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自由不如一部手机?
文/天涯默客
保定市唐县农民杨小印被包工头非法拘禁在保定市区10天,家人5次报警,当地警员在见到杨小印后却一直不予解救。事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曝光后,11月30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媒体报道,保定市警方组成专案组,对杨小印实施了解救,督察部门也介入调查。(11月30日中国广播网)
又是一起经媒体曝光之后才得以引起重视的事件,读罢这则消息,我想起名人王志丢失手机之后警方的神速反应,虽然时值夜半,但是,王志的手机却依然在几个小时之后物归原主,是的,警方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明为何如此重视一部小小的手机:手机里存有一些不能公开的政府秘密或者什么隐私之类的。但是,普通的盗窃案与人命关天的非法拘禁比较起来,孰重孰轻,不言而喻。难道是杨小印生错了地方,如果他生在北京,是不是最终就不是这样一个结局了?
每一次看到这样因媒体曝光才被重视事件的新闻,胸口总感到有些堵得慌,为什么要在媒体曝光之后才引起某些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什么没有曝光之前就漠然视之呢?为什么一些名人得到了重视,而普通民众就得不到重视呢?难道真是像有些人所说:名人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百姓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咱们换一下位置,假如被非法拘禁的是王志,而丢失手机的是杨小印,媒体会有什么样的报道呢?“警方迅速出动,极短时间内抓获犯罪嫌疑人某某”,而杨小印呢,则只能自认倒霉:谁让我这么不小心呢?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总有这么多的“为什么”,难道我们真的被这一连串的“为什么”击倒而变得麻木不仁了?这些“为什么”的出现、发展以及生生不息的繁衍开来,到底是谁之过?有关部门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们少问几个“为什么”的权利?
杨小印是幸运的,因为他被非法拘禁之后有媒体曝光了,所以,他才在“高度重视”之下恢复了人身自由,那么,我们要问:还有多少没有被媒体曝光的事件呢?还有多少事件等着我们的“有关部门”来“高度重视”呢?如果,什么事情都要媒体来曝光得以解决的话,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又将如何得到保障呢?
在法律面前,我们是不需要杨小印这样的“幸运儿”出现,我们只希望执法者无论对谁,都要公正、公平的执法,不要让一个人的自由连名人的一部手机都不如的现象再度出现了。更不要让我们再生一连串的“为什么”了,这样,我们或许会感到欣慰的。
于08/12/01
既然来了,不妨看看下面的涂鸦:
对腐败猫阿黄的分析
为了保命就去坐牢?
顿生的疑惑
如此“礼让”,甚妙
还有多少民意被“专家”强奸
我只想做个正常人
让《报告文学》死去?
坚决反对财务公开
如此鲁迅,可以死矣
还有多少牢未补,还有多少羊将亡
油价,我们接的什么轨
“禁操办”是个什么东西?
是谁制造了“真正的钉子户”
从北京消协的“牛气”想到的
用掌声送别《百家讲坛》的死去
让“包青天”永远的死去
当“平安”需要拿钱来买的时候
是谁给了“剽客”这张床
天价烤肉,13人吃掉一万八 北大新雕塑:另类的强奸
深圳警方:林书记只是酒后行为不检
我的十月世相小语二
怪事一桩 《现代家庭报》某记者:问问你的良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