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乡间符号】(44)太湖边上的湿地和白鹭

(2009-07-09 00:21:56)
标签:

江南

湿地

长广溪湿地

白鹭

穿山甲1268

行摄·视界

旅游

分类: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

【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44)太湖边上的湿地和白鹭

图·文   穿山甲1268

 

图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长广溪湿地,是连接太湖和蠡湖之间的清水通道,

这是2009年4月17日早晨我拍摄到的在长广溪湿地栖息的白鹭。

 

 

  长广溪湿地,离太湖最近的一块湿地,也是我在江南的落脚点。 

   我到江南以后,就住在长广溪湿地的边上,生活的半径大多在湿地的圈子里,我工作的学校离湿地只有一条马路的距离,每天和湿地在一起,可以说是朝夕相伴了。

  这几年,湿地我跑了不少,能叫出名的就有:神农架的高山湿地“大九湖”,大兴安岭草原上的湿地“额尔古纳”,东北盘锦的“红海滩湿地”,鄂伦春的“吉文河湿地”,川西的“诺尔盖湿地”,北京西郊的“稻香湖湿地”,常熟的“尚湖湿地”等等,这些湿地尽管美得荡气回肠,但都是过眼烟云,能像长广溪湿地如此长时间地伴我朝夕的,还没有第二个!

  在湿地边上生活时间长了,在与她厮守的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长广溪湿地。

  这个南北走向的狭长湿地,也是我到江南后第一个正儿八经接触的有点儿名的风景点。她是全国首批9个国家城市湿地之一,是贯通太湖新城的生态长廊和联系蠡湖与外太湖之间的清水通道。正如古人云:“东溢为五里湖,南出为长广溪,西迳吴塘门,仍入太湖。”

  长广溪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故河道,是无锡地区居民最早聚集的地区,沉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至今已在长广溪两岸发现了多处历史遗迹和众多的古代遗物。长广溪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为了军事、政治需要,派兵拓宽和开拓长广溪,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长广溪湿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非常优越。西依军嶂山,北连蠡湖,东邻大学城,南靠太湖,依山傍湖。

  20世纪50年代以前长广溪具有典型的环太湖地区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水乡泽国”。其后因围湖造田、人口增加、工业发展,水面缩小,污染加大,水质在Ⅳ类-Ⅴ类之间,生态功能有所降低,湿地自然景观有所破坏。

  据介绍,2002年,长广溪及其两侧地区被无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为生态用地,定性为湿地生态公园,结合国家综合治理太湖水的阶段目标,无锡市决定建设长广溪湿地公园,其全长约10公里(石塘桥到壬子港),用地为河道两侧100-250米不等,总规划面积625公顷。

  湿地公园在强调保护好现有湿地景观的前提下,重视恢复和重建地方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好长广溪水质,兼顾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功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长广溪湿地,总面积625公顷,其中水面80公顷。湿地公园范围内土壤主要为潮土、水稻土、黄粽壤等,土壤肥力较高,特别适合芦苇、蒲草等湿地植物的生长。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滩涂、池塘、沟渠、稻田等多种,湿地特征较为显著。

  长广溪湿地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植物资源类型包括沼泽和浅水植物2个型组,森林沼泽型、草丛沼泽型、漂浮植物型、浮叶植物型、沉水植物型5个植物类型,23个群系组,29个群系。鸟类和淡水鱼种类繁多,常见的鸟类主要有白鹭、池鹭、牛背鹭、树麻雀、金药燕等。水域底栖生物也非常丰富。总体上说,长广溪湿地公园形成了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成为无锡城市的又一个景观亮点,对水质改善、涵养水源、调节区域气候、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环境保护和美化,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长广溪湿地景观带近几年科技教育产业发展迅猛,占地3000亩的江南大学,占地500亩的北京大学软微学院,还有中科院软件所、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等,纷纷落户在长广溪湿地周边,一座规模宏大的科教新城正在崛起。

 

 

图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6月27日傍晚,在雪浪山上拍摄的长广溪湿地全景。

 

 

图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6月27日傍晚,在雪浪山上拍摄的雪浪镇、南泉镇和太湖全貌。

 

 

图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6月27日傍晚,在雪浪山上俯瞰长广溪湿地。 

 

 

 

图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7月7日,走近长广溪湿地。

 

 

图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6月26日,一场大雨过后,在我办公室拍摄的长广溪湿地景观。 

 

 

图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6月26日,一场大雨过后,

在我办公室拍摄的长广溪湿地景观和新崛起的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 

 

 

图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3月10日,长广溪湿地夜景。

 

 

 

图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图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2009年4月15日,长广溪湿地。

 

拍摄时间:2009年3月--2009年7月

拍摄地点:无锡市滨湖区长广溪湿地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D70S,佳能G7,

俄产500mm折返镜头,尼康AFS17-55/2.8G镜头。

 

 

文属于【散落江南乡间的文化符号】专辑:

 (1)东降镇·杨明古桥

(2)方桥村·沈瑞州故居

(3)许舍村·黄草布

(4)葛埭村:5000年的传说

(5)烧香浜·横山草堂

(6)惠山古镇·江南祠堂

(7)李公祠·李鸿章弟弟的专祠

(8)在锡山俯瞰江南胜景

(9)天下第二泉

(10)新安镇·江南千年古刹净慧寺

(11)蠡湖最美妙时辰

(12)蠡湖畔的神秘花园

(13)夜游西施庄,赏月听锡剧!

(14)中国陶都明代古龙窑:前墅古龙窑

(15)紫砂(壶)和黄龙山

(16)荣巷,江南最大的同姓建筑群!

(17)荣巷古街上悠闲的人们

(18)清名桥,古运河上最美的节点!

(19)古运河畔“枕河人家”

(20)梅村,江南第一古镇!

(21)无锡梅村·泰伯庙

(22)荡口,无锡第一古镇!

(23)小娄巷,江南才子巷!

(24)严家桥,“三地一村四码头”

(25)走进江南百年地主老宅

(26)江南乡下的古老灶台

(27)太湖边的小村:红沙湾

(28)太湖边上的古镇:南泉

(29)江南雨前茶的采摘和炒青过程

(30)扬中,“拼死吃河豚”!

(31)木渎古镇:江南园林之都

(32)锦溪古镇:“睡梦中的少女”!

 (33)沙溪:可与周庄比美的水乡!

(34)古镇上的面塑老艺人

(35)沙家浜,找寻曾经的记忆!

(36)太湖岛屿上的古村落:堂里

(37)太湖岛屿上的古村落:明月湾

(38)大山中的小村:岭下村

(39)岭下村的百岁老人

(40)岭下村66岁的老党员:蒋才初

(41)高邮:江南古老的驿站

(42)再游荡口·华蘅芳故居

(43)蜀山南街,旧时最繁华的紫砂一条街!

 

 

更多文章请浏览:《北京人在江南》

  

欢迎加入【行摄·视界】大家庭

 

 

 

致谢:【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江南乡间符号】(44)太湖边上的湿地和白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