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宝宝的不足?

标签:
育儿教育豆豆宝宝动手能力 |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
或许每个妈妈内心里都会有一种攀比的心理,虽然大部分时候不会表现出来。我有时也会拿孩子与别的孩子做个比较,不是因为什么,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条件反射。在公共场合,别的孩子都大方的挥手打招呼说再见,可是我家豆豆基本上都是一脸微笑的看着,不开口不动手,最开始我的心里会冒出一丝隐隐的尴尬。记得他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最爱做的就是拜拜啊,飞吻啊这样的动作了。现在为什么突然就不热衷这样的事情了,我想到他是度过了某件事情的敏感期,当他对这些事情没有兴趣了,那他当然就不爱做了,想到这,我的心中豁然开朗,无论他做什么,我都以欣赏的眼光看着他。
对于豆豆动手能力不强这件事情,一开始我还是有点心急的,甚至还归结于是来自他爸的遗传。看着他总是不愿意动手,一旦没办法做到,就急得直叫唤。我过去帮助他,他就直接把东西丢给我,怎么也不动手,而且只要失败一次,总要经过很久才能再次重来,非常的害怕失败。有好长一段时间都如此。后来我想了一下自己的行为,觉得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孩子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我们不同,我们看待一件东西,只要一过目马上就能想出解决的途径。可是他们不同,他们还处于探索期,处于经验积累时期,因此他们在失败一次之后就不敢轻易尝试。于是,每次他玩一些他没办法轻易作到的事情时,都会在一旁帮他完成,先培养他的自信,告诉他一些探索的方法。到后来,他就慢慢的热爱动手起来,虽然还是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但是,看着他的每一个进步,我都会很开心。
从消极到积极处理
有时,面对豆豆的一些不足,我会懒得去处理,或是心存幻想,等他大一点,自然就会了。后来事实告诉我,如果我不去帮助他,那他有可能会跟着我产生消极的心理,会觉得那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甚至从此他就在那一方面存在一个更大的缺陷。我开始有计划的带他去与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点,是从自己做起,让他从我身上学到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就说他不爱与人打招呼吧,那我不逼迫他,可是我会每次碰到人都会大声的与人大招呼,这样,他总会在我身上学到。当他不爱动手时,总是要看着时,我就先让他看着,一步一步的讲给他听,看他听到兴趣来时,就把手中的东西教给他。经过我自己的积极处理,也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我发现,他现在已经是一个爱与孩子们玩到一起的大小孩了,而且,他比以前大胆了很多,敢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为此感到很高兴。
宝宝的不足不是缺陷,更不是难以启齿的事情,因为每个宝宝都不同,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天性。我想,在不逼迫孩子的前提下,父母要积极的做到帮助孩子,应对他们的不足。虽然有些事情,似乎是可做可不做的,那些不足,孩子的一生中也无关紧要,可是,当孩子战胜每一个困难,都会为他增长一分自信。
相关博文:
对早教课不要期望过高
孩子一岁,终于有了做爸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