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拐”的万寿寺斜塔


标签:
休闲观光掠影杂谈 |
p1
p2
↑站在偏西侧和东侧看,塔身偏移度较大。
前一段,看到有关万寿寺塔的倾斜的消息,一日路过于此,遂进去观看。
说来,几十年前常路过这里,一排临万寿中路的灰色院墙里面就是万寿寺塔。那时没有什么高层建筑,老远就能看到挺立的古塔。那时的万寿寺塔还身板刚正挺直。
万寿寺塔处在西安东郊韩森寨附近的西光中学校园内,因古塔处在万寿寺而得名万寿寺塔。其兴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属于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唯塔独存,而万寿寺则早已没有踪影了。
万寿寺塔身为六层平面、六角形的楼阁式砖塔,高 22米,每层六面,底层每边长3米。塔身第一层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第三层正北处辟有一门,门楣上方镌刻着“藏经塔”三字。
据说,上世纪70年代挖防空洞,导致古塔开始倾斜。2007年,经文物部门组织对古塔倾斜测量分析,塔顶距塔体中心点的偏移方向为西北1.064米。专家认为,地下挖有防空洞且有部分漏水及地基的不均匀下沉,是造成古塔倾斜的原因。再有周围建筑物施工由地下往外抽水,造成了地面下沉。
去年7月,中国之声报道,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西安万寿寺塔倾斜达2.64米,已经威胁到塔体安全。西安文物局目前对古塔的排水和防水进行了处理,同时对倾斜的塔身进行钢架支撑,并在塔四周打孔,将沙子、水泥、生石灰灌入孔中,吸收塔基下的水分,提高土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待观测一段时间,塔体稳定后,将进行纠偏。
沿着“拄拐”的万寿寺斜塔顺时针转了一圈,对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塔行360度注目礼,祝愿古塔倾斜的身姿得以稳固,早日康复,丢掉“拐杖”,挺立起刚正的身板。
↓处在西光中学校园操场上的万寿寺塔,塔身已向西北方向严重倾斜。塔的周围用彩色钢楞板围护着,其正北、西北、正西三面,架有三组钢架支撑着塔身。
p3
p4
p5
↓换个角度看塔身倾斜度
p6
↓塔身第一层塔檐下部有砖雕斗拱,第三层正北处辟有一门,门楣上方镌刻着“藏经塔”三字。
p7
p8
↓处在正西面,视觉差的原因感觉古塔显不出倾斜。
p9
↓愿古塔倾斜的身姿得以稳固,早日康复,丢掉“拐杖”,挺立起刚正的身板。
p10
↓操场一角,在上体育课的学生。
p11
↓校园的一方巨石上为曹伯庸先生丙戌金秋时题书的“凝晖”二字。
最新消息:2012年11月28日《西安晚报》以题为《西安明代万寿寺塔倾斜严重 正制定“扶正”方案》的报道说,这座塔是楼阁式砖塔,通高22米,特点是“3个6”即:塔高6层、每层6面、平面为6角形。据悉,这座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塔基开始下沉,文物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加固。但是去年5月底我市连降大雨,导致万寿寺塔下沉更深,塔身倾斜加剧,威胁到塔的安全。市文物局随即对万寿寺塔采取了抢救性保护措施,用钢架支撑并进行监测。 市文物局近日召集专家在万寿寺塔现场进行了实地查看,检测数据表明塔身稳定。目前市文物局已经委托专门机构做“扶正”方案。方案经过研究论证通过后进行报批,通过后就会实施。
相关文图链接:
《游仙游寺》
《观游泾阳崇文塔》
《千年古刹马蹄寺》
《五当召》
《悟真寺》
《再观水陆庵》
《梆子井慧静寺》
《报本寺塔》
《千年古刹草堂寺》
《晚霞映雁塔》
《西五台——云居寺》
《太壶寺》
《卧龙禅寺》
《游香积寺》
《雁塔飞雪》
《观览三原文峰木塔》
《广仁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