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班”能培养什么“女”?(中国教育关键词之154
(2009-04-04 20:54:36)
标签:
淑女武汉科技学院二奶富人真善美校园 |
分类: 中国教育关键词 |
“淑女班”能培养什么“女”?
国学在前些年确实很是没落,甚至什么是中国人的美都不懂了,比如什么超级女声之类,选出来的居然“雌雄莫辨”,或者“梳着爆炸头”,简直是“彻底颠覆传统美的标准”,“那样的女生成为中国青少年的偶像”,确实令人大失所望。于是,一部分高校先后开设“淑女班”。比如,浙江大学开办有“卓越女性培训班”,清华大学也有“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但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并不在名称上遮遮掩掩,“君子坦荡荡”嘛,于是,“50名身材高挑、形象气质颇佳的女生,在经过自荐、推荐、层层考核等环节后脱颖而出”,诞生了该校首个公开命名的“淑女班”。
据说,“淑女班”的创意最早源自该院高职学院副书记袁卫华。可以说,袁书记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因为“淑女班”的教学内容有《论语》、《孟子》,有针黹女红,还要学生会英语会电脑会驾驶,还兼顾了气质塑造与技能培养等。武汉科技学院高职学院院长胡萩莎说,“淑女班”的具体目标是培养“会说话、会写字、会走路”的“真善美”女性,“真善美”的内涵则是“科学研究上求真;道德修养上扬善;艺术才情上唯美”,而“淑女”不仅是指“女子容貌外形佳,美德才是更重要的内容”。
但是,对于这样一件似乎确能宏扬传统、彰显民族特性的“义举”,社会的反响却很不乐观。质疑者毫不客气地说——“淑女班”其实就是为富人准备的“二奶班”。他们摆出的理由有这些:一是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何以单挑美女出来培养?二是国学修养是人人都必须提高的,何以专门善待美女?三是仪表体态美是全体女生所渴望的,何以给部分美女开小灶?四是古代淑女的含义“端庄贤淑、德行无失”,并没有过多的外貌讲究,何以今日之淑女就要有严格的外貌要求?五是一个女孩能不能成为淑女需要的是家庭、社会文化的长期浸淫,何以寄希望于一门课程的开设就培养出淑女?鉴于上述疑问,可知学校的目的并非真在于培养淑女,而是又一种形式的作秀,是在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富人培养备选妻室或二奶,因为这些形象、气质俱佳的女孩本来就在找工作、找婆家上不存在问题,现在经过一番“培养”,一般单位、一般男人就更望尘莫及,只有等待非同一般的单位和非同凡响的男人了。
还真别说,社会的担心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也许最终的结果,“淑女班”的淑女还真都傍了大款。据说,该班多名学员在接受采访时称,“不排除希望通过培训使自己将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和婚恋场上更具竞争力。”还有说得更直接的:“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必要刻意否认,所以我赞成开办这个班。”当然,我们这个社会也应该有这样一种心态,这些美女果真能进入非同一般的单位或嫁给非同凡响的男人,如果她们真的能像想象中那么“淑”,将来就能影响那些不同一般的单位或不同一般的男人,这也是物有所值,得其所哉。
所以,开设“淑女班”本来不是一件十分坏的事情,只是在办这样的班的时候,人数定得那么少,而且专挑美女,操作上有些不可理解而已。当然,这也可能是学校在开办“淑女班”之初的不完善的无奈选择,问题的关键是,在目前这样的社会气候条件下,这些美女能不能被培养成真的“淑女”?如果我们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却仅是为富人培养了大奶二奶,那就不划算。从现实的情况看,那些热衷“淑女班”的女孩们也并不是真想让自己“淑”起来,她们关心更多的是将来增加一些职场和婚恋场的资本,这实际上与“淑女班”的开设初衷有着云泥之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