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五台——云居寺

(2011-09-07 21:04:00)
标签:

休闲

观光

掠影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灵应台(第一台)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均采用宋代硬山式建筑形式建造。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极而上,一台高于一台。各台两侧均有寮房,历来为尼僧居住。“灵应台”为赵朴初所题写。   

 

秋前的周六,在回民坊洒金桥品尝回民小吃,顺游了处在古都大酒店东侧门旁的小巷子里的云居寺。

我曾在其紧邻北面的古都大酒店俯望过云居寺,为其金光灿灿的琉璃瓦,宏大的建筑群而感到震撼。

这次偶然走进云居寺,方知各个院落在城建中被人为的分为了三个院落,院落大门闭锁着,加之没有时间,还是没能顾上游完已经分隔开的另外两个院落。仅算草草的观拜了古老的寺院。

 

山门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韦驮殿殿前所立的石碑书刻着:唐长安城 宫城南墙 遗址 西安市人民政府立 19836月碑的阴面介绍道: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为皇室居住的地方,位于郭城北部的正中。其南为皇城,是百官署衙的所在。环绕宫城、皇城的郭城,则分布着寺观道院、贵族宅所和一般民居。唐宫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 1492米、东西宽2820米。这里是宫城南墙的一部分,宋代利用它修建了西五台。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西五台石碑:1983129公布的西安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碑的阴面介绍道:西五台本名“云居寺”,位于市内莲湖路南侧,东临洒金桥,西靠明代城墙,东西长约一华里。这里为唐长安城内太极宫宫城南墙之所在。历年城墙不断倾圮,形成从东至西延绵起伏的五个高台,宋代在台上创建寺院,因其地形,又俗称寺名为西五台。入寺内,由东而西,从三天门拾级而上,层层台阁,环列左右,最高处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二郡之胜”。现寺仅存二台和中台。寺下所压唐代宫墙遗址,是研究唐长安城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西五台现为西安地区著名的尼寺。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寺院院落一角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石佛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大雄宝殿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回望大雄宝殿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依次看过去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五大菩萨殿(第二台) 五大菩萨殿主要供奉:弥勒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地藏台地藏菩萨殿(第三台)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云居寺北邻的古都大酒店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资料编辑:

云居寺原名安庆寺,俗称西五台。据说因该寺上空常见祥云环绕,久聚不散,如菩萨显圣,故改称云居寺。其位於西安市玉祥门莲湖路西段南侧,东邻洒金桥,西靠明代城墙,东西长约一华里。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寺址为唐长安宫城的遗址,为长安城内太极官,城南墙旧基。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之母笃信佛教,每年数次前往终南山南五台朝山拜佛,旅途劳顿,世民为母尽孝,便仿照南五台在宫城广运门以西,太极宫城南墙上沿起伏地势,筑建了五座佛殿,供其母瞻仰朝拜。因共有五个高台,又与终南山南五台遥相呼应,故称西五台。

西五台的建筑风格与一般佛寺有所不同,它坐西向东,由山门拾级而上,一台高于一台。第一台名为降龙观音殿,台前建有韦驮殿。第二台称五大菩萨殿。第三台为地藏菩萨殿。第四台为弥勒殿,殿前有老母殿。第五台为十二臂观音殿。另外有大雄宝殿、观音大士殿、卧佛殿三殿分别插建于二、三、五高台之前,系明代燕王朱棣所建。卧佛殿内卧佛塑像及侍立两侧的十大罗汉塑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堪称明代塑像珍品,据《关中图志》记载由三天门拾级而上,层台绀阁,环列左右,最高处为大士殿,登殿四望,可收一郡之胜。各台两侧均有寮房,历来为尼僧居住。昔日的西五台是开期放戒的道场,其规模之大由此可见。

现在的云居寺受城市建设的影响已被分割成三段。东段(前段):山门,天王殿,第一台:降龙观音殿,大雄宝殿,第二台:五大菩萨殿;中段:观音大士殿,第三台:地藏菩萨殿,第四台:弥勒殿;西段(后段):卧佛殿,第五台:十二臂观音殿。由于战火频燃,解放初时只留下二、三、五台由尼僧住持,被称为前台、中台和后台。

门票:免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