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智慧:给孩子爱的语言 |
饮食:我只负责给他吃什么,他负责怎么吃
孩子的饮食结构我一向提倡中西结合,这不仅是从营养方面考虑,也是有利于在时间上,饮食结构的调整。有时间的时候就做比较复杂一点的炖煮类中餐,或者便于冷藏的一次准备多一些。没时间的时候,自制三明治,汉堡,cheese意粉,都是几分钟就可以搞定。其实,孩子对这些并不挑剔,他不会根据你做饭时间长短来决定喜好,他在乎的是他的饭经常有变化,合他的胃口。
孩子的吃饭问题,交与孩子自己处理,我只负责给他吃什么,他自己负责什么时候吃,吃多少,用什么方式吃。把他放在餐椅里,给他带上饭兜,地上铺上塑料地毯,让他去自由发挥,大不了我饭后花几分钟打扫,甚过我用半小时的时候,不停地喂他,催他。而那半小时,我可以做多少事情!他喊要下来的时候,问他一声,你吃饱了吗?当他很确定他不吃的时候,那我绝对不逼他,更不会追着到处喂。
游乐:我保证他的安全,他决定怎么玩
其实,我不是懒的,我每天都会带他去各种公共场所,让他在阳光下自由奔跑,认识不同的小朋友。但是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在他不需要我陪玩,保证他安全,并不犯错的情况下,我绝对乐意让他自由的玩,不会因为一些小原因去打扰孩子。我们经常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带孩子去某处,孩子们开心地追赶玩闹,大人们在一旁一边看着他们,一边愉快地聊天。无论他是决定在沙子地里玩一身沙子,还是想在小水笼头旁喷上一身水,我都觉得不是大问题,我只要花上几分钟给他换了就行。
出门时我的包里都会带一本书,孩子玩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看,有效的利用时间的空隙。这样,既做到了孩子能自由玩乐,而自己也做了自己的事情。
日常:我指挥协助,他自己动手
孩子其实永远也更愿意自己动手,如果父母总一手包揽,那他会慢慢失去动手的兴趣。一个人在家,既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孩子不愿意自己玩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也参与到家务事情中来。既解决了孩子缠着闹的问题,有时还真是能帮上点小忙。
我在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指挥孩子做这做那,从刚会爬起,就让他往垃圾桶运垃圾,让他帮忙收拾玩具,帮忙拿个东西,大一点后,出门时也分他一样小东西给他提,慢慢地他就把这些当成了责任。现在,每次他一听到妈妈洗澡,马上就把找到浴巾拖着过来,看着孩子小小的身子拖着大大的浴巾,我感动的同时,也觉得真是懒妈有懒福啊!
学习:我捕捉他的兴趣,他决定学与不学
我一直都觉得,孩子没上学前,那他的任务就是尽情玩乐,享受他这个年龄段该享受的事情。所以,对于学东西,我来捕捉他的兴趣,如果他很感兴趣,我会抓住机会好好教他,如果他失去兴趣,那就让他去继续玩他更有兴趣的东西。而在教他的过程中,也以寓教于乐为主,边玩边学,没有任何约束。
儿子曾经在一岁半前对背唐诗非常感兴趣,一岁半能背到50多首,亲戚朋友都说,只要坚持教下去,肯定是个小神童。可是,我们仍然只是在散步,坐车或睡觉前背着玩玩,后来他喜欢上了更多有趣的东西,对于背诗慢慢失去了兴趣,我就想,由着他吧,孩子的世界里永远有更精彩的东西,我何不乐得清闲,让他自己去决定呢?
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偷懒的机会也如此,存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在保证孩子生活质量,确保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的情况下,有时,适当的偷懒不仅是一种休息,更是一种育儿的好方法。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黄金分割点,不做全盘包揽,更不绝对甩手,而是在两者之间做适当的平衡,所以,有时适当的放手就正好处于这个黄金的比例,那么何不做个轻松育儿的懒妈,心安理得地偷偷懒呢?
相关博文:
怎样应对宝宝的十万个为什么?
当妈前后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