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选了好,房地产不能再折腾了
马跃成·铁牛
前几天有个搞建筑设计的年轻人想到澳大利亚留学,向一位前住澳洲领事馆的教育参赞咨询在澳洲移民的可能性。外交官说,自己到澳洲工作七、八年。但是没有看到自己工作的城市有什么变化,澳大利亚的土地和中国差不多,人口却只有两千多万。但是澳大利亚人不爱折腾,虽然人家有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可以折腾,但是人家喜欢平静地生活。
外交官建议年轻人如果搞专业的话,还是在国内发展的余地和空间更大,中国的建筑发展多快呀,即使是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老城区不也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十年就是个天翻地变吗?
中国和国外的情况不同,人口众多就是一个特点,所以不能停止建房子。但是如果为了GDP就拆了建、建了拆,没有房子盼房子,有了住的房子还要投资房子,让房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前些年的发展过程就是教训,房价高的离谱了,人们投资房产有点疯了,开发商玩地产都不想盖房了,倒腾地皮比盖房子都赚钱了,面粉贵过面包了,卖不出去的房子越来越多了,人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子了,捂盘惜售成常态了,官商都成人民公敌了,中央调控也没有人听了。
最后真的经济危机来了,房地产的危机也来了。怎么办,我们需要冷静下来了,思考思考了,房地产业还是要稳步发展吧,再不要大折腾了。作为振兴行业需要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房地产的特点就是民生性与投资性共存,周期长与耗费大同在,牵涉面广与依赖性强都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互相渗透等。
所以房地产的折腾是了不得的事情,这次的教训可是要深刻汲取了。
在成思危发表了“房地产进入十大振兴行业”的言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论,其中反对声震耳欲聋,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人们不想要房子了,不是人们都有房子住了,更不是人们要试与房地产决裂到底。
而是人们担心房地产再次借尸还魂,打着振兴产业的幌子,重新走上过去那种扭曲的道路。
二月二十五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传来消息,有色金属和物流两个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获得中国政府通过。至此,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都已“名花有主”。这十个产业包括,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争议颇多的房地产业,最终未能跻身此列。
这是个好消息,让人们几天的担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房地产不能再折腾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基础、消除误解、理清思路、降低房价、活跃交易、绝地逢生。
中国的房地产业绝对是个有前途的行业,后面还有很多机会,没有进入十大振兴行业,也不是就说明房地产业可有可无了。
一些人可能因为房地产业没有进入十大振兴行业感到失望、沮丧、气愤、痛苦,实在没有必要。房地产过去让人们、让官员惯坏了,总以为房地产就是社会老大的感觉,包括这么多行业里面,有几个企业家能够像地产商那样成为明星般的公众人物,做广告、拍片子、上节目、当代表、做委员。
开发商依靠政府也惯了,遇到困难就总是期待解放军的到来。
尹明善,一个49岁创业,现在70多岁的老人,一个以生产摩托车为主业的企业家。他说,危机来了,民营企业的机会也来了。他的企业战略是,在国外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咱们的摩托车以质优价廉的优势,正好是国外汽车、高档摩托车的替代品。
温总理送给尹明善的一句话是“迎难而上、逆市而上、创新而上。”
相比地产业的市场在国内、市场也是无限大。可以说,难度比尹明善们小多了。
相关博文:
2009.2.9 产业振兴规划这次真的没有房地产
2009.2.7
房地产难成经济振兴的领头羊
2009.2.25
成思危辟谣让人松口气
2009.2.24 房价下降是振兴房地产的关键
2009.2.23 房地产业长期规划不能鼓励投资
2009.2.22 政府救市会把楼市推向深渊
2009.2.20
北京楼市价格战悄然升级
2009.2.19 9070:这个真的没变还是这个可以变
2009.2.18 上海户籍新政让购房入户的幻想破灭
2009.2.17
购房入户不是楼市的救命稻草
2009.2.17
今年两会房地产不会再是最焦点问题
2009.2.17 公积金案件频发的体制思考
2009.2.16 70年房产权凭什么来保证
2009.2.15 楼市的春天什么时候到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