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2015-07-03 06:30:28)
标签:

少木森

禅意诗

文化

杂谈

分类: 近期新诗作

《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少木森编著

 

                      冰心:繁星嵌心空

 

冰心既是一位小说家,又是一位诗人,一位散文家,还是一位翻译大家。冰心诗集《繁星》《春水》,是在翻译泰戈尔的作品后,受其影响而创作的“小诗”“微型诗”“闪诗”。

冰心的这些小诗,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并认为“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那就是:“爱的哲学”!

冰心的诗,确有浓浓的人间温暖,有博大的人间之爱,作品的风格温柔、细腻,微带着忧愁,深含着人生哲理和人生智慧,篇幅小而格局大,意味悠长。可以说,她对事物特征的精准把握,很有“格物致知”的意味,且多巧思而精致,是一种“哲式思维”,无疑也就有禅式思维的特质。

最好的诗和诗人都有着存于高处,存于内心的一种“神秘”的光,冰心的诗,字里行间就总是隐现着一种“神秘感”,那是一种神性,一种佛性。冰心的诗有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有一种“神性的光”,照着自己,也照着他人,引导着自己,也引导着他人去创造一个属于内心的空间。冰心如佛,冰心是佛。

自然,佛少众生多。不过,即便是芸芸众生,读冰心这样的诗,心中会留存诗情,留存理想,留存温暖与大爱,留存佛心禅意。心的空宇因此而繁星烁烁,灵魂的原野因此而郁郁葱葱。

 

附:冰心的诗(五首)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省福州市长乐横岭村,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繁星(节选一)

 

一一

 

无限的神秘

何处寻它?

微笑之后

言语之前

便是无限的神秘了。

 

 

四八

 

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罢

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繁星(节选二)

 

 

四九

 

零星的诗句

是学海中的一点浪花罢:

然而它们是光明闪烁的

繁星般嵌在心灵的天空里。

 

 

九七

 

是真的么?

人的心只是一个琴匣

不住的唱着反复的音调!

 

 

一一四

 

“家”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但烦闷——忧愁

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诗的女神

 

她在窗外悄悄的立着呢!

帘儿吹动了——

窗内,

窗外,

在这一刹那顷,

忽地都成了无边的静寂。

看啊,

是这般的:

满蕴着温柔,

微带着忧愁,

欲语又停留。

夜已深了,

人已静了,

屋里只有花和我,

请进来吧!

只这般的凝立着么?

量我怎配迎接你?

诗的女神啊!

还求你只这般的,

经过无数深思的人的窗外。

 

 

 

 

(一)  

 

尽思量不若不思量,  

尽言语不如不言语;  

让他雨儿落着,  

风儿吹着,  

山儿立着,  

水儿流着——  

严静无声地表现了,  

造物者无穷的慈爱。  

 

 

(二)  

 

尽思量不若不思量,  

尽言语不如不言语;  

总是来回地想着,  

来回地说着,  

也只是无知暗昧。  

似这般微妙湛深,  

又岂是人的心儿唇儿,  

能够发扬光大。

                  

                 

          春水(节选)

 

          二三

 

平凡的池水——

临照了夕阳

便成金海!

              三一

 

诗人!

自然命令着你呢

静下心潮

听他呼唤

 

 《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废名:微笑死生

 

废名借小说人物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有一个不大好的意见,——不是意见,总之我自己也觉着很不好,我每逢看见了一个女人的父和母,则我对于这位姑娘不愿多所瞻仰,仿佛把她的美都失掉了,尤其是知道了她的父亲,越看我越看出相像的地方来了,说不出道理的难受,简直的无容身之地,想到退避。”

有人说,见年轻的女子不能见其父母,恐怕是天底下最奇怪的癖好。但他有他的道理,他要的美,就是独立于其父母之外的纯粹的女孩之美,而不是与这世上的谁有瓜葛的美。“他想独立于事外,隔离了现实,眼里尽是纯粹的美的遥望。”那么,他所要的这种美,这个世间能够给予吗?显然不能。所以,在他看来,这个世界是“残缺”的,也是“可厌”的!

废名喜爱厌世派的文章,也不全是上述意义上“世界的可厌”。还有另一层意义——他觉得“厌世”倒不是与生活的决绝,而是观照生命的别种方式。比如他说: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坟对于他,不过与大山一样是大地的景致而已。他认为,向往死而看重生,这种对待死亡的方式,中国人里是很缺少的,长时间里,中国文章里简直没有。中国人往往将死亡看成生命的残缺,因了死亡,生命无法圆满。如此,死亡就是残缺,就是悲哀。而废名对死亡的观照恰恰相反。死亡是生命的装饰,残缺便是人生的装饰了。

废名诗作中,其“厌世”显而易见,废名的“彻悟”也是显而易见,他的诗直指本心,尽量展现“完全的自我”,他的《无题》这样写:“在赴死之前/得到解脱,/ 于是世间是时间,/ 时间如明镜,/微笑死生。”这首诗恰好可以解读他的“厌世”与“彻悟”——他的“厌世”恰恰就是他的“出世情怀”,恰恰是他的禅意禅境。他把自己置于这样的《梦中》:“梦中我画得一个太阳,/ 人间的影子我想我将不恐怖,/ 一切在一个光明底下,/ 人间的光明也是一个梦。”

 

附:废名的诗(五首)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有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桥》及《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

 

  

 

病中我起来点灯,

好像走来挂镜子,

像挂画似的。

我想我画一枝一叶之何花?

我看见墙上我的影子。

 

 

  

  

我含着泪栽一朵空华,

我还望空观照我一生,

死神因我的溟目端去我的花盆,

爱神也打开他的眼睛

讶其新鲜茂盛

觅不见一点伤痕,

于是因了我的空华,

生为死之游戏,

爱画梦之光阴。

  

 

 

  

 

我倚着白昼思索夜

我想画一幅画

此画久未着笔

于是蜜蜂儿嘤嘤地催人入睡了

芍药栏上不关人的梦

闲花自在叶

深红间浅红。

 

 

 

 拔树梦

 

梦见窗外一棵树倒了,举头熟视

无已,

我很喜欢这个梦怎么这么轻。  

 

 

           

 

因为梦里梦见我是个镜子

沉到海里他将也是个镜子

一位女郎拾去

她将放上她的妆台

因为此地是妆台

不可有悲哀

  

《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附:《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启事

 

这书也算“千磨万炼始出来”呀!这已经与出版方多少个来回都记不清了,现在总算敲定了这个体例架构与目录,公布出来,有三个目的,一是宣传,二是征求意见,三是沟通联络。

宣传的事,自不必多说。而征求意见与沟通联络的事,得细说:

其一、本书出版时,以书代酬,算是做的是一件文化功德事。故尔,对被我所品读,并附录了其诗作的诗人,无稿酬相谢,只能免费赠样书一册,以表谢意!如还有需要,须另订购。但是否订书不作为入选读本的条件,绝不影响被选读。(定价35元,欲定书,先登记,出书后再通知汇款不。)

其二、书稿已定稿,将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形成一校稿!书的体例是:对每位被选读者有一篇精简之评,其后附被选读者简介和他的五首精美之诗。(敬请期待)

其三、因编“选读稿”时,只与少数作者有过沟通和联络,多数作者未沟通、未联络。现在借博客平台,盼与作者联系上,给我意见,给我地址,以促使此书顺利发行,届时奉上样书,予以致谢!

 

11、《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1)

10、《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0)

9、《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9)

8、《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8)

7、《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7)

6、《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6)

5、《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5)

4、《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4)

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3)

2、《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2)

 1、《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