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5)——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文化杂谈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少木森《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5)——
陈敬容,也是九叶派的主将。九叶派的诗,有象征主义的味道,但比象征主义的诗更适合中国人的阅读口味。西方诗注重哲理,有澄明透彻感,却往往说理过多,诗味也似乎就有一些寡淡了,中国人更喜欢读感性的诗,更有跳脱诗味的诗…… 陈敬容的诗就如象征主义一样,有一种澄明的理性,但又不像象征派那样的哲理诗,有爽朗的风格,适合用高亢的声音来朗读,且又多了些朦胧与婉约,多了跳脱的诗意与诗味,有时看似稚拙和简单了,却是更贴近生活、贴近自然了。这诗就不仅适合朗读,而且适合于沉吟、细品,读诗时,心灵也会更真切地沉浸在诗歌真正的光芒里。
还有,读陈敬容的诗,能读出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然而,她的诗在艺术上,婉约而灵动,追求的是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所以,她的诗有社会的反思、人生的哲理,这反思与哲理会带着你去参去悟,让你“在熟悉的事物面前/突然感到的陌生”,尔后,又让你“啜饮同样的碧意/从一株草或是一棵松”。有人说,诗是人生的悖论,人性的自觉,或许是吧!如果你有一定的阅历与见识,就会戡破不少人生的玄机,就领悟到了若隐若现的禅意。禅,离我们到底能有多远?(少木森)
附:陈敬容的诗(五首)
陈敬容(1917-1989),原名陈懿范,出版的诗集有《交响集》、《盈盈集》、《老去的是时间》等。
划
我常常停步于
偶然行过的一片风
我往往迷失于
偶然飘来的一声钟
无云的蓝空
也引起我的怅望
我啜饮同样的碧意
从一株草或是一棵松
待发的船只
待振的羽翅
箭呵,惑乱的弦上
埋藏着你的飞驰
火警之夜
有奔逃的影子
在熟悉的事物面前
突然感到的陌生
将宇宙和我们
断然地划分
夜
炉火沉灭在残灰里,
是谁的手指敲落冷梦?
小门上还剩有一声剥啄。
听表声的答,暂作火车吧,
我枕下有长长的旅程
长长的孤独。
请进来,深夜的幽客,
你也许是一只猫,一个甲虫,
每夜来叩我寂寞的门。
全没有了:门上的剥啄,
屋上的风。我爱这梦中的山水;
谁呵,又在我梦里轻敲……
船舶和我们
在热闹的港口,
船舶和船舶
载着不同的人群,
各自航去;
大街上人们漠然走过,
漠然地扬起尘灰,
让语音汇成一片喧嚷,
人们来来去去,
紧抱着各自的命运。
但是在风浪翻涌的海面,
船舶和船舶亲切地招手,
当他们偶然相遇;
而荒凉的深山或孤岛上,
人们的耳朵焦急地
等待着陌生的话语。
雕塑家
你手下有汩汩的河流
把生命灌进本无生命的泥土,
多少光、影、声、色、
终于凝定,
你叩开顽石千年的梦魂。
让形象各有一席:
美女的温柔,猛虎的力,
受难者眉间无声的控诉,
先知的睿智漾起
四周一圈圈波纹。
有时万物随着你一个姿势
突然静止;
在你的斧凿下,
空间缩小,时间踌躇,
而你永远保有原始的朴素。
捐
只是平凡中的平凡,
像一望青空,没有虹彩,
那深厚的沉默里多少蕴藏,
永远将宇宙万象深深地覆盖。
从太初鸿蒙到我们这风云世纪,
(哎,别提!)历史翻不尽一堆堆污泥;
想学原始巨人,荷一把犁锄,
深深挖进这文明的中心。
当所有的虚饰层层剥落,
将听到真理在暗中哀哭。
疾风骤雨,短暂的时辰,
为了化开云雾把一切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