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28)太湖边上的古镇:南泉
图·文
穿山甲1268
南泉古镇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知道南泉是看了一位网友在我的《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留言中得知的,马上翻开地图查了一下,没想到南泉就在我工作的雪浪镇的南边,只有几公里的路程,于是我在周日的上午和迁徙的鸟一起驾车来到太湖边上的小镇:南泉。
图1

南泉古镇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这里北靠雪浪山,东南临太湖,西大河穿镇而过,多条东西向支流与其相交。
镇区至今仍保留一批古色古香的老街、传统民居宅院、水巷小桥、码头、古井等。
镇区内街巷空间布局呈“鱼骨”状。房屋多为多进合院式,且多为木结构,院落空间层层串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屋顶为小青瓦重檐,高低错落。
作为留存不多的江南古镇,南泉镇区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宋代文豪苏东坡曾两度到此游历;清代建立的有110年历史的“开化文社”就在现在的南泉中学,是无锡地区读书人切磋学问和备考之所,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图30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图36

南泉,
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情韵,
白墙黑瓦碧水的流动诗意,
南泉,
昔日太湖边上古镇,
今天的滨湖风情小镇。
以上图片2009年1月11日摄于无锡市滨湖区南泉镇,尼康D200.
文属于【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专辑:
(1)东降镇·杨明古桥
(2)方桥村·沈瑞州故居
(3)许舍村·黄草布
(4)葛埭村:5000年的传说
(5)烧香浜·横山草堂
(6)惠山古镇·江南祠堂
(7)李公祠·李鸿章弟弟的专祠
(8)在锡山俯瞰江南胜景
(9)天下第二泉
(10)新安镇·江南千年古刹净慧寺
(11)蠡湖最美妙时辰
(12)蠡湖畔的神秘花园
(13)夜游西施庄,赏月听锡剧!
(14)中国陶都明代古龙窑:前墅古龙窑
(15)紫砂(壶)和黄龙山
(16)荣巷,江南最大的同姓建筑群!
(17)荣巷古街上悠闲的人们
(18)清名桥,古运河上最美的节点!
(19)古运河畔“枕河人家”
(20)梅村,江南第一古镇!
(21)无锡梅村·泰伯庙
(22)荡口,无锡第一古镇!
(23)小娄巷,江南才子巷!
(24)严家桥,“三地一村四码头”
(25)走进江南百年地主老宅
(26)江南乡下的古老灶台
(27)太湖边的小村:红沙湾
(28)太湖边上的古镇:南泉
(29)江南雨前茶的采摘和炒青过程
(30)扬中,“拼死吃河豚”!
(31)木渎古镇:江南园林之都
(32)锦溪古镇:“睡梦中的少女”!
(33)沙溪:可与周庄比美的水乡!
更多文章请浏览:《情色江南》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春节没有在北京,今天刚刚回京,穿山甲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朋友们牛年平安健康,万事皆顺,生活得多彩,博得精彩。
今年春节我继续《中国·过大年》系列,在“晋陕过大年”和“东北雪乡过大年”之后,今年初一到初八去中国最后的原生态黔东南的苗族侗寨布依族村里过大年,行程2000多公里,拍摄了大量的图片,感觉非常好,今天晚上刚刚回到北京,这两天我会把片子整理一下,将连续发表“2009黔东南过大年”系列,敬请留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