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2009-05-06 08:11:25)
标签:

木渎古镇

江南

情色江南

面塑

手工艺

捏面人

老艺人

穿山甲1268

旅游

分类: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34)木渎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文  穿山甲1268

 

图1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我在北京的庙会上看见过面塑绝活,这次在木渎古街上又巧遇江南面塑老艺人,现场表演面塑技艺,完整地欣赏了一组大话西游的人物面塑,很过瘾。

 

  面塑,又叫“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式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面塑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另一类是可以食用的面塑。用于收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 

 

   

图2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3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4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5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6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7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8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9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10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11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12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图13

江南乡间的符号(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拍摄时间:2009年2月28日

拍摄地点:苏州市木渎镇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AFS17-55/2.8G镜头

 

 

文属于【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专辑:

 (1)东降镇·杨明古桥

(2)方桥村·沈瑞州故居

(3)许舍村·黄草布

(4)葛埭村:5000年的传说

(5)烧香浜·横山草堂

(6)惠山古镇·江南祠堂

(7)李公祠·李鸿章弟弟的专祠

(8)在锡山俯瞰江南胜景

(9)天下第二泉

(10)新安镇·江南千年古刹净慧寺

(11)蠡湖最美妙时辰

(12)蠡湖畔的神秘花园

(13)夜游西施庄,赏月听锡剧!

(14)中国陶都明代古龙窑:前墅古龙窑

(15)紫砂(壶)和黄龙山

(16)荣巷,江南最大的同姓建筑群!

(17)荣巷古街上悠闲的人们

(18)清名桥,古运河上最美的节点!

(19)古运河畔“枕河人家”

(20)梅村,江南第一古镇!

(21)无锡梅村·泰伯庙

(22)荡口,无锡第一古镇!

(23)小娄巷,江南才子巷!

(24)严家桥,“三地一村四码头”

(25)走进江南百年地主老宅

(26)江南乡下的古老灶台

(27)太湖边的小村:红沙湾

(28)太湖边上的古镇:南泉

(29)江南雨前茶的采摘和炒青过程

(30)扬中,“拼死吃河豚”!

(31)木渎古镇:江南园林之都

(32)锦溪古镇:“睡梦中的少女”!

 (33)沙溪:可与周庄比美的水乡!

(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35)沙家浜,找寻曾经的记忆!

(36)太湖岛屿上的古村落:堂里

(37)太湖岛屿上的古村落:明月湾

(38)大山中的小村:岭下村

 

  

 更多文章请浏览:《北京人在江南》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