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族个性试车汽车导报汽车 |
分类: 编辑手记●试车●感悟 |
转自《汽车导报》综合版执行主编助理--袁启聪 |
试车这几年,在试车人心目中,早已经摸透了不同车企的不同风格,简单区分有“欧美式”、“日式”、“自主式”。
(
先说“欧美式”,和欧美人的身材一样,都是大大咧咧的,一般来说,只要是稍有名气的车厂,都乐于采用“放羊式”的试车方式。签到后拿一份路书,然后就不管你把车开去爬山还是下海,总之,不管车有无本事,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有着近乎自负的信心。反正买了重保险还安排了大批救援队伍,不管你把车造烂了,还是把车开掉沟里去,总会很快有人过来帮你擦屁股。没有问题,换一部车,该怎么搞接着怎么搞。如果是世界顶级品牌,例如宝马,运用起“放羊式”便会有技术含量得多。通常会包下一整段赛道,请来世界顶级的教练,因材施教,有本事让你上几堂课就从菜鸟变隼鹰。同样的,他们对自己的产品也是极度有信心,任凭你用近乎残忍的方式折磨汽车,对讲机中只会听讲这么一句:"放心,我们的车没有任何问题,你做得很棒……"
再说说“自主式”,可能是这类车企都比较年轻的关系,同样有着所有年轻人张狂气盛的特点,技术说明会会开得和他们向媒体公布的企业目标一样宏伟。在试车环节,“自主式”和“欧美式”有些许接近,很多时会采用“放羊式”管理。给你一部车,然后再发一个能把树上的鸟都骗下来的随车人员,他的任务是在遇上空调忽然不工作、车窗失灵、开锅、内饰脱落时告诉你一个合理的解释原因。采用“放羊式”试车法,原因多出于无奈,包赛车场成本太高,而且这样干会给消费者带来额外负担,发“随车故障解释员”,是因为后勤保障缺乏,“忽悠”是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法。“自主式”的豪气,是体现在饭桌上的。绝少是“欧美式”或“日本式”最常采用的自助餐,最爱是最有气氛的围餐,山珍海味加白酒。逻辑大概是:把车试坏了不要紧,酒喝好了就是朋友了,既然是朋友也就不会害朋友说朋友不好了。
前几天听一位同行说起一段经历,参加这个派别的一个活动,玩起了品味,弃白酒改红酒,席间某媒体说:这么好的红酒,这样大口灌可惜,如果伴点鹅肝细品会很棒呢。
主人家听后马上招呼:“服务员,给我每位客人上一个大例牌鹅肝下酒……”
服务员回答:“抱歉我们这里没有这道菜……”
主人家接着吩咐:“这样啊,那牛杂有吧?配点猪肝每人来一份吧……
某日去试新车,主人家的日本汽车企业,试车过程则是典型的日式风格。大家知道日式风格是细致谨慎,但体现在试车上,试车人就全体变成刚刚幼儿园的小朋友,连上厕所需要拉开裤链都不知道。主人家便是家长,事无巨细都要安排妥当,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这种风格和“欧美式”大相径庭,可以称为“圈养式”。就如一次试车,所有媒体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一个只有正规大学1/4面积的度假村内,环境基本和我家小区一样,还限速30公里。就是这样一个稍微站高点一眼就能看完两遍的地方,为了安全,每位成员都买足份量了保险,每部试驾车还安排了一位陪驾,一部GPS定位机,一部对讲机,每部试驾车后面还寸步不离地跟着一部GL8商务车,里面坐了三个陪同人员,随车设备还包括一把梯子、饮料、纸斤、粮食、急救包……这个活动本来还安排了一段高速公路体验,方式是由两部警车一头一尾压阵,我们夹在中间,不允超车,更不允许离队。但大部分试车人一听这样的安排都表示放弃,说还是留在羊圈里自在些。
再说说“日式”,之前去日本参加另外一家日企安排的试车,地点是该汽车的内部赛道,因为天雨路滑,有一位同行不慎滑出赛到,车停在缓冲区上。我以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料主人家马上停止了整个试车活动,急救车马上开到同行身边,不由自主把他扶下车,然后五花大绑地固定在担架上,任凭同行在挣扎,高呼:“我没事,毛都没掉一根,不用紧张……”没用。45分钟后急救车送他回来,一脸无辜像被强暴过,手上还拿着一只很Q的毛公仔,说是小礼物,抱歉因为天雨让你冲出去受惊吓了。后来我问同行这45分钟发生了什么事,同行说只是被全身检查,但执行的是抢救的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