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屈原”让传统文化泪流满面
据6月11日据四川新闻网 10日,在被誉为“粽子一条街”的马鞍东路上,有商家挂出的广告横幅上打出了一句“雷人”的广告词:“屈原大叔别跳了,吃个胖姐粽子吧”,广告词的右边还给屈原的头像设计了一句台词:“HOLD不住咯!”商家称,这条广告横幅拉来不少生意,网友质疑这样做广告有不尊重屈原之嫌。
http://img1.gtimg.com/news/pics/hv1/102/43/1060/68937567.jpg
历史文化名人被恶搞我们已经见得很多了,譬如说,前段时间就出现了杜甫被恶搞的案例。在课本中出现的杜甫形象被众网友一再涂鸦恶搞,甚至还出现了“杜甫很忙”这一专属名词。但要注意的是,杜甫被恶搞是因为众学子压力之下的情感释放,是一种另类解读,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文化传承。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对文化名人做一下解读也算是与时俱进了,所以说,恶搞杜甫是有利有弊,是有争议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与杜甫不同,屈原却是不可恶搞的。
因为屈原与杜甫不一样,杜甫虽是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但他毕竟是一个人,还没有像屈原这样和端午节这么样的一个节日紧紧联系起来。屈原是一个文化符号,他背后所表征的是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了几千年不变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流传千古,是要受人尊重及传承,是一定要严肃对待的。端午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紧紧相连,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屈原被恶搞,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传统文化的不被尊重以及没落!
正如新闻中的那个商家所强调的,恶搞屈原是因为一条街上的商家太多,很难吸引顾客,恶搞屈原之后,经济效益确实好了,一天能卖1000多元。这也是恶搞屈原和恶搞杜甫的不同之处,恶搞杜甫是纯粹的娱乐,没有经济利益考量的。但是恶搞屈原不同,是出于同质化竞争的需要,可以说是一种策略。为了挣钱而恶搞,想让屈原不流泪也难!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传统文化的没落已经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的事情。譬如说有的地方政府搞旅游,为了吸引眼球而推出鬼子进村、土匪劫亲这样的活动,为了搞经济而不顾传统古文化中的深刻精神内涵,把很严肃的事情做成了低级炒作还辩称是另类解读以及“再创作”,真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现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越来越没有了本来该有的味道,当春节只剩下吃水饺,元宵只剩下吃汤圆,端午只剩下吃粽子,中秋只剩下吃月饼的时候,当我们的传统节日只专注于“吃”和物质利益的时候,就难免这样的几日不被消费所劫持,不被金钱所绑架了。端午节本该是挂艾草、菖蒲,喝黄酒,斗草,斗龙舟的节日,本来是有很多传统风俗的,但是现在除了吃粽子,我们还有什么?
一个屈原的被恶搞背后是一个节日的没落,一个节日的没落背后却是整个传统文化的落寞。在现在我们越发强调经济发展,在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下,实在是该缓下脚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丢失了什么,应该发展什么,再拾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了。
>>>盘点2012龙年春晚“十句最经典台词”
>>>娱乐圈二十位明星书画真迹大曝光
>>>姜文两封“情书”,妙用十大典故 >>>七任美国总统,十个中文名句
>>>葛优“舌战”,五招制“敌”
>>>央视兔年春晚六位主持人学历揭秘
>>>盘点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十大明星 >>>娱乐圈最知名最成功的十大“肄业生”
>>>历数惨遭疯狂粉丝“下毒手”十大明星
>>>娱乐圈十个最臭名昭著“陈世美”
特别推荐(hot)
>>>黄昏之恋
>>>水煮“先秦名句”(第一回)
>>>三十而栗,四十而不获
>>>我寄相思与明月(散文)
>>>一封信暴露90后十大恶习 >>>生活中的小快乐
>>>远方的朋友,你们还好吗?
>>>8位80后作家,18句经典语录
>>>双语:百句美到窒息的中外爱情诗 >>>谜一样的三毛
>>>超雷人:剑桥和牛津大学面试
>>>《论语》中孔子的十二种性格揭秘

2012、06、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