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不发《编程篇》

分类: 『随杂文』 |
文/富捷
儿童节都过了,去年的总结《编程篇》还没出来,为什么?因为这主题实在太多内容要谈,要把它谈透,就得每个点都展开。譬如,谈编程,得先搞明白编程的意义,谈编程的意义,又得先谈效率问题,而谈效率,还涉及碎片化平台问题、装逼犯给股民洗脑问题,这么下来,没有几万字根本出不来。所以,抱着严谨态度,我必须说,以我目前的精力,实在没法把这篇文完整谈透。
当然,出于这原因,日后,我也会换种形式谈。我会把每个点都独立成文,哪天所有点都谈完了,再发《编程篇》。现在,我已越来越严谨,这也是今年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所受影响。怎么读,怎么写,其实本质皆同,一体两面,无非角度不一样。当我阅读一本书,就得清楚作者的主旨,整理出作者的架构,看清作者哪些内容没说清,哪些谈的比自己好,哪些东西赞同,哪些东西反对,同样,现在我是作者,自然也得重视这些问题。编程这话题,实在没法一次说清,它必须是个渐进过程。好比上学,小学毕业才能读中学,中学毕业才能读大学,倘不把每个点说清,省去一环节,那后头的内容就没法看。所以,必须把它拆成多篇文。
可能有些朋友已等这篇文很久,甚至有些小伙伴都等到忘了,但是,我不会因此改变原则,仓促发文。我不关心曝光率,不关心人气,我只关心所发东西是否令自己满意。要是有朋友因此取消关注,我也没法拦,也不会遗憾,你有你的做法,我有我的原则。我虽不是大师,但我的态度同大师无二。市场上有无数“巴菲特”,动不动发文,指点信众,假使你愿意频繁刷博读他们的东西,你自然可读,但要读我的东西,就得有耐心。
于你,等待不需耗费气力,于我,需花大量时间精力思考、码字、删改。我相信文字本身有自动筛选读者的能力,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希望你是鸿儒。
2014年6月3日
札记
总结
·所有总结
沉思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