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养坏习惯以毒攻毒儿童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心理家庭教育育儿技巧 |
分类: 父母教育 |
按:本文刊登于2012年2月的《中华家教-学前版》。
孩子的成长,是在无数个错误中走过来的。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有许多都是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问题,让其学会正确的解决问题方法。同时,孩子也是通过家长的管教,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但问题是,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一些由于成人之间的“管教”模式,比如以毒攻毒的方式,用于孩子的教养,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了。
以毒攻毒,这个成语出自《辍耕录》,本是医学用语,指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毒疮等因毒而起的疾病,后用于实际生活。比喻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特点、弊病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一种坏东西抵制另一种坏东西。也是用对方的利害方法来压制对方。如果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其逻辑思维能够达到一定的认识,以毒攻毒可能奏效。而对一个根本不认为“毒”是毒的孩子来说,岂不是乱弹琴?
理论上说,用毒在医家来说,也是风险极大的一种处理方式,搞不好不仅不能治病,还会加重病人的病情,甚至是要病人的命,毕竟使用的“药”也是毒药。所以,就算在儿童教育中可以用毒,如果掌握的不好,家长的毒超过孩子的“毒”,会使孩子感染新的毒,或毒上加毒;而少了,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这个火候很难掌控的。
对于以毒攻毒的第二个“毒”,有一点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的错误除了个别情况,如故意和有意再犯的错误以外,从孩子的角度这些“错误”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错误。因为孩子可能从来就不知道这是错误,或是不应做的,或由于孩子的认知和能力不足而导致出现差错,甚至还可能是孩子好心办坏事。所以,绝大多数孩子的问题,不能认为是“毒”的。
当家长使用以毒攻“毒”,不可避免地让孩子的认知发生错误,以为这就是对待错误的解决方法,未来孩子也会利用这一招来对付你,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比如孩子会故意做一些违规的事情,让你生气。甚至孩子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付自己,让家长倍感难受和痛苦。我井中月想,这肯定不是家长所想要的,也是当初没有想到的结果。
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典型的以毒攻“毒”例子?这样吧,我找几个非常常见和典型的例子,与大家分享一下:
典型例子1:孩子撒谎了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撒谎,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这个谎言是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谎言。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只要孩子说出与实际结果不符的话,家长就非常地担心,于是想方设法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于是,不少以毒攻“毒”的方式出现了,比如说“再撒谎就不要你了”,以及匹诺曹的故事就开始运用了,以此希望孩子能长记性。
可问题是,家长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是采用了谎言对付孩子的撒谎!孩子的天性是喜爱探索的,在撒谎与受到处罚方面也是这样的,他们会不断地挑战家长的底线。当某次越线以后,父母说的“惩罚”没有一件是可以验证的,于是乎,孩子就知道父母所说的也是假话,没有任何的约束。反过来,孩子也学会了面对困境的时候,可以采用水平高的谎言。
典型例子2:孩子发脾气了
孩子发脾气是一种情绪的发泄,虽然导致发脾气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但家长最受不了的是孩子的哭闹。这不仅是家长于心不忍,也是孩子的“噪音”实在让人不舒服,于是,先制止孩子的情绪发泄就成为首要任务。经过几次尝试以后,家长就会发现制止孩子脾气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毒攻“毒”,发比孩子脾气更大的脾气!在狰狞的面目和超高分贝的声音下,孩子拱手称臣。
家长真的不能以为能快速消除症状的药就是好药,以发脾气对发脾气实时效果确实不错,可这只是家长利用自己的权威和武力,对孩子的反抗进行强行镇压。目前孩子岁数小,没有反抗的本钱,但这笔变天账孩子会记在心里。等到有一天,比如青春期,孩子学会这种“沟通”技巧,且有了反抗力量,他们会以更强烈的脾气对抗。另外,家长也要想一下,为什么家庭位阶最低的孩子,敢于经常对高位阶的人发脾气?
典型例子3:孩子打人或咬人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语言表达、中心感强等多方面的原因,孩子会出现打人或咬人的情况出现。而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知道被打、被咬人的苦处,就直接以毒攻“毒”,让受害人反打或反咬。孩子经过几次以后,就知道对“力量”比自己强的人,不能实施暴力。因为家长的做法,让孩子知道了被打虽然很痛,但暴力也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纵观历史,以暴制暴的结局就不需要我井中月说了吧?这种比力量的方式,在儿童教育中是极为不可取的,不仅没有任何的实际教育意义,反过来还会增加烦恼,最后培养一个崇拜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所以,当孩子有“暴力”行为的时候,家长唯一可以使用的“暴力”是抓住孩子的手或抱住孩子,阻止其继续伤人和伤害自己,而且需要平静而坚持的态度。
典型例子4:孩子尿裤子了
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机体控制能力不足,特别是对小便控制不能自如,所以经常会出现尿裤子现象。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只顾着玩而忘记小便,导致憋不住尿裤子现象。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往往感觉到非常丢人,于是有些家长为了惩罚孩子,就采用以毒攻“毒”的方式,如就让孩子穿着湿裤子,甚至极端的父母,还竟然逼着孩子把地上的尿喝下去!
当家长认为孩子已经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实际中没有做到的时候,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只看到自己丢人和孩子的不上进,或没有记性。这种羞辱孩子人格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还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也许经过几次以后,孩子确实会记住一些东西,但他们损失的地方,远远大于家长所得到的那点眼前利益。
类似的例子,在生活还有许多,只是这些很典型的例子就已经说明,在儿童教育中以毒攻“毒”的教育方式,是非常不人性的方法,其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孩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并不是父母的附庸和玩具,在父母以毒攻“毒”的教育方法下,孩子的感受是不被尊重、不被接纳,同时也会让孩子感觉被耍弄。另外,对于成年人来说,以毒攻毒都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最好不要使用这种方法。(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附图:儿子的“以毒攻毒”。本漫画出自《百事老爸可乐儿》,由友柏成长特别授权让我引用,特此表示感谢!
相关父母教育:
《父亲逃避婆媳矛盾是自私表现》
《教养坏习惯:父母的无意伤害》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老师不喜欢你的孩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