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宝宝遭遇嘲笑时

(2009-12-10 17:34:51)
标签:

教育

育儿

父母

宝宝

婆婆

分类: 育儿话题:育儿问题面面观

 

当宝宝遭遇嘲笑时          (10秒自拍的照片,豆豆反抗,豆爸豆妈乐不可支,哈哈)
 

经常听老公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没想到如今典型书呆子型的他,小时候却是一个积极的文艺分子。老公出生于教师家庭,从小在学校里长大,自然有很多捷径参加各种活动。可是后来却因婆婆的玩笑,而再也不愿意登台表演了。婆婆很喜欢说笑,对儿子也不例外,而且还喜欢在邻里间当着老公的面开他的玩笑,其实,知道婆婆的人都知道她就是这个性格,成天笑哈哈的,说话很直接爽快,可婆婆的玩笑,却让幼小的老公越来越无地自容,后来就再也没兴趣参加各种活动了。

 

我笑老公说,你小时候怎么有这么多想法啊,换了我,肯定会没什么感觉。老公反问:你小时候就没被人嘲笑过吗?一些到现在仍然隐隐的记得的,心里很不爽的事情,有吗?

 

我一想,其实我的心里也有一些小阴影的,被人说了后,心里很不舒服,可是又觉得自己好像真有这个缺点,于是后来就对这件事情越来越敏感与在意,甚至有些到现在还记得。原来,嘲笑的力量那么大!

 

等自己有了宝宝,眼看着他越来越大,慢慢地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有时不禁担心,在这个社会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赞美的,欣赏的,鼓励的,支持的,可是也有嘲笑的,辱骂的,故意伤害的,刻薄的。。。尤其是面对校园里非常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暴力――嘲笑,宝宝该怎么去处理与从容面对呢?

 

通过老公的经历,我就很深刻的认识到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自己要做到不要轻易的开宝宝玩笑,开玩笑的时候要留意宝宝的反应,宝宝的心思其实特别缜密,他们很可能看到一些我们大人容易忽视的东西,当宝宝不高兴了,尤其当真的时候,一定要马上停止,然后跟宝宝分析爸爸妈妈的本来意思,告诉他不是要伤害他,直到他释怀为止。

 

如果宝宝在外面遭遇到小朋友的嘲笑,父母一定要很认真的去重视这件事情。不要不以为然,觉得事情会很自然的过去,而不加以理睬。实际上,嘲笑会对宝宝造成很大的伤害,包括丧失自信,持续不断的压力,焦虑,厌恶,甚至还会产生攻击性的行为。

 

另一方面,父母也不要采取一些极端的解决方法,如孩子还没开口,就急着说:“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告诉妈妈,妈妈去找他!”这样会将孩子对所遇到不愉快的事和人推到孩子的对立面,从而导致孩子容易产生仇视、偏极的心理。也不要对着孩子:“怎么了?哭什么,没出息!”粗暴对待孩子的痛苦,会让孩子也建立粗暴对待他人的思维方式;还会在孩子大脑中形成哭就是没出息的错误观念。而且,这样做最终也无法解决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父母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绪,细心观察与了解孩子,一旦发现还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要及时的与孩子沟通,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声音,再与孩子商讨对策,并从心理上肯定与支持他。很多童年时期抑郁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发现,而错过了沟通的最佳时期。

 

当孩子闷闷不乐的回到家,父母给予孩子的不应该是一两声敷衍,而要耐心的蹲下来,与孩子进行交流,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孩子把当时的感受一并说出来,这样可以帮他宣泄不良情绪,听孩子讲完后,不要急于做判断,而是首先肯定孩子的感受:“他这样做,那你的心里肯定很难受吧”,孩子在得到父母心理的支持后,才会信任与认同接下来父母的建议与分析。

 

然后还可以表扬孩子:“妈妈发现你长大了,是个宽容懂事的孩子了,今天那个小朋友这么说,你都没有乱发脾气,让妈妈很欣慰。”这时,孩子的心里会好受很多。

 

另外,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自己也有过相同的经历,也为此而很伤心,因为被人嘲笑是一件无助与孤独的事情,如果听到父母也有过相同的经历,孩子会觉得自己并不那么孤独,心情会因此好转。父母还可以告诉孩子,那些嘲笑他的孩子,也有缺陷,也有不开心的时候,让他认识到,那些孩子并不可怕。

 

接下来,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对策,先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再和他一起完善解决的方案,在孩子自己成功地解决问题时他才会有成就感,这是培养他自信心的好办法。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会和你在一起。”让孩子明白,无论发生什么,父母永远是他的心理依托。

 

还要时常找一些机会,多夸夸孩子,尤其是在外人面前,在小朋友面前,让他特别的有尊严。因为,自尊与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精神支柱。这样,孩子被嘲笑的阴影很快就会过去,还会培养出一个坚强,勇敢,宽容的孩子来。

 

当孩子时刻生活在阳光下,那么他的人生就很难有阴影,面对嘲笑,他自己可以不把它们当一回事,甚至还能灵活,从容地面对与化解,这也是为将来走上社会面对更严酷的挑战和冲突做准备。

 

孩子积极的人生来自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当父母给够孩子安全感,给够孩子尊严与自信,时刻肯定与赞赏孩子的能力,并合适地将这些荣耀扩展到外人面前, 且总是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耐心陪伴他度过暂时的灰暗,那么再大的困难与挫折,对孩子来说都没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