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管理篇)》

标签:
佛学杂谈 |
分类: 『览好书』 |
文/富捷
这书,理查德·康纳斯整理,精选1977年至2008年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信出版社出版,何正云译。本译本,不好,但无大错漏。毕竟巴菲特的东西通俗,谁译皆可,俏皮话还是那些俏皮话,比喻还是那些比喻,灵魂盖不住的。
市面上,同类书其实很多,但这版,值得精读。理查德·康纳斯非普通巴菲特信徒,他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终身学院还专门搞了个研究巴菲特的课。这课程是得巴菲特本人支持的,平日他亦时常同股神电邮交流,所以,这书有质量保证。
不过,读本书前,最好先通读历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你要倒过来,先看整理的东西,再读原信,也非不可,关键,两个版本都得读,不要妄图走捷径。
实际上,这书只算辅助读物,但若读过原信,再读本书,事半功倍。因为,原信是按时间顺序走的,但整理集是同主题汇总。把同类思想串到一起,自然更易记忆。事实上,骂神李敖读那么多书,记住那么多东西,靠的也是同主题串读法。
那么,这书到底谈了哪些主题?见书名,你就清楚,它主要讲管理。这不是本教你如何投资的书,而是告诉你巴菲特如何治理企业。如何看待合伙人,如何创造企业文化,如何处理并购,如何确定高管薪酬,如何真诚、平等地对待员工、股东。
坦白讲,这次再读,我已不关心思想本身,而是下意识把视角转到了巴菲特的个人品质上。你可从这本书里真切感受到巴菲特的坦率、真诚、正直。
巴菲特常说要做你爱的事儿,他自己是否言行一致?从这些信里,你就清楚,表里如一。世间有无数谈投资的书,但99.999%都不是给人看的,全没说人话,而巴菲特的东西,我找不到一处装逼话语,相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对投资的热情。
这种心境是装不了的。譬如,他谈到不会因优秀管理者年岁大了就辞退,这观念,他非循规蹈矩讲,而是打了个比喻:“我们无法做到只因蛋糕上插满了蜡烛就不再用他们”。
这样的比喻,不胜枚举,我想熟悉巴菲特的朋友还能举出很多,但是,你是否想过,为什么巴菲特能说出如此多的比喻?实际上,这就是爱。只有真正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才有创造力,才能说出无数深刻有趣的旷世名言。反观我们国内,一个个故作高深,圣贤姿态,你就清楚,其实都是装逼范儿。
爱,是你做投资的唯一原因,而非单纯为钱。假使你读一本投资著作,只想晓得怎么赚到钱,那你看到的东西必然是outside,而非inside。对广大股民来说,其实学巴菲特,最该学的,就是他的品质。你不做投资,你玩音乐,也可看他的东西,你不做投资,你搞设计,也可看他的东西,你不做投资,你打球,也可看他的东西。比起那些招式,你更应懂得欣赏一个人的灵魂。
2014年6月23日
札记
总结
·所有总结
沉思
·谁在读书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