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2009-08-24 16:30:11)
标签:

标志

法国

博物馆

家具

汽车

汽车导报

袁启聪

分类: 编辑手记●试车●感悟

标致,我很惭愧

 

  转自《汽车导报·综合版》执行副主编 -- 袁启聪 博客

 

 

    这篇文章是我采访完标致博物馆后交出的作业,写了挺多的,让博物馆栏目的责任编辑很头疼,嚷嚷着要我删点字.不过,我必须这样写,因为我需要这些文字帮助自己整理一下最近对标致的新认识,也能帮助还不懂标致的朋友尽可能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个品牌.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刚刚走进这个博物馆,正当我对博物馆略显陈旧的设施感到疑惑时,博物馆馆长HENOUIL先生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和我说:“明年,我们将为这个博物馆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和装修,为了纪念标致公司诞生200周年”。

是我听错了吗?“纪念标致公司诞生200周年”?当HENOUIL先生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说出这句话时,我不禁大吃一惊,要知道,汽车诞生至今才123年。

显然,仅仅靠汽车,并不足以承载标致品牌的全部内涵。但是,作为法国,乃至全球最重要汽车制造商之一的PSA集团,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似乎已经将标致和汽车完全等同,除此之外,或许还能说出标致也在制造一些高档餐具,但更多的,就所知寥寥了。

HENOUIL先生的一句话,已让我明白,对一个具有200年历史的标致,毫无疑问我是陌生的。因为如果我们能只像在Google上搜索“标致汽车”的结果一样,答案只停留在对307、206等车型的各类分析上,那几乎是对标致一无所知。没想到采访刚刚开始,我已经有所收获。

事实上,在前往博物馆的一路上,看着手头上仅有的资料,我对标致的疑问越来越多:为什么我身边的那些所谓汽车专家,对标致的认识都那么肤浅;为什么标致的汽车总有那么些说不出的特立独行;它和雪铁龙又是怎么区分个性的;为什么他们要把博物馆建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辗转到达法国农村

 

我是从德国转飞巴黎的,拿着标致博物馆的地址,一下飞机就四处打听那个叫Sochaux的地方,问了好几个人后,终于在地图上巴黎以南650公里处,找到了这个小镇。紧接着,从戴高乐机场开始,我转了两趟地铁、4小时高速火车、1小时普通火车、半小时出租车,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晚上7点,依然阳光明媚,8月的法国晚上10点天才黑,我走在Sochaux的大街上,静得出奇,我能看见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只是偶尔有汽车经过,除了加油站,所有的商店都已经关门,这个晚上,我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所以,第二天正式采访时,我向HENOUIL先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标志会选择在这么一个偏僻的农村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呢?”

HENOUIL先生带着我来到博物馆入口通道处,指着挂在墙上的标致族谱向我说起来标致家族的故事,这也是我第一次对标致在制造汽车以前的历史有了了解。原来,标致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5世纪,Sochaux附近则是这个家族发迹的地方。最初的标致曾涉足制造业的诸多领域,但主要都是以生产农业机械为主,另外还有成员充当工匠、士兵、织工,也有一些地方显贵。当年的Sochaux布满原始森林,木材和水资源都很丰富,非常适合作为农业机械产品的生产基地。1810年,标致家族正式建立生产工厂,第一个产品是木制手拉锯。有了经营初期的积蓄,标致家族开始进军织造业,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型也由此而始。1832年,让-皮埃尔的两个小儿子和一个合伙人共同创办了“标致兄弟和雅克-马亚尔-萨兰公司”。最初的磨坊变成了铸造厂,标致家族进入了工业时代。

时至今日,虽然Sochaux依然地处偏僻,但标致工厂已经在此地立足近两个世纪,是标致真正的老家。所以,当初决定要建标致博物馆,就像是中国人要为自己的家族修建祠堂,理所当然要建在自己的老家。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代表标致的雄狮

 

刚刚进入博物馆的主展厅,我看见了几把标致在一个多世纪前生产的木头锯子。馆长先生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知道象征标致的小狮子是怎么来的吗?”还没等我表现出尴尬的表情,HENOUIL先生就讲起了故事。

原来,这头狮子的历史开始于1847年一个美丽的清晨,标致两兄弟于勒和埃米尔委托蒙贝利亚尔首饰匠设计一个标识,作为自己制造钢锯等工具产品的品牌。他们提出用狮子作为吉祥物,因为狮子能够代表标致生产的锯条的三种品质:锯齿经久耐用——像狮子的牙齿一样;锯条柔韧不易折断——像狮子的脊柱;切割的速度——像腾跃的狮子一样迅捷。在众多设计方案中,两兄弟选择了行于箭上的狮子侧影。

于是,从1850年起,标致锯条开始打上狮子印记,但标致兄弟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个当初专门为锯条设计的雄狮品牌符号,后来竟会和汽车扯上关系,而在此36年后,世界上第一部汽车才被发明出来。

HENOUIL先生没有明确告诉我,为什么标致会把雄狮印在与锯条无关的产品上,只是耸耸肩膀笑说道:“也许是他们实在很喜欢这头小狮子”。在那不久后,第一台印有雄狮标记的标致咖啡磨问世,这种品种繁多、样式各异的咖啡磨一直被大量生产到1965年,成为标致历史上又一款非常重要的产品。到了今天,标致当然不会再以咖啡磨为主业,但是这种颇具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产品仍被再版面世,而一个标准的标致车迷,很必要以这样的一个咖啡磨来表明身份。1850年,标致家族的经营活动蓬勃发展,并相继兴建了3个新工厂,而至今PSA的下属公司仍旧在这些厂区内生产。而当时标致公司的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加,包括锯条、弹簧、伞架和前面提到的咖啡磨等。

可以说,在1889年以前,标致已经完成了发展大工业之前的资本积累,丰富多样,而且质量上乘的日用产品也为这个品牌积累的不错的口碑,在当时的法国,标致已经成为家居用品方面家喻户晓的品牌。那又是什么,促使标致作出转变,让我们今天需要从一本汽车杂志,而不是家居或者时尚杂志上了解标致呢?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被藏在仓库内的标致历史

 

没想到,看完与标致汽车无关的历史后,我在博物馆里的参观就被暂时终止了。HENOUIL先生把我请出了博物馆,没想到在门外等待我的,是一部1934年的标致401老爷车。“以下我要带你去的地方,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我可以肯定,你一定是第一位来这里的中国人。”馆长先生和我说完这句话后,401就出发了。

老爷车年纪虽大,但脾气依然火爆,发动机声音没经过什么遮掩,肆无忌惮地宣泄到这个宁静的小镇上。之前已经说过,Sochaux极其偏僻,馆长先生后来告诉我,这个小镇人口只有1500人,几乎全部是标致工厂的员工,说长春是汽车城,那这里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汽车镇了。

当然,1500人撇除老弱病残,肯定是不够标致工厂用的,这个现代化工厂共有员工20000人,大部分都是从附近城市来的“外来工”。这部401,一路绿灯就能进入工厂内部,咆哮着冲进一个看上去已经废弃了的车间,声音在空荡荡的围墙上来回反弹,显得更加喧闹。爬了几层楼后,401在一扇大铁门外停下了,司机掏出一把钥匙,拉开铁门,噢,原来真的是一个仓库,只是里面的货物,全是标致汽车,用馆长的话来说,标致把它的一生都藏在了这里(当然,仅指在汽车领域)。

馆长先生告诉我,在这里停放的汽车,全部是标致历史上有过经历的车型,说完每部车的故事后,你就会完全懂得标致在汽车领域的历史。其实,这就是博物馆的仓库,博物馆展出面积有限,只能摆放140部左右的展车,而标致公司收藏了近500部汽车,在暂时没有建起像奔驰那样规模庞大的博物馆前,其余的收藏只能深藏在工厂内部了。

馆长先生带我来看这些车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我展示标致汽车那悠久的历史。有多少人知道,第一部标致汽车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我们都记住了奔驰1号,但“标致1号”,仅仅比奔驰1号晚了3年,于1889年诞生。可以说,标致汽车的历史就和世界汽车历史同步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汽车开启了标致的新时代

 

回到博物馆后,我们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参观,首先是从一部自行车车开始的。1883年,“标致兄弟公司”生产出了第一辆自行车,最初的自行车由于没有使用链条传动,所以前后轮大小不等,看起来就像马戏团里的独轮车。值得一提的是,阿尔芒-标致是一位机械迷,在世界上第一部汽车“奔驰1号”发明后,他曾非常激动地预言,未来将会是汽车的世界。正是他,带领标致家族走向汽车业。1888年,阿尔芒拜访了著名的汽车设计师戈特利普-戴姆勒先生,希望联合更多的人共同探索汽车技术。随后的1889年,对于标致来说,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阿尔芒和著名的蒸汽动力学家莱昂-塞伯莱合作,制造了一辆三轮蒸汽动力汽车,并在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这是第一辆以标致命名的汽车。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可惜我没有在博物馆内看见这部“标致1号”,却看见次年(1890年)生产的Type 2车型,在它前方,摆放了一个看着很熟悉的发动机。我想起来了,我曾经在奔驰博物馆见过它。高瞻远瞩的阿尔芒,他不仅促成了标致第一辆汽车的问世,并在蒸汽机后果断选择以燃烧汽油为动力,凭借和戴姆勒先生的良好关系,他为以后的几款标致汽车装备购买自戴姆勒的发动机。更值得关注的是,我还看见一台阿尔芒主导的“通用汽车平台”,Type 2车型以后的几款新车,都是改良自这个平台。这种前卫的汽车设计思想,让阿尔芒的产品日趋多样,利用通用底盘,标致差不多同时推出双座Type 5、Type 6和Type 7轻便车,Type 8敞篷车,对坐式Type 94和客货两用Type 10等等。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标致首台发动机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硬顶敞蓬车,标致在很多年前就有了.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小车的是布加迪送给标致家族小朋友的礼物,这两个家庭是很好的朋友.

 

 

标致对全球化的态度

1896年是另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年阿尔芒成立“标致汽车公司”,专司旅行车和卡车生产。这一年的夏天,标致Type 14面世,这部首次采用了标致专利的卧式双缸发动机的汽车,结束了标致使用戴姆勒发动机的历史。我们可以在博物馆看见这台标致自己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采用了在当时来讲非常先进的结构和风冷技术,这让Type 14的性能非常可靠。

我发现,在博物馆内展出的标致老爷车,不乏非常豪华的车型,例如1892年的Type 4型号,全车用精致讲究的白色花布料包裹,还有真皮座椅,典型的奢侈品设计风格。记得在奔驰博物馆参观时,接近年份的车型号也是非常豪华的,这让我曾经感叹奔驰不愧是豪华品牌的鼻祖,现在看见百多年前的标致,原来也是非常擅长造豪华车的。

随后看见的302系列轿车,又一次让我大开眼界。这款车是标致请著名设计师协作设计的,在当年独树一帜地采用流线型车身设计,考虑了空气动力学,甚至把车头灯都藏在前脸隔栅中。302车系非常丰富,提供了从四门轿车到硬顶敞篷车的多种选择,这款车不仅代表了1935年代标志造车的最高水平,更是当时世界汽车界的模范作品。302的成功让之后的403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款车是标致联合意大利都灵的设计师“宾尼法利纳”合作设计车身,首次安装上流线型挡风玻璃,双方的合作结出累累硕果,一直持续到今天。403也是标致首款产量突破百万的车型。

随着参观的深入,我心中的疑惑越来越多,为什么历史仅比奔驰短三年的标致,而且当年无论设计还是产品,都曾代表世界最顶尖水平,但到了今天却缺席顶级豪华车团队,也不能跻身世界车坛的第一梯队?

对于这个问题,HENOUIL先生并没有给我答案,从他的漠然表情看来,似乎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这一路参观,我似乎悟到了点什么。从两个世纪前生产农用机械,到咖啡机,还有后来的洗衣机、熨斗、缝纫机、自行车、汽车……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表面上唯一的联系,就是那只也在不断进化的雄狮标记。其实,HENOUIL先生说的一句话就能解释了这一切:“标致,是法国人的标致”。这是一个寄生于法国社会的品牌,所有的创作和发展灵感都离不开法国的土壤。留意到了吗?200年来它生产的各种产品,恰好就是那个时候法国人在各个年代最需要的东西。

当年的标致车很豪华,是因为当年消费汽车的,只有法国和附近欧洲国家的贵族。到了汽车开始普及的年代,标致马上生产出一部201,又迅速获得成功。直到今天,法国人已经把汽车当成生活工具,对顶级豪华车的需求不大,我在巴黎见到的汽车,已经变得非常生活化,高档车出现的频率,远没有德国高,甚至还不如在深圳街头看见的豪华车多。

刘志峰在看完《六千万法国人不可能错》后,被作者说服了,认为法国人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全球化。但在我看来,起码标致未必如此。他们和120年前一样,只是全心在为法国人,充其量在为其他国家喜欢法国车的人造车。或许标致根本就没想认真想过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品牌,否则他们一定会像德国人,日本人或者美国人一样,去地球上各个地方作更认真的实地研究,开发出适合亚洲人需要的自动变速器,或者一部适合美国市场的豪华SUV……

参观过后,关于标致,我现在只能说是略懂,也开始对这个品牌产生兴趣,它在世界上那么多汽车品牌中是那么的特殊,值得我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解读。我想,懂了标致,也许就懂了法国人,懂了他们的经商理念,明白当全世界都把全球化当成是工业发展的唯一答案时,为何标致会不屑一顾,否则他们一定不会把自己120年的辉煌造车历史静静地藏在工厂深处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原来标致不是卖车的,是卖榔头的

以前的标致,可比现在的奢华得多.

 

想看更多独家见解请登陆www.autoemag.com.cn

下载作为壁纸高清靓车图片请点击导报私家图库

 

《汽车导报·改装与四驱》09年倾力巨献

史上最强轮胎测试大比拼进入网址投票选出你最喜爱的轮胎产品

2009年金轮奖

 

博文推荐:

打开法国标致工厂中最神秘的一扇大门

德国慕尼黑全球首试宝马760Li

在德国慕尼黑偶遇宝马5GT真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