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乡间的符号(41)高邮:江南古老的驿站

(2009-06-05 08:29:03)
标签:

江南

江南水乡

高邮市

盂城驿

驿站

穿山甲1268

行摄·视界

旅游

分类: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41)高邮:江南古老的驿站

图·文  穿山甲1268

 

图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高邮,江苏扬州属下的县级市,

方圆800平方公里的美丽富饶的高邮湖,船只穿梭,运输繁忙,岸边停放着很多大大小小的船只。

 

 

  2008年在撰写【图说历史】专辑的时候,我去了离北京不远的“鸡鸣驿”,知道了与古老的鸡鸣驿一样,在我国南方也有一个水乡驿站“高邮”。 

  到江南工作以后,很快我就了解到,学校里有一个老师是高邮人,听她说,高邮除了是一个古老驿站外,还是我国双黄鸭蛋最重要的产地,而且她还告诉我去高邮可以全程陪同。呵呵,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看的,还有扬州高邮美女相伴,真的让我有点期待了。

  2009年5月,我利用一个周末,在那位高邮老师的带领下,驾车直奔高邮。一路上多是高速,从无锡到高邮,220公里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顺利赶到了。

  高邮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在灭楚国后,随即在这人烟稀少的沼泽地上,“筑高台,置亭”,高邮由此而得名,后人又称秦邮,高邮是全国县市中唯一一座以“邮”字命名的城市。

  我去高邮之前,还是做了些功课,也听朋友介绍了高邮的情况,但我还是依据老套的原则“少而精”,只选择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邮最具代表性的景点“盂城驿”和南门大街、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的高台建筑群“文游台”、素有“南方大雁塔”之称的镇国寺和方圆800平方公里的美丽富饶的高邮湖,最后到乡下养鸭基地和小麦基地郭集镇,拍摄南方小麦丰收的景象。

 

 

 

图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文游台,位于高邮市的东北角,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建筑于土山顶上的高台建筑群,因苏轼、孙觉、秦观、王巩等文人汇集于此而得名。这是园中的秦观雕像。

  图2-图5都是用俄产PC35/2.8移轴镜头拍摄的,图像取景时都做了移轴调整,减少了透视上的变形。这只当初购来用于拍摄建筑的手动头,用来拍摄风景也很好玩。

 

 

图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文游台,

尼康D200,俄产PC35/2.8移轴镜头拍摄。

 

 

图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文游台

尼康D200,俄产PC35/2.8移轴镜头拍摄。

 

 

图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高邮还有汪曾祺。这是在文游台里开设的汪曾祺纪念馆一角。

尼康D200,俄产PC35/2.8移轴镜头拍摄。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图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南门大街,

是古城高邮的一条古街,很多商铺还保持这以前的式样和风格。

 

 

图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南门大街上卖蒲包肉的小店

 

 

图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放学回家的小学生每天都要从古街上穿行。

 

 

图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街上也能见到上了年岁的老人

 

 

图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说是南门大街,其实也就是百十米长,

在南门大街逛古街,与其他旅游城市不同,这里游人少,本地人多。

 

 

图11

江南乡间的符号(41)高邮:江南古老的驿站

古街上的店铺

 

 

图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街上店铺

 

 

图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街上的店铺,竹筐里晾晒的好像是蚕豆皮,不知做啥用。

 

 

图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古街一角

 

 

图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坐落在南门大街上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盂城驿”,也是古城高邮最重要的景点。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8年(1375年),是全国保存最大最完好的古驿站遗存之一。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5间,后厅5间,送礼房5间,库房3间,厨房14间,马神庙1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牌楼1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为秦邮公馆,堤上有迎贵宾的皇华厅,东南有饮马塘,有驿马130匹,驿船18条,水马夫200多人,下设15个递铺。

  1993年,原邮电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共同努力,重新修建了“盂城驿”,并开辟了邮驿博物馆,展示邮驿文化,为我国研究古代邮驿制度,提供了重要的事物见证。

  盂城驿,门票20元,到了高邮,这20元还是值得花的。

 

 

 

图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盂城驿

 

 

图17

江南乡间的符号(41)高邮:江南古老的驿站

 盂城驿

 

 

图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盂城驿

 

 

图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盂城驿鼓楼

 

 

图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高邮的镇国寺,唐举直禅师建。

 

图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镇国寺,香客络绎不绝。

 

 

图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寺庙一角

 

 

图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高邮市郭集镇的小麦丰收在望

 

  从高邮镇出来,想去看看养鸭基地,于是跑到郭集镇,到了郭集,没有见到鸭子,却第一次见到江南的小麦,金灿灿的,一直伸展到了天边。据老乡们说,再过5-6天就是大面积收割期了,今年高邮的小麦成熟在望了。 

 

 

图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麦田里正在为收割小麦而忙碌的农民

 

 

图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等待收割的小麦,

有的已经被风吹到,饱满的麦穗和粗壮的麦秸都是那么诱人。

 

 

图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农户家门前的小麦,逆光下呈现迷人的景象。

 

 

图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同于北方,江南很多农作物收获后,

都是由船只运输的,

这是郭集两个农妇喜气洋洋地划着摇橹,载着丰收的成果,走在回家的路上。

 

  感谢我的同事高邮美女JIALI和她的爷爷、父母亲,感谢你们的热情款待,特别感谢你们送的双黄鸭蛋,味道好极了。

 

拍摄时间:2009年5月23日

拍摄地点:江苏省扬州高邮市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AFS17-55/2.8G,俄产PC35/2.8移轴镜头。

 

  

文属于【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专辑:

 (1)东降镇·杨明古桥

(2)方桥村·沈瑞州故居

(3)许舍村·黄草布

(4)葛埭村:5000年的传说

(5)烧香浜·横山草堂

(6)惠山古镇·江南祠堂

(7)李公祠·李鸿章弟弟的专祠

(8)在锡山俯瞰江南胜景

(9)天下第二泉

(10)新安镇·江南千年古刹净慧寺

(11)蠡湖最美妙时辰

(12)蠡湖畔的神秘花园

(13)夜游西施庄,赏月听锡剧!

(14)中国陶都明代古龙窑:前墅古龙窑

(15)紫砂(壶)和黄龙山

(16)荣巷,江南最大的同姓建筑群!

(17)荣巷古街上悠闲的人们

(18)清名桥,古运河上最美的节点!

(19)古运河畔“枕河人家”

(20)梅村,江南第一古镇!

(21)无锡梅村·泰伯庙

(22)荡口,无锡第一古镇!

(23)小娄巷,江南才子巷!

(24)严家桥,“三地一村四码头”

(25)走进江南百年地主老宅

(26)江南乡下的古老灶台

(27)太湖边的小村:红沙湾

(28)太湖边上的古镇:南泉

(29)江南雨前茶的采摘和炒青过程

(30)扬中,“拼死吃河豚”!

(31)木渎古镇:江南园林之都

(32)锦溪古镇:“睡梦中的少女”!

 (33)沙溪:可与周庄比美的水乡!

(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35)沙家浜,找寻曾经的记忆!

(36)太湖岛屿上的古村落:堂里

(37)太湖岛屿上的古村落:明月湾

(38)大山中的小村:岭下村

(39)岭下村的百岁老人

(40)岭下村66岁的老党员:蒋才初

(41)高邮:江南古老的驿站

 

 

 更多文章请浏览:《北京人在江南》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