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想法小脑 |
分类: 育儿智慧:给孩子爱的语言 |
可见,在自己发脾气前,做判断与决定前,听听孩子的声音有多么重要。我们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的画家,也有可能扼杀掉一个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使孩子变得木讷。两者的天嚷之别,就在于,你是否给了孩子几分钟,让他说完他的话。
他们是孩子,他们的思维与成人有差别,他们还未被打磨,未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所以他们的想法很有可能超乎常规,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不能像要求自己一样去要求我们的孩子,更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他们的思维。我们有时会看不懂他们。
看不懂他们为什么一个球滚到他面前,也会使得他哈哈大笑,而且玩得乐此不疲。我们越来越不耐烦,他们却越来越兴奋?
看不懂他们为什么自己喝水的时候,也一定要求爸爸妈妈也喝,而且一定要喝指定杯子里的水,如果不答应,那么立马大哭?
看不懂他们小小的年纪也会沉默,也会发呆?这是他们的小脑瓜子里到底在想着什么?
看不懂他们画的画,说的话,做的事,他们在那里自我欣赏,我们却看不出他们到底要表达什么?
看不懂他们不停的吵闹,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什么都不要。那他们到底是要什么?
看不懂他们就是故意要和你对着干,家里没什么就偏偏要什么,你要他不吃手,他就偏偏把另外一只手也塞进去,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多听听孩子的声音,认真的,耐心的,仔细的去听一听。或许他还不会说话,没办法表达,需要我们去揣摩他心里的想法,去总结一下孩子一段时间来的异同,从而得出孩子表达这个情绪的原因,这就是孩子心里的声音。可是我们总是不愿意去做,或者懒得去做,甚至觉得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们是他们的父母,如果当孩子有话要说的时候,父母都不去体会,那还有谁能体会呢?
等孩子越来越大,他的想法越来越多,他肯定有越来越多的话要讲,因为父母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分享对象,他需要把他们觉得兴奋,害怕,难忘,感动的事情说给父母听。然而,我们却以父母的姿态高高的在上,因为我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饭还多”,而他们只是孩子,于是我们自己的作为慢慢的让孩子对我们失去了信任,慢慢的不再把我们当朋友,甚至是他们的想法最不敢到达的对象,等到孩子越来越大,大到有了更多的主见与思想,我们开始抱怨:为什么孩子什么也不和我们说?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如朋友一般倾听孩子的声音,帮他们分析事情的对错是非,支持与鼓励他们好的想法,委婉的否定不对的事情,那么,孩子会将他们人生中的一个朋友--父母,当成他们最好的朋友。另外,孩子的世界里有无穷的潜力可以挖掘,他们的想法里有无数闪光的亮点,给他们自由表达的机会,这也是助我们自己更轻松的育儿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