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赤壁》的八大理由

标签:
影评《赤壁》吴宇森导演周瑜中国理由娱乐 |
理由一:挂羊头卖狗肉的三国故事
毋庸质疑,中国人对三国故事的情有独钟是超越时空的,以三国故事为卖点永远都会有市场,但可惜的是《赤壁》却将重点放在了曹操、周瑜、小乔三人之间没来由的暧昧关系上,真可以说是开了几百年来三国故事的先河,它打着赤壁大战的羊头,卖的是艳情的狗肉!
理由二:卡通的人物造型
一看到《赤壁》主要角色的定妆照,我的脑中就浮现出了日本漫画,尤其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形象,简直就让我觉得似乎拍的是一部卡通片!
理由三:难以让人认可的人物形象
当年央视版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开播之前,曾做过一个访谈节目,剧中的主角皆以古装扮相出场,只是那么一亮相,就让人觉得仿佛回到了一千年前的三国时代,在观众的眼中,没有孙彦军、鲍国安、唐国强,只有刘备、曹操、诸葛亮。而如今的《赤壁》,从人物扮相上,我看到的还是熟识的梁朝伟、金城武、林志玲,所不同的只是换了一套新行头罢了,根本让你联想不到当年的三国人物!
理由四:让人大跌眼镜的剧情
当年的孔明可能想不到,他只是为了激怒周瑜而将曹植《铜雀台赋》中“连二桥于东西兮”改为“揽二乔于东南”的鬼话,居然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由《赤壁》的编剧把他编成了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两个心怀天下的大英雄真的变成了为了一个美女而战的“狗熊”!
理由五:缺失的精神内涵
这是近几年来大片的通病,从《赤壁》前期的宣传来看,它也走的是老路。从主创人员的只言片语中,可以明显感到该片根本没有触及三国的精神内涵,仍然是一群熟练的影视加工工人按照固有模式做的一部片子而已,仅是规模较以往更大了些罢了。
理由六:荒诞的英雄“人性化”
近几年来,影视作品似乎特别喜欢将英雄“人性化”。吴宇森导演也说要把三国人物拍的更“人性化”。恕我学疏才浅,我窃以为现在的所说的“人性化”,就是把英雄演的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在百忙之中谈个恋爱、泡个小蜜什么的,甚至还会玩新潮的三角恋等等。
诚然英雄确实也有七情六欲,甚至有时比普通人的还要多的多,但英雄之所以留在我们的历史记忆里,是因为他们与众人不同的地方。如果不去演绎他们闪光的地方,而非要让他们回归“人性”,那英雄的戏也就可以不用看了!
理由七:偏执的国际化
吴宇森导演一再强调一个“世界性”的三国,所以为了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就必须对情节进行与国际接轨的变动。于是就不可避免的要加入一些洋玩意。但是我始终坚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味的迎合,是不会真正赢得国际的认可的,只会让做出来的东西,中不中,洋不洋!
理由八:言过其实的过度宣传
这是个通病,之前就是因为抵不住各种天花乱坠的宣传,才去看的《无极》、《英雄》,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面对“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式的肉麻宣传,只会让人觉得言过其实!
其实我也无意对这样一部付出那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甚至生命的影片进行指责,也明白如果这样一部耗资巨大的影片票房失败会对中国的电影产生怎样的影响,可若是它侥幸成功了,那么今后中国的电影人还会继续这样的豪赌,而且会加入更多的筹码,那将会输掉中国电影的明天!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