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孙同结"三国情"

(2008-11-20 14:37:09)
标签:

教育

老年朋友

情感

写作

分类: 退休生活与家庭教育

近几年,我对小说《三国演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听完了袁阔成的评书,阅读了小说原著,看完了连续剧片子,克服了过去不系统不完整学读《三国演义》带来的被动局面,进一步加深了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到,要想读懂精通小说《三国演义》,较好地了解三国历史,必须从小学就读时抓起,在少儿时期打牢基础,成人之后,再深入学读下去,就容易得多。那么,为什么在四大名著中首选学读小说《三国演义》呢?这是因为:

一般来说,成人之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人人必须重视学习的,以便不使自己成为“名著盲”。但在上中小学期间,《西游记》孩子们通常都爱看,也常看,《红楼梦》孩子太小,不容易看懂,且谈情说爱情节过多,小孩不宜过早涉足,《水浒传》哥们义气太重,杀人放火内容太多,“少不看水浒”是常识,而学读《三国演义》从小学语文起就提倡。

随着学校教学课改的深入,《三国演义》中不少内容已经列入语文教学的必读课文,使就读学生学读了解三国历史成为一种必要。为了配合学校做好这方面的教学,我带领两个孙子积极开展了家庭祖孙同学《三国演义》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早在孙子入学前,我就给他们买了《三国演义》儿童连环画,以及以三国为主要内容的成语和故事书籍,平时督促他们粗看粗读,给他们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三国时期的成语或故事,如“贪小失大、乐不思蜀、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等。二年级以后,语文课本中,陆续编进了三国内容的课文,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我抓住长达两个半月的暑假,有计划地安排孙儿们观看《三国演义》电视连续剧片子,每天看一至二集,一个半月就看完了全剧。我始终陪伴他们一起观看,并充当他们的旁白解说员,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及他们向我提出的问题,经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开导。他们也会把观看的感想,包括有些非常幼稚的看法都会向我反馈,有时他们还会莫名其妙地发问这样那样的问题,弄得我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我也会向他们提一些小孩们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问题,让他们动脑筋思考,这样祖孙互动式的观看,现场气氛比较活跃,百问不烦,久看不厌,在说说笑笑中容易给他们打下情景的烙印。

观看过程中,我们不是走马观花看热闹,而是以学习为目的看门道。即普遍观看三国的历史和战事过程,又重点节选观看《三国演义》中有关小学语文课本内涉及的内容。如:我针对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第38课“望梅止渴”,“诸葛亮和三个小皮匠”,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24课“赤壁之战”以及二年级语文自习课操植的“七步诗”等,给孙儿们“段章取片”,节选观看,重点片断反复看,情景再现,影文并茂,直到加深理解看懂为止。如今孙儿们对三国的许多情节记得比较清楚,一谈起三国中某些片断、某个故事、某种计谋以及少量名句名段,都是津津乐道,即使在别人讨论三国故事时,他们也能参与一些意见,三国情结,乐在其中。

我所以要结合语文三国课文教学,采用读三国图书,学三国成语故事,看三国电视连续剧三管齐下的学习方法,目的在于加强孙儿们初浅的思维锻炼,陶冶他们的情操,开发他们的智力,掌握微量古文知识,提高他们判读三国课文的综合素质,促进语文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种家庭辅导教学效果是好的,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可适当采用类似的做法。

 那些大人最容易溺爱孩子           泱泱《弟子规》  深深做人理 祖孙同结"三国情"

父母为主带教  对孩子成长最有利         孩子花钱还需要家长要‘教’吗?

孙子录取名牌初中学校的三点启示         辅导孩子写作文应加强情景演说

辅导孩子写作文也要有新意               切莫忽视见机行事教育孩子

早年不教子  晚年食苦果                 要教育孩子懂得防微杜渐

妈妈和奶奶在儿孙面前怎样说话为妥…   夸咱们家的三代《哥俩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