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故事心理实验儿童教育父母教育生活教育育儿技巧家庭教育 |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其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站了出来。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失败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能低下,而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衡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其实这个故事还可以进一步延伸的,比如最后把细网拉起来,让大家发现那些鳄鱼完全是模型,并不是真正的鳄鱼!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你的孩子,在你眼里是一个问题孩子。
记得我井中月曾经说过,在儿童教育中,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很难学的技巧,想要孩子出彩,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坚持”。而面对可能浑身是毛病的孩子,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家长的“心态”。家长正确的心态,可以使自己在任何情况下不乱了方寸,也知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而不会因为“恐惧”而搓手无措。
当一个孩子出现了问题,大家可以想想,除了个别情况,孩子又能有什么样的问题?这对于一个已经有多年社会经验的父母来说,那还不是小儿科的问题?如果家长按照对待一个正常人的态度,在尊重的基础上去对待孩子,而不是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宠物”,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但如果家长只盯住孩子问题本身,就像故事中看见鳄鱼一样,就很难过桥了。
现在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学龄前孩子说了“XXX”脏字了。孩子说脏字,不是为了表示力量,就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或是纯粹就是感觉新奇、好玩。他们可不会像成人那样,真正懂得脏字的内在意思,以及真是通过脏字来发泄自己的情感或仇恨。如果家长自己从来不说脏字,孩子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说的,就是模仿其他孩子,也只是感觉好玩。
如果学龄前孩子说了脏字,这个脏字父母根本听不懂,就完全不会在意。孩子感觉这句话对父母没有任何反应,丝毫不能引起父母的认同和关注,就感觉这个脏字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也就失去了兴趣再说。孩子也不是傻子,不会平白无故说一些无用的话的。过来一段时间,这个“XXX”也就在孩子的字典中消失了。
可当学龄前孩子说了脏字,父母非常清楚含义,也很担心孩子会养成习惯。这样的结果,就像故事中看到鳄鱼一样,认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在心态上自然就不会平稳,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孩子说脏字。其实,不管你采取什么应对措施,可能都不会有很好的结果,那怕是家长使用武力。道理很简单,因为家长已经害怕了,敢坦然面对的已经不多了。
而真正聪明的家长,在学龄前孩子说了脏字后,就像看见故事中那细网,或是按照我井中月的演绎,看见鳄鱼是假鳄鱼的时候,自然就认识到孩子说脏字背后的原因,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解决策略,如孩子只是好奇,就忽视和不予理睬,若是为了吸引注意力,就解决孩子需要关注的问题,若是孩子想表示力量,就告诉孩子正确的方式。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和孩子着急是没有意义的,这是把自己也降低到孩子的水准。从另外的一个方面讲,人只有在情绪好的时候,其工作效率、影响力,以及细心、聆听、尊重才能真正体现出来。而当心态失衡的时候,情绪一定是不稳定的,此时在处理问题上,会非常地感情用事,只会看到问题的表象,忽视所有问题背后的原因。
至于孩子是否能听你的话,也是和你当时的心态紧密联系的。家长的心态好,孩子就会感觉到正面的感知多,容易接受家长想传递的信息。若家长对孩子经常说情绪化的话,孩子首先想到的是被指责,马上先想着“防御”,对家长的话采取抵触情绪,从开始就不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家长苦口婆心说上几个钟头,也是对牛弹琴白费吐沫,呵呵。(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老师不喜欢你的孩子怎么办?》