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广州14:咸鱼蒸花肉(附吃鱼大法十一种)

标签:
美食咸鱼食在广州马友南海咸鱼蒸花肉木麻黄 |
分类: 食在广州 |
来自北方的“狼”(歌名啦)那么的喜欢吃咸鱼蒸花肉里的花肉,吃完花肉以后还挟咸鱼来下饭,吞白饭三碗。
有一种腌制过的鱼,叫梅香咸鱼。
鱼肉经过特殊腌制,肉质已经不再结实,但却具有咸香鲜美的妙处。和猪肉清蒸,猪肉吸收了鱼鲜,咸鱼吸收了猪油,滋味悠长。
马友鱼是南海中著名的鱼类,出产不多。鲜晒的马友鱼非常名贵。
在海边,刚腌制过一夜的马友鱼被戏称为“一夜情”,实在那鱼是被渔民放在粗泥埕里加粗海盐腌制的,粤语里“埕”与“情”是谐音的,一种名贵咸鱼就有了别样的风情了。
在西餐厅里“马友鱼”是贵价食材。
我们很幸运的,回乡时家人在言语中透露想念“马友鱼”的美味了,竖日立即有朋友开车将一箱新鲜的“一夜情”送来了。
正是马友的淡季,细问是怎么来的这么珍贵的鱼,才知道是朋友托码头的人留意登岸的渔船,将几十斤的马友买下,朋友亲自将鱼晒在自家的天台上,放粗盐腌制一夜后送给了我们。我们就大张旗鼓地把这箱马友鱼运到广州来了。
马友鱼之所以名贵,全因了它的肉质与脂肪含量都是鱼类中较好的。
刚晒好的马友鱼,最适合油煎,肉质细嫩肥美,鲜咸适口,餸饭甚佳,餸番薯粥更妙。
等我偷偷告诉你,马友鱼要用姜末腌制,外加一点点白糖,煎好的鱼就绝无腥味了。其余鱼类大概此法亦妙。
作为一个吃鱼长大的人,广州市面上一般的咸鱼我是看不上眼的。
家人也从澳门带回过咸鱼,据说是新鲜鱼制作,但依然不能与我们家里自晒的马友相提并论。
我和家人出外吃饭的话,当然是不会点“咸鱼蒸花肉”这道菜的,原因自不待说,因为咸鱼不够好啊。
我和朋友们出外吃饭,来自北方的朋友很是流涎这道地地道道的岭南菜。每次都会点,他们喜欢吃菜里的蒸花肉,花肉里的油脂已经被咸鱼吸收了,但花肉还是晶莹透亮的,入口有海洋的气息。
中原的人没怎么看过大海,不晓得海洋的深刻和浩荡。海洋的气息其实是清新怡人的。南海的子民们虽然没有黄城根下的子民那样,侃侃而谈天下大事,也没有上海人的清高不凡,但他们勤劳坚韧,沉默大度,自有岁月静好和不忧不惧的安然姿态。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苏东坡来到比南方更南方的琼岛,质朴的南海人教会他如何烹制牡蛎,老东坡先是不敢吃,后来不但要吃,还经常自己烹调这道美味。他写信给那些担心着他的朋友说:“无令中朝大夫知,恐争南徙,以分此味。”
近日我看到有人写文字批评粤人吃风,东坡先生如在世,他一定说:你们这些高级的人别一窝蜂地跑来南粤,把我的美味给分走咯!是啊,是啊,说起来,我已经忘了我的祖先来自烟雨霏霏的吴地了,作为粤地人,我也喜欢中原人,喜欢你们的酱牛肉。可惜我们家禁止吃牛肉……但我偷偷出去吃牛排,我们家人也知道。但他们没意见啊。
来自北方的“狼”(歌名啦)那么的喜欢吃咸鱼蒸花肉里的花肉,吃完花肉以后还挟咸鱼来下饭,吞白饭三碗。
我们家里也常做这道菜。容易得很,蒸本来就是南方人最喜欢也最简单的烹调方法,配料只需要有姜丝、蒜末就行了,把咸鱼、五花肉加上配料和一点香油、生粉拌匀,不必放盐,加少量生抽吊味。放大开的锅中蒸10多分钟,出锅即可。
这是一道趁热吃的菜。
咸鱼蒸花肉:
成品:
煎马友鱼:
刚晒好的马友鱼,最适合油煎,肉质细嫩肥美,鲜咸适口,餸饭甚佳,餸番薯粥更妙。
朋友很是流涎这道地地道道的岭南菜。每次都会点,他们喜欢吃菜里的蒸花肉,花肉里的油脂已经被咸鱼吸收了,但花肉还是晶莹透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