?”李氏毫不犹豫的对自己的丈夫说:“公行矣,我自以为计。”尽管柴绍对妻子的刚毅和果敢早有了解,但在这危急存亡之时,妻子能如此从容的让他先走,柴绍还是没有想到,他说不出什么来,只能让妻子保重,然后一个人偷偷的逃出了长安城,到太原投奔他岳父李渊去了。留在长安的李氏并没有坐以待毙,她趁着局势混乱的机会,女扮男装跑出了长安。
逃出京城后,李氏并没有往太原投奔自己的父亲,而是径直来到鄠(音户)县李家庄园。在那里李氏散尽家财,招募四方的勇士,迅速的拉起了一支队伍,与父亲李渊的军队相互呼应。
当时的关中地区群盗蜂起,李氏派家僮马三宝等人去联络他们,收服了许多人马,一时实力大增,成为了隋朝关中守军的眼中钉。隋朝留守在长安的军队屡次对李氏进行征讨,结果都被她打败。她还派出部将接连攻下了鄠县、盩厔(音周至)、武功、始平等数座城池。尽管乱世中招募的军队大多是一些亡命之徒,但李氏却“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得到了周边百姓的拥护,许多人都投奔到她的麾下,而她手下的那些悍将们也非常的敬佩她,十分听从她的调遣,大家都尊称她为“李娘子”,把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
到了李渊率领着军队渡过黄河进入关中时,他欣喜的看到自己的女儿已经为自己打下了许多的州县,在女儿的身后是号令严明的七万大军。李渊非常的高兴,他让三女婿柴绍领着数百人到华阴去迎接李氏。
夫妻重逢自是悲喜交加,但紧急的军情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温存,李氏即刻率领着一万精兵来到了渭北,跟自己的二哥李世民合兵,他们的兵锋直指隋朝的西京长安。
公元617年11月,长安被攻克。第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唐王朝。为了表彰三女儿的开国之功,李渊封她为平阳公主,赏赐给她的东西远远超过其他的公主。之后的平阳公主曾驻守过苇泽关——那里是进入李家的大本营山西的咽喉要道,也正是由于平阳公主与自己的娘子军曾驻守过的缘故,从那之后,苇泽关就更名为娘子关。
公元623年,平阳公主薨,将要下葬的时候,李渊特别要求要用鼓吹、班剑、虎贲甲卒为自己的女儿送葬,管理皇家礼仪的太常奏道:“自古妇人下葬没有用鼓吹的。”李渊说道:“鼓吹是军乐。朕的女儿统帅千军万马,驰骋疆场,自古以来的妇人有过吗?朕看可以用。”于是,李渊就用军礼下葬了平阳公主,以表彰她的不世战功。
******************************************************
历史没有留下这位女中豪杰的名字,也没有留下她的死因。似乎从她被封为平阳公主的那一刻起,关于她的记载就消失了,在后来唐王朝一系列的战争中,再没有出现过她的名字。关于她的最后记载就是那与众不同的葬礼,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能只有她一个女性被以军礼下葬。知女莫若父,李渊知道女儿一生的辉煌都是在军乐中铸成的,他要用这隆隆的军乐送女儿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