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历代文人追忆最多的败军之将是谁

(2009-02-11 21:06:40)
标签:

历史

匈奴单于

李广

龙城

飞将军

出塞

王昌龄

文化

分类: 读史杂记

被历代文人追忆最多的败军之将是谁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流传千年而不衰。诗中怀念的龙城飞将就是汉代赫赫有名的飞将军——李广。非唯王昌龄,历代的文人多有诗作赞颂、怀念这位李将军,甚至每到边疆起战事时,人们都会不由的想起他,禁不住叹道:“若飞将军在就好了。”他俨然成了古人心目中震撼外敌的军神。但真实的历史却并非如此,李广不但战功并不显赫,甚至在他一生最重要的几次战役中屡遭败绩,最终因失期未致而含恨自杀。

    李广是将门之后,家族以善射闻名。汉文帝时,匈奴进犯,李广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入到抵御外敌的军队中。由于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李广被封为中郎。他曾经跟随汉文帝出行,冲锋陷阵,抵御敌军,徒手格杀猛兽,勇冠三军,连汉文帝都叹道:“如果你生在高祖争天下之时,就算是受封万户侯又有什么难的!”

    汉景帝时,中央为了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开始削藩,招致了吴楚七国的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李广跟随着大将军周亚夫平定叛乱。在梁国的昌邑李广斩将夺旗,威震敌胆,梁王非常的欣赏他,就私下赐给了他将军印绶,这可是违背汉律的行为。也因此李广虽然立了大功,却没有得到赏赐。

    之后,李广先后出任了边境各郡的郡守,皆以力战闻名,在当时汉朝对匈奴采取守势的年代里,李广的军队最让匈奴头痛,不过由于只能防御作战,李广始终无法象古来的名将那样成就一番大功业。

    不过历史没有让李广等太久,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执掌了汉朝的大权,他就是汉武帝刘彻——一个发誓要洗雪耻辱,击败匈奴的少年英主。武帝独掌朝政之后,立即将威名远扬的李广从护卫宫廷的禁军将领调任边关,年近半百的李广终于可以率领军队主动出击了。但可惜的是,他第一次出征就以惨败而告终。

    公元前129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匈奴单于知道他的部队来了,就集结了优势兵力把他团团围住,李广苦战多日,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连自己也被俘虏了。但是匈奴似乎有点小看了这位老将,一个没留神,李广将一个匈奴小将打下马来,抢了他的弓箭、马匹,飞马逃奔汉营。匈奴人紧追不舍,李广也不慌乱,用缴获的弓箭射杀匈奴人。只见弓弦响处,追兵纷纷落马,李广才得以逃回汉营。由于伤亡太大,自己又曾被俘虏,他被判为死刑,好在当时可以用钱赎罪,李广交了罚金,被废为庶人。

    几年后,朝廷再次起用李广,让他出任边境地区右北平的太守。匈奴听说李广驻守右北平,都不敢来进犯,并畏惧的称他为“飞将军”。

    公元前123年,李广再次得到出征的机会,可是这一回他又比较倒霉,其他将领大都立了战功,可他却没有碰到什么敌人,无功而返。两年后,李广又一次跟随着大将军卫青出征,这一回他遇到了匈奴人的主力,可是他的友军张骞却没有能够按时到达,他的四千骑兵被匈奴的四万大军重重围困,战士们用弓箭射杀了大量的敌军,但是敌我相差过于悬殊,战士们的箭就快要射完了,汉军几乎陷入了绝境,但李广并没有慌乱,他让士兵们围成一个圆阵,将弓拉满不急于发射,而他则专挑敌军中的将领射杀,一连数箭,射死了匈奴军多位副将,一下子震住了敌人,稳定了军心。士兵见主帅如此镇定,也忘记了害怕。双方血战了两日,终于等到了张骞的援军,李广遂死里逃生。尽管,这一战是因为张骞的失期所造成,可李广也因为伤亡惨重而未得到任何封赏。

    时间长了,连汉武帝、卫青等西汉决策层也认为李广是个时运不济的人,加之年岁已大,就没有在之后出击匈奴的战役中征召过他。可一心想建功立业的李广却一次又一次的上书朝廷,希望带兵出征。没有办法,武帝最终同意了李广的请求。

    公元前119年,年逾花甲的李广被封为前将军,最后一次踏上了征程。这一回,他作为前锋主力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匈奴单于的主力。这本是一个可以一战成名的机会,但汉军统帅卫青却突然将李广的军队调到右翼,而让中将军公孙敖和自己一起迎击匈奴单于。原来,卫青在出征前,接到汉武帝的密旨,让他一定不要让时运不济又年老体衰的李广与单于对战,另外,卫青也有自己的私心,好友公孙敖因犯法失去了侯爵,他希望公孙敖能在和单于的对战中立功,重新封侯。但这可害了李广,由于临时的调动,让他走了不熟悉的道路,以致仗都打完了,他的部队才姗姗来迟。为了向朝廷上报失期的情况,卫青让自己的长史拿着酒肉犒赏李广的军队,并让李广到他的幕府去说明情况。可一肚子火的李广却没理会他。卫青毕竟是三军统帅,他又一次让长史去召李广,这一回言词十分严厉。

    倔强的老将军绝望了,他知道他再也不会有机会了,他流着泪对下属说:“失期不致,这完全是我的责任,与你们无关。我自与匈奴作战以来,大小七十余战。如今有机会跟随大将军出征,本想与匈奴单于决一死战,可大将军偏要我迂回绕道,以致迷路失期,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已经六十多岁了,不能让那些小吏们审讯我!”说罢,老将军横刀自杀。当此之时,军中将士无不流泪,而得知李将军死讯的人,无论与他是否熟识,都悲痛流涕,一代名将就这样凄惨的死去了。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

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

                                   ——唐 温庭筠《伤温德彝》 

 

    李广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悲剧,他的悲惨不在于没有机会,而在于有了机会却无法把握,并且导致这种结局的原因也不是因为他能力的不足。我们感叹项羽,起码还可以找一找他自身的缺陷;感叹关羽,还可以指责孙权的背信弃义;感叹岳飞,可以指责宋高宗和秦桧的歹毒;感叹袁崇焕,可以归咎于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和愚蠢。但李广的悲剧,我们能归罪于谁呢?古来名将不能成就大功,无非是君主昏聩,奸臣当道,国力不足等原因,可李广所处的时代却不存在这些情况,他遇到的君主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雄主,当权的卫青、霍去病等人又都是不世出的大将,国家政治重心也是放在开拓疆土上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将军梦寐以求的时代,可偏偏在这样一个时代,有口皆碑的名将李广却一败再败,徒劳无功,最后落的一个引咎自杀的下场,确实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也正是如此,历代的文人常为他鸣不平,越是找不到原因,越怀念他,越想讴歌,终使他的大名流传后世,成为了古来名将的代表人物之一。

 

骄虏初南下,烟尘暗国中。独召李将军,夜开甘泉宫。

一身许明主,万里总元戎。霜甲卧不暖,夜半闻边风。

胡天早飞雪,荒徼多转蓬。寒云覆水重,秋气连海空。

金鞍谁家子,上马鸣角弓。自是幽并客,非论爱立功。

                                    ——薛奇童塞下曲》

 

重点推荐

连载: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

 

                               推荐文章

 

谁是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贵的状元           元宵节:属于中国人的狂欢节和情人节

除了“坐怀不乱”,我们还能怎么做?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

一个谎言引发的惊天巨祸                  “雷池”为什么不能“越”

丘吉尔一生的两次“拉链门”事件           淫乱的齐桓公为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叔孙通:我才是孔子的好学生               止谤《百家讲坛》将亡文并序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羊倌?               吴起:一生都为婚姻所累的战神

《大秦帝国》:商鞅为何要三试秦孝公        刘邦与吕后的博弈人生

从英明仁圣到酗酒嗜杀的魔王皇帝           改变人类历史的四次“意外”

配角关羽是如何夺了武圣之位的?     《三国演义》中能够指点人生的五句名言

谁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病大虫”          “病大虫”就是“病老虎”吗?

苏东坡与“妻管严”和“老夫少妻”的流传   上帝之鞭——草原帝国三次横扫世界之谜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悲情英雄                “纸圣”蔡伦的权宦生涯

尉迟敬德:门神原来是情圣                 拿破仑是被“蜘蛛”打败的吗?

中国历史上最洒脱的抑郁症患者              李斯:都是老鼠惹得祸

北京奥运会不可忘却的十大人物              同是削藩,为何汉景帝与建文帝一成一败?

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十句遗言            靠“拳头”搏得状元的北宋名臣

从“凿壁偷光”到“偷盗土地”的神童        中国历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十句遗言

被“坐皇帝”千刀万剐的“立皇帝”刘瑾     “娘子军”统帅的风云一生

“相亲”还是“不相亲”这是个问题          历史上的和珅到底有多大权力

元帝国是亡于一次成功的治水工程吗?        不看《赤壁》的八大理由

异姓封王的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河南籍名相(一)

被从历史中抹去的人类史上唯一的女教皇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河南籍名相(二)

同为女王命运却截然相反的两姐妹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次战争(一)

让整个欧洲都为她而战的女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次战争(二)

缔造中国最伟大盛世的两位“穷”宰相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死对头

撼动大树的蚍蜉——改变历史的小人物们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河南籍名将

国家危难之时不可忘却的十句名言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无敌之师

中国古代十大英年早逝的“愤青”            春秋时代最乱伦家庭的人伦悲歌

统治日本二百余年的八句家训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的“非美丽”人生

中国历史上最侠肝义胆的诬告陷害者          拥有非凡人生的四个“遗腹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