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宝宝合作的魔力法则

(2009-10-23 05:20:14)
标签:

让宝宝合作

魔力法则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让宝宝合作的魔力法则

 

 

     让孩子跟自己合作,是进行所有育儿活动的前提,也是让很多父母都头疼的事情。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不愿意合作,甚至还故意反其道而行.会让父母觉得越来越不好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如何让宝宝与自己合作,甚至主动自愿的跟你合作呢?

 

 

1,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不听话。而是父母不知道孩子此刻的感受,或者,孩子并没有体会父母的意图。当孩子一说“不”,很多父母都是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一句话: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这么一句话,会让孩子在心里承认自己就是不听话的孩子,而且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不喜欢,我就越要这样。

 

其实,面对孩子拒绝自己的要求,父母第一件事,是要去弄懂孩子当时的感受,并去接受,肯定。只有当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改变自己的情绪。这需要父母要全神贯注的倾听,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并且要将他们的感受说出来,尤其是1,2岁的宝宝,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急得大哭,这时,如果父母能及时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情绪必定会来个大转弯,顺从的跟着父母的意愿走。

 

豆豆还很小只会"咿咿呀呀"的时候,我就经常“嗯……”“哦……”“是的...“你说得太对了...”这样回应他,豆爸就笑我,你知道宝宝说什么啊,说不定在骂你呢?我说,这样,不仅能鼓励宝宝多说话,而且让他明白,妈妈在积极的回应他的感受.那么,等他能真正表达了,他会很自然的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事实证明,豆豆虽然刚学会说话,但是,他很少用哭来表达他的要求.而是积极的指着某样东西,告诉你,他想要什么.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能有这样关系密切的互动,那么孩子自然配合父母的要求.

 

2,父母要理解孩子爱玩的天性

 

永远不要把把自己的感受与心愿强加给孩子,孩子和成人的做法不可能一样.很多时候,孩子不合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或者忘记了父母的意图,而父母又没有理解孩子的特点.

比如说,当你要求孩子去洗手然后来吃饭时,或许孩子会把洗手本身当成一件好玩的游戏,然后洗着洗着就忘记了当初的任务.父母这个时候会认为孩子不仅不听话,还把水弄得到处都是,顿时大发雷霆.其实这样是错怪了孩子,孩子会为此而感到困惑.

所以,父母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如果能够读懂孩子的心理,那么,要求孩子做下一步,那就容易多了.

 

在宝宝没有听从我的话,反而全身心投入另一件事完全对我充耳不闻的时候.我经常都会会心的一笑,我喜欢宝宝认真投入的做一件事情的样子,大人味十足,特别可爱.无论什么,我总给自己一个好的心态,去寻找积极的一面.我觉得在某些事情上,不应该太较真,而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因为他就处于这个年龄.当然,在他玩的差不多的时候---孩子对一件事情的热情持续不了多久.我会提醒他,我需要他做什么.并伸出手给他,他总是很自然的就跟着我过来了.是的,更多的时候我让孩子选择“什么时候”来做这件事,而不是坚持一定要“马上”做。

 

 

3,父母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为了赢得孩子的合作,沟通的技巧很重要.有时,一句相同意思的话,换成不同的说话,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1)直接说出你的意图 要胜过 模棱两可的话

跟孩子说:请你去洗手吧,宝宝我们该吃饭了.而尽量不要说你能不能...好不好...因为最开始,宝宝的语言理解能力并不强,他们会混淆你的意思.而且他们会认为这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2)让孩子答应一个条件再做他想做的事情 要胜过 直接的拒绝

当孩子提出要出去玩的时候,不要直接的拒绝,告诉他,出去玩前,我们先要把饭吃好.或者,告诉他,妈妈现在还有点事情要做,叫孩子耐心的等一会.给他一个条件,让他明白做事情的顺序.

 

3)给孩子提供两个选择 要胜过 直接对他提要求

给孩子提供一些选择:你是要用蓝色的笔写字呢?还是要用绿色的笔写字?比说"你要写字吗"更有效果.两个选项,无论他选什么,都会达到你要他写字的要求.

 

4)冷静面对孩子的不合作 要胜过 当场发作

如果孩子坚持不合作,你既不要粗暴强制,也不必生气,可以先搁置一下,对孩子“忽视”一段时间再找合适的机会。

 

而且,父母不仅要注意沟通的技巧,还需要注意与孩子沟通的细节,比如不要试图用乞求的口吻或表情去感动孩子,父母双方的意见要在孩子面前保持一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这些,都会给孩子造成判断的困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