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集体演戏演的是一出“滑稽戏”!
据7月27日 《羊城晚报》报道 即将于8月上旬上档的红色主旋律电影《通道转兵》里,一群地方官员集体“触电”:通道县一名副县长和司法局一名副局长扮演了国民党将军;另一名副县长杨少波,则率领商务局一名副局长、县政府办一名秘书“投入”红色阵营,分别饰演任弼时、项英和红军军械科长。
http://images.china.cn/news/attachement/jpg/site3/20110728/1908385012838676659.jpg
《通道转兵》剧照。任弼时(右二)扮演者,为时任通道县常务副县长的杨少波。
看了这则报道,看着湖南有那么多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拍电影,甚至一个个粉墨登场起来,横看竖看脑子里都是问号。所以就想问一句:官员集体演戏,演的是哪门子戏?
中国那么缺演员?湖南那么缺演员?非得两位副县长分别带着副局长唱起“红脸”(任弼时和红色阵营)和“白脸”(国民党将军)来?
通道县的工作那么有空闲?竟让堂堂副县长和副局长们有那么多时间去面对镜头?县长大人和局长大人们竟那么有雅兴,而且演技高超?如果不是这样,难道所有镜头的拍摄,都用的是工作之余的时间?一个个镜头都拍得很符合人物性格?水平专业,才当仁不让?
影片共投资800万元,政府投资占了很大的比重:湖南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和怀化市政府各出资100万元,通道县政府出资150万元,县内企业和党政机关融资100万元。在这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县,250万元是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四十分之一。这些钱是县长大人、局长大人自己口袋里掏出来的,不是纳税人的,所以就不需要经过纳税人同意?
作为合作方的对方来讲,袋里满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是为了经济利益才来要求合作拍电影的?而为了达到目的,既然县长大人在影片中担了角儿,“出场费”给不?
不是说通道县投资的另一部电影《我们的嗓嘎》,也带有浓厚的地方营销色彩,影片2010年上映,获得第16届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音乐奖”吗?咋好多地方并不知道?连自己都说《我们的嗓嘎》制作完成后,除了组织一些小型的观影会,主要的推广渠道就是上网和赠送,具体怎样去推,县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而《通道转兵》还这样大手笔、大气派?
据说《通道转兵》是广电总局为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推介的28部献礼片之一,能获得院线资源的倾斜,所以是唯一一部发行渠道和票房都被寄予厚望的电影,再加导演又自认影片不错的可看性,于是就认定该片估计票房能超过2000万元?那么作为投资方,在这2000万元的收益中,有多少分成?如果票房不到2000万元,咋办?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呢,电影中有两位副县长大人、两位副局长大人,万一其中有人今后出了事,这电影还放不放映?
究竟里面有些什么猫腻,要搞得官员们如此不务正业、大把撒钱?以你们这样小小的献礼片,真的会有立足之地?是不是到时还得组织全县人民反复出钱观看?所以笔者还想问的是:究竟是为了过瘾,还是准备打水漂?如果真的是为了推介旅游,为了打出通道县的名片,真的只此“华山一条路”?
官员集体演戏,演的是哪门子戏?
演的其实就是一出“滑稽戏”!一出闹剧!
推荐阅读:
>>>姜文两封“情书”,妙用十大典故 >>>“师生斗智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高中男生寝室里的“荒唐事儿”
>>>高中女生寝室那些“私密事儿”
>>>我导演的一出《潜伏》大戏
>>>这篇初一学生的作文真值十万元吗?
>>>我寄相思与明月(散文)
>>>远方的朋友,你们还好吗?
>>>双语:百句美到窒息的中外爱情诗
>>>十副英语对联,新颖工整给力

2011、07、2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