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油都是我们的责任

标签:
节能车《汽车导报》队汽车 |
分类: 赛车●赛手●赛事 |
《汽车导报》再次参加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
撰文:吴佩
在夺得第一届节能竞技大赛最佳技术奖、第二届节能竞技大赛普通组冠军之后,《汽车导报》再次组队参加第三届节能竞技大赛。
与广汽本田“同盟车队”进行技术沟通,分享技术成果,一些本田量产车的技术黑我们运用在Type ECO MK II上。
1981年,一帮日本人造了一批稀奇古怪的车子开上了赛道,他们可不是比拼谁更快,而是比拼谁更省油的,他们车身上无一例外地贴上了一个HONDA的logo。
这可不是一堆人穷极无聊的游戏,他们正在完成一个任务:一升油的极限历程是多少?
HONDA节能竞技大赛创立于1981年,是根据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的灵感而来,本田宗一郎认为,汽车的宗旨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不破坏公共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所有行动要以此为准绳”。因此,本田技研工业决心打造一个高水平的竞技平台。
1升油可以跑465.095公里?
1升油可以跑465.095公里!没错,这是《汽车导报》2008年的参赛成绩,当年我们的Type-ECO MK I赛车在上海F1赛车场制造了这项“耸人听闻”的成绩,并获得普通组冠军。当然我们并不是最厉害的,几年前,有车队就造出了3435Km/L的成绩,当然那是旧版赛例情况下的成绩,在近几年的新赛例约束下,如果花大力气高成本投入,一升油的极限可以上探到800Km/L的成绩。
这是如何达到的呢?本田为所有车队提供了一台125cc的四冲程摩托车用发动机,各个车队利用这台发动机制造一款赛车,加注一升汽油后,在赛道进行四圈的角逐,然后测量消耗的汽油,并推算一升汽油所达到的最高里程。
发动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100CC的发动机已经被缩缸,排量骤减,同时加入了可变气门升程、双火花塞、干式油底壳,我们打算在比赛时无机油运转。不用担心,本田发动机扛得住
我们为什么要参赛?
严格说来,我们只是一家杂志社,在编辑好看的杂志之外,跑比赛似乎不是我们的强项,但作为一家有责任的媒体,我们市场都在反思。我们的右脚每天都在踩油门,燃烧汽油、制造污染,我们还在告诉读者,如何踩油门如何体验驾驶乐趣,这一切都在给地球制造污染。
如此说来,我们的职业不是有“原罪”?
因此,我们尽可能做一些让我们更开心的事情,例如植树,例如参加本田节能竞技大赛。我们是一家媒体,更是社会人,我们也应该履行应有的社会责任。
如此精细的摇臂是来自卡丁车,轮胎前束、主销倾角都是影响摩擦力的主要原因,这是需要经验的。
和广汽本田英雄所见略同
和广汽本田做了两年的对手,今年我们终于“握手言欢”了,我们和广汽本田组成了联合车队,我们可以分享广汽本田工程师的参赛经验。今年我们惊讶地发现,我们采用的很多“独门秘籍”其实在本田量产车型上已经使用了,例如我们双火花塞的设计可以大幅提高发动机的点火效率,而广汽本田早在飞度1.3上就使用了i-DSI双火花塞技术;我们费心研发的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原来也在雅阁等i-VTEC发动机上早有使用;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使用的轴承居然是奥德赛牌的,这套低阻力轴承曾为我们去年的赛车如虎添翼;还有不了从飞度车上改装而来的三元催化器,既然是节能环保的比赛,我们当然要为尾气负责。
两套刹车卡钳,价值与一套飞度的改装鲍鱼价格相当,液压制动的效能不同凡响。
变速箱拆得只剩下一套齿轮了,我们今年选定的是二档,不过后级齿轮的齿比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
我们的目标:更远
在我们制造赛车的半年里,中石化的油价三次莫名其妙地高涨,我们的比赛目标也跟着水涨船高——油价高涨,再不省油,如何了得?经过多次模拟运算,我们决定把今年比赛的成绩定在600Km/h——再多一点,就超过“不惜血本”专业级车队了。
附庸风雅,套了海子的诗,山寨了一首:
从明天起,关心油价和空气
我有一辆赛车,身轻如燕,节能环保
《汽车导报》本田节能竞技大赛 Type ECO MK II赛车全球首发
今年的赛车依然由《汽车导报》众人七嘴八舌构思,在排除《中国赛车杂志》提出的仿本田2008款RA108 F1赛车造型以及设计部提出的“宇宙飞船”造型后,我们决定尊重科学,设计一款经得起推敲的车型,在此基础上延续MK I的经验,打造今年的MK II赛车。
Type ECO MK II继续使用MK I的分体式车架结构,发动机充当车体的一部分,如此可以减轻车重,并且保证发动机与后轮的对中性。
照例,我们的设计思想在“Racing隼”汽车改装公司的手中变成现实,机械天才光头佬继续担当车架部分的设计,电力工程师杨丰给我们买来了更轻质的高容量锂电池,国内著名的摩托车车手兼机械师伍健权负责发动机部分的调教,而行走系统的调教交给了曾经参加多次国际比赛的自行车赛手卢家乐来完成。
当然,我们还得到了拉杆改装品牌狮特为我们提供的轻量化航空铝材,排气品牌Snake为我们量身定做了带三元催化的排气管,还有全碳纤维制造的车身外壳,这都为我们的赛车如虎添翼,看来今年的Type
ECO MK II实力不凡。
2009年9月1日,Type ECO MK II在广州“全球首发”……
想看更多独家见解请登陆www.autoemag.com.cn
《汽车导报·改装与四驱》09年倾力巨献
史上最强轮胎测试大比拼进入网址投票选出你最喜爱的轮胎产品
博文推荐:
追寻佛罗伦萨的脚步--全球首试Audi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