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白起只因一句戏言葬送了自己
文\刘宴斌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在秦国灭六国的初始阶段,白起起到了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作用,长平之战更是让他的名声达到了顶峰,是他人生事业最辉煌的时刻。
先来简单看一下白起的战绩:秦昭王十四年攻打韩、魏两国,斩首二十四万;秦昭王十五年攻打魏国,攻克大小城池六十一座;秦昭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取五城,逼迫楚国都城东迁;秦昭王三十四年攻打魏国,斩首十三万,并杀赵军二万;秦昭王四十三年攻打韩国,斩首五万;秦昭王四十七年攻打赵国,长平之战前后共杀赵军四十五万……
通过《史记》中对白起对外战争的记载,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一下,明确死在白起手下的他国将士共有八十九万之多,再加上其他没有进行统计战果的战争,总人数不会少于一百万。
如此说来,白起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魔鬼和杀人机器。
但是,这位被秦昭王舅舅魏冉提携成名的战将,却在被罢官之后与新上任的丞相范睢发生了冲突。而冲突的根源,一个是为了国家,一个是为了自己的权力。
事情发生在长平之战不久之后。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一鼓作气,再接再励,争取一口气把赵国给吞下,灭掉赵国。所以,他用重兵把赵国都城邯郸给围成了铁桶!
然而,就在秦国人都在等待好消息的时候,一位名叫苏代的说客找到了秦相范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人是为赵国来游说的,也肯定拿了赵国不少的好处费。
苏代告诉范睢,一旦白起灭了赵国,秦王肯定会非常的高兴。而且,作为此次灭赵的军事主帅,白起肯定也会加官进爵,位列三公,其政治地位就会超过秦国丞相(也就是范睢自己)。并且,自此以后,你这个丞相也就成了武夫白起吆来喝去的对象,失去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绝对权威!
在苏代的劝说下,范睢对灭掉赵国的决心也产生了动摇。因为在他看来,保住自己多年来摸打滚爬的权位,比没掉赵国要重要得多。
于是,范睢便建议秦王撤回攻打赵国的部队,回到国内进行休整。
要知道,长平之战也是白起在赵国换掉大将廉颇之后侥幸得来的战机,而像这样的机会对他来说,是绝对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秦国不趁赵国此时元气大伤之际彻底灭掉它,那么,一旦给它些许喘息的机会,赵国就会逐渐恢复过来。到时候,对于秦国来说,就将前功尽弃,甚至会影响到大秦帝国灭六国的进程和规划。
但是,对丞相范睢言听计从的秦昭王,并没有听从白起的劝说,而是责令白起即日班师回国。就这样,白起等待多年的灭赵良机,就被丞相范睢以一己之私给彻底搅黄了。
对此,白起对范睢恨得牙根都痒痒,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
除此之外,白起还对秦昭王听信小人之言,不从大局出发的态度表示出了不满。虽说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但白起还是不忍承受违抗君令的罪名,班师回到了秦国。
然而,不久之后,忽然想明白了的秦昭王,再次组织大军前去围攻赵国。或许是由于不好意思,这次秦昭王把王陵作为了攻赵的军事主帅。
但是,此时的赵国已经不是长平之战之时的赵国,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战争准备,在廉颇、平原君等人的努力下,一连数次打退了秦军的进攻。
在秦军多次失利的情况下,秦昭王不得已而决定再次起用白起来作为秦军攻打赵国的军事主帅。
但是,一来此时白起有病在身,无法起身参战;二来,白起现在并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所以,索性他就以身体不适为由给推脱了过去。
就这样,王陵又率领秦军攻打了几个月。这期间,战事不但没有一点儿的进展,反而还损失了不少的人马,消耗掉了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装备。
就在秦昭王为此而甚为苦恼之际,有人告诉他了一个好消息——白起的病好了!
于是,秦昭王立即下令让白起重新挂帅出征。然而,白起却认为此时战机不佳,列国都在虎视眈眈地看着秦国,一旦出现其他意外,列国和赵国来个里外夹击,那么秦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白起拒绝去为这种毫无胜算的战争做无谓的牺牲。
秦昭王见自己请不动白起,便让丞相范睢去请。
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你堂堂一国之君的话他都不听,难道还会听丞相的不成?再说了,白起此时最为恼火的是谁,还不就是丞相范睢嘛!
秦昭王让白起最恶心的仇人——丞相范睢去请,不用说,肯定没戏!
果然,范睢也同样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不仅如此,丞相范睢的出现,还逼迫白起再次称病,并且向朝廷请了长假——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几个月,王陵带领的秦军依旧没有任何的收获,反而被楚国和魏国支援赵国的军队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秦昭王听到此消息之后是极为的愤怒,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然而,此时的白起却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因为秦军的下场自己早就已经预料到,而且自己当初也向国君提过醒,但国君却一意孤行,落到如此下场,纯属活该!
按说,这种事情自己偷着乐一乐,出出自己心中的那口恶气也就算了。但是,白起却属于那种没事找事型的,他不仅自己一人高兴了,而且还对自己身边的随从人员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兴致以及对秦昭王的不满——“秦王之前不听从我的计谋,现在怎么样,败得很惨吧!”
然而,令白起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身边竟然有国君的卧底,他的这句玩笑话很快就传到了秦昭王的耳中。
白起这小子竟然敢瞧不起我,有你小子的好果子吃!
很快,白起就接到了秦昭王的诏书,责令他挂帅出征,不得有误!
当然,这张诏书不同于之前那种的商量的意思,而是强制性的,是命令,没得商量!你小子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但白起却依然我行我素,还是老一套——告病请假!
范睢再次去请,白起依旧不为所动。
秦昭王这回事彻底得怒了,你小子给谁脸色看呢,别白自己看得太高了,老子一旦翻脸,六亲都不认(秦昭王曾发动宫廷政变,扳倒控制政权的自己的母亲和亲舅舅),更别说是你小子了!
于是,秦昭王当即就罢免了白起的所有职务,罢为庶民,并且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滚出咸阳城去。
然而,说来也真是一大玩笑,一向胆大包天、杀人不见血的白起,此时竟然被秦昭王的怒火给吓出病来了,一时半刻还真就动不了身。
三个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地传回秦国,而秦昭王又忽然想起了白起的那句话,一打听白起竟然还待在都城没有走,当即就命人把白起给赶出了城去。
白起出城后不久,范睢的手下立马来报:“白起出城后脸色不好,一路上还嘀嘀咕咕的,好像有什么怨言!”
当然,按照白起的性格,这种事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但更重要的是范睢派人监视白起的这一举动很不友善的。
这也难怪,当初我为了让你挂帅出征,拉下老脸两次去请你,你小子每次都给我脸色看,让我下不来台,这回我也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于是,范睢经过简单的语言艺术加工之后,把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上报给了秦昭王,这也成为压死白起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最近脾气一直都不大好的秦昭王听到汇报之后,立即派人就给白起送去了最后一件礼物——一把用来结束他的生命的宝剑!
秦昭王五十年,一代名将白起,自杀于秦国都城咸阳以西十里的杜邮镇。
名将之花,就这样凋谢在了自己人的手中!白起,因为一句戏言而葬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参考资料:《史记·白起列传》
文史可以写的好看:1)史上唯一掉进厕所而死的国君
2)西游揭秘:猪八戒是如何成为神仙的?
3)秦国军队唯一全军覆没的战役
4)史上唯一把母亲埋葬在宫中的平民
5)揭秘:女扮男装最早兴起于何时? 6)史上第一位被太监逼死的太子 7)古代法官因接受性贿赂而被当庭打死 8)因调戏小姨子而被俘的国君
9)史上唯一一位因洁癖而意外死亡的国君
10)因为一碗羊汤而改变的战争
11)春秋时期被老寡妇赶走的国君
12)春秋时期诡异的鬼魂杀人事件 13)因不想当官而躲进冰窖冬眠的楚国奇人
14)受老鼠启发而成为丞相的奇人
15)一场由特异功能引发的宫廷血案
16)秦宣太后鲜为人知的两段风流韵事儿
《聊斋喜剧系列》之奇人怪事篇:
1)聊斋中被一只虱子咬死的懒汉 
2)聊斋奇事:“酒虫”到底长什么样?
3)聊斋中被流星砸中而变性的奇女子
4)聊斋中因泄露少妇私处秘密而被索命的女人
5)聊斋奇事:用兵法救出同伴的神奇老鼠
6)聊斋奇事:串通主人一起行骗的调皮八哥
7)聊斋奇事:用运动战捉老鼠的外国猫
8)聊斋中把父亲给阉割的富二代 9)聊斋中主动上门求骂的小偷
10)聊斋奇事:为要债而出生的孩子
11)聊斋中争风吃醋破坏丈夫新婚夜的鬼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