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0)

标签:
文化少木森禅意诗杂谈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展示稿10)
白连春的诗,还真不好用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来评价,贴现实很近,贴人心也很近,也现实,也浪漫。你看,他喜欢写俗常的事物,总是“在俗常的事物中发现真意,给人以惊奇和意外,并见微知著,抵达对生命透彻的理解。”于是,白连春的诗也就总是那么独特,总是那么主观;于是,那诗的字里行间就有一种禅思式的玄妙气质和气场,径直抵达人心,在人心的柔软处柔软一击,就有了“真理”和“机趣”的巨大气漩。
白连春
我和你加在一起
一只蝴蝶是小的,轻的
微不足道的,和花朵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成了春天的最爱
一棵草是小的,轻的
微不足道的,和马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成了大地的最爱
一粒尘埃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
和在田里插秧的父亲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成了我的最爱
一滴水是小的,轻的,微不足道的
和在河边洗衣的母亲加在一起
就大了,重了,同样成了
我的最爱。一个我是小的
轻的,微不足道的
和你加在一起就成了
岁月的最爱
只是加法太简单了。
一颗泥土的心,卑微,渺小,朴素
一颗泥土的心,纯洁,善良,高贵
一颗泥土的心,沉默,贫穷,坚强
一颗泥土的心,平凡,真实,幸福
我就怀着这样一颗泥土的心。我就是
一颗泥土的心。你给我一粒草籽
我就扎根,我就发芽,我就开花
你给我一粒草籽,就是给我一个完整的世界
你给我一粒草籽,我就为你生为你死
为你死了又生,生了又死
我是一颗泥土的心,只要有一粒草籽
就够了,只要有一粒草籽
就足够我一生爱了一生忙碌了
我是一颗泥土的心,不怕风吹
不怕雨打,也不怕任何鬼和神的责难
我一直在这里,在我母亲生我的地方
在你的脚下,任你踩,任你踏
任你离开和回来,我都守着草叶上的露珠
露珠上的月亮,一直在,永远在
真好,我想要的正是我得到的
真好,我想要的正是我得到的
真好,我想做的正是我在做的
真好,我想爱的正是我爱着的
真好,我想说的正是我说过的
真好,我想写的正是我写出的
真好,我想侍候的庄稼都在我的地里生长
真好,我想亲近的人都在我的身边
真好,我想走的路,每一条都能回家
真好,我想唱歌的清晨,我都准时醒来
真好,我想散步的夜晚,月亮都明亮
妻子一直陪着,她紧紧抓着我的手
一生,她都这样抓着我的手
我死的时候,也不会松开
真好,我想淌的泪在我的眼睛
真好,我想出的汗在我的骨头
真好,我想流的血在我的血管
真好,我想埋葬自己的土地在我的脚下
真好,我想收藏心灵的草,刚巧开出
一朵小白花,朴素,纯洁,在风中轻轻摇晃
毫无疑问,庄稼是这世界最美的事物
毫无疑问,庄稼是这世界最美的事物
最纯洁的事物,最温馨的事物
最甜蜜的事物,最永恒的事物
最经典的事物,最民间的事物
毫无疑问,庄稼是这世界最苦的事物
最沉默的事物,最朴素的事物
最劳累的事物,最贫穷的事物
最脆弱的事物,最坚强的事物
最哀愁的事物,最幸福的事物
最渺小卑微低贱的事物
毫无疑问,庄稼是这世界最伟大的事物
最健康的事物,最奇妙的事物
最光明的事物,最彻底的事物
毫无疑问,庄稼是这世界最蕴藉的事物
最智慧的事物,最平凡的事物
最无怨无悔无愧的事物
最神最人最血最心的事物
最可爱也最懂得爱和回报爱的事物
最真实真诚真切真挚真淳真理的事物
我要在大地的角落悄悄死亡
我要在大地的角落悄悄死亡
一只蚂蚁和一丝风也不惊动
虽然我的内心曾经像无边的大海
也汹涌过,也波澜壮阔过
也有闪电,甚至太阳
从暗礁中升起,把天空照亮过
我要在大地的角落悄悄死亡
不是因为我渺小卑微低贱
是因为我要捍卫我的生命的尊严
一个穷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爱着的人
生是一捧干净的泥土
死也应该是一捧干净的泥土
我要在大地的角落悄悄死亡
一棵草把我彻底埋葬
扎根,发芽,开花,结籽,枯黄
从此成为大地最亲的事物
我要在大地的角落悄悄死亡
一把锄头陪着我走在
去往来生的路上,来生我还要这样
独化的诗,得随缘之因,结任弦的果,犹如空谷之传声,犹如清空之一缕云絮。人生本是一场越行越远越迷茫的清空一缕云。一个人——走一段路,遇一些人,看一处风景,不计较得失陨落,那么最后剩下的,是一种如云絮飘散的那样一种诗意栖居。心若自在,不忌喧哗。心若恬静,便可诗意栖然,便可禅意沛然!
我们人人都像个游客旅人,来了会走,走了会来。甚至是人生最重大课题——生死,亦然。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有去必有回,有回必有去。这就是轮回。我们会说:“生死是相对而成的,没有什么可怕的,没有什么放不下的。要从内心里不执着生死,不惧怕死亡。”但我们其实很难不执着,很难放下,很难“如如不动”!所以,我们需要修行!
附:独化的诗(五首)
独化(1966—),原名张世明,甘肃静宁人。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品见诸全国各类报刊杂志,诸如《散文》《诗刊》《诗歌月刊》《兰州文苑》《延安文艺》“太原晚报”“山西青年报”等。散文作品曾收入2003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2003年精选集》《新散文十五家》等。
一种认同的失败
我无法达到你的静。
喧嚣中的静。高度自信的静。
我开不出你层层叠叠的花。
尘土中的美。于无声处的美。
我的问题
腾空而起。鸽子在享受阳光。
完整的阳光而非局部的阳光。
我的内心何时才能欣享全部的阳光,
而不是那和黑暗并存的局部阳光呢?
九月的诗
打在我身上的无非冰冷的雨而已。
秋雨潇潇。无非秋雨潇潇而已;雨过天晴。无非雨过天晴而已。
肃杀和萧条的九月,一切花招和伎俩显得多么的可笑。
秋高气爽,秋阳普照万物。我的身上一片灿烂,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
午夜归来
曲终人散,
又是曲终人散。
我踩着我的影子回来了,
树,草和星星们都渊默如雷。
静夜思
以褫夺的方式,天地之间,
再次惟有这秋,这夜和那雨。
而且更多的繁华正在从枝头零星地落下。
除了与世沉浮

附:《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启事
这书也算“千磨万炼始出来”呀!这已经与出版方多少个来回都记不清了,现在总算敲定了这个体例架构与目录,公布出来,有三个目的,一是宣传,二是征求意见,三是沟通联络。
宣传的事,自不必多说。而征求意见与沟通联络的事,得细说:
其一、本书出版时,以书代酬,算是做的是一件文化功德事。故尔,对被我所品读,并附录了其诗作的诗人,无稿酬相谢,只能免费赠样书一册,以表谢意!如还有需要,须另订购。但是否订书不作为入选读本的条件,绝不影响被选读。(定价35元,欲定书,先登记,出书后再通知汇款。)
其二、书稿已定稿,将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已形成一校稿!书的体例是:对每位被选读者有一篇精简之评,其后附被选读者简介和他的五首精美之诗。(敬请期待)
其三、因编“选读稿”时,只与少数作者有过沟通和联络,多数作者未沟通、未联络。现在借博客平台,盼与作者联系上,给我意见,给我地址,以促使此书顺利发行,届时奉上样书,予以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