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捷沉思0005:看透烟蒂

标签:
烟蒂巴菲特格雷厄姆 |
分类: 『学投资』 |
文/富捷
烟蒂是争议较大的品种。一方面,格雷厄姆崇尚烟蒂,另一面,巴菲特弃了烟蒂。那到底烟蒂是好是坏?
应该说,多数投资者在这问题上,又被眼前幻象误导了。因为好与坏是表面,根本要取决你所处的环境与自身情况。好比张飞不适合青龙偃月刀、关羽不适合小李飞刀、梅西不适合篮球、乔丹不适合棒球,不能说武器不好、球不好,而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烟蒂,生于1929年大萧条后的美国。那个时代,贱货遍地,低于5倍PE、1倍PB的东西俯拾即是。虽说里头多是垃圾,但垃圾也便宜,因此,格雷厄姆灵光一现,把这些东西称作烟蒂。
大萧条后,格雷厄姆确实靠烟蒂积累起长期收益,年复利也在20%以上。其具体操作法,无非列一张表,把PE、PB最低的那部分股票全部买入,不管质地好坏,等赚足50%便卖。这就是所谓的“吸掉最后一口就扔掉”。
巴菲特随格雷厄姆学习,当然也认同此理念,早期的合伙公司便是用这种方法获利。但,很快出现一个问题。因为时间不是禁止的,捡烟蒂也非独门绝学,格雷厄姆透过教学、透过书籍,老早全华尔街人都晓得这套路了。因此,一方面,大萧条过去,经济再次起飞;一方面,越来越多人使用这方法,还有一面,因为大家广泛接受价值投资理念,信息越来越开放,市场越来越有效,以至贱货越来越少。
既如此,巴菲特怎么可能还适合捡烟蒂?收购伯克希尔后,资金规模亦越来越大,能捡到烟蒂的机会越来越少,就算捡到,对收益的贡献也微乎其微。因此,巴菲特与时俱进,学费雪,听芒格的话,弃掉捡烟蒂,而把“合适价格买入好企业”做为投资理念。
所以,巴菲特是85%的费雪,15%的格雷厄姆,而非反过来。透过烟蒂,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要看清自己,清楚自己在哪儿、处在什么时代、手里有多少钱,而不是邯郸学步,“这理念是格雷厄姆的”,就学格雷厄姆,“那理念是巴菲特说的”,就学巴菲特。关键,要把本质搞明白,多花时间阅读、多花时间思考。
2013年12月25日 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